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海洋學論文 >

飛云江入海口表層沉積物中重金屬污染及潛在生態(tài)危害評價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04:14

  本文關鍵詞: 飛云江入? 重金屬 表層沉積物 生態(tài)危害 出處:《浙江農(nóng)業(yè)學報》2017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于2016年8月采集飛云江入海口瑞安和平陽區(qū)域14個站點的表層沉積物,運用無火焰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法測定2個區(qū)域表層沉積物中的重金屬含量,并采用Hakanson潛在生態(tài)危害指數(shù)法對重金屬的生態(tài)危害進行評價。結果表明,這2個區(qū)域各個站位點的重金屬污染狀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Cu、Zn和Cr的平均單因子污染指數(shù)均大于1,屬于中等污染程度;瑞安和平陽的平均綜合污染指數(shù)分別為5.34、5.87,屬于低污染程度。平陽的生態(tài)風險指數(shù)(21.03)大于瑞安(18.37),但指數(shù)值都小于150,屬于低生態(tài)危害程度。在空間分布上,受飛云江和鰲江支流和沿岸流影響,平陽區(qū)域污染要大于瑞安區(qū)域。
[Abstract]:In August 2016, the surface sediments from 14 stations in Ruian and Pingyang at the mouth of Feiyun River were collected, and the heavy metal content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two regions were determined by flame free and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The Hakanson potential ecological hazard index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damage of heavy met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llution status of heavy metals at different stations in these two regions had certain similarity. The average single factor pollution index of Zn and Cr is more than 1, which belongs to moderate pollution degree. The averag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of Ryan and Pingyang is 5.34 ~ 5.87, which belongs to the low pollution degree, and the ecological risk index of Pingyang is higher than that of Ruian (18.37). But the index value is less than 150, which belongs to the low ecological hazard degree.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pollution in Pingyang area is larger than that in Ryan are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ributaries of Feiyun River and Aojiang River and the coastal current.
【作者單位】: 浙江省海洋水產(chǎn)養(yǎng)殖研究所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資源開發(fā)與保護重點實驗室;
【基金】:浙江省科技廳項目(2015F30021,2016C37071,2016F50032) 2016年度溫州市重點漁業(yè)水域環(huán)境監(jiān)測(DHCG20160307)
【分類號】:X55;X826
【正文快照】: 飛云江流域位于浙江省南部,為浙江省八大獨流入海水系之一。它發(fā)源于浙江省景寧和泰順兩縣交界處的洞宮山白云尖北麓干流,全長203 km,流域面積3 778 km2,是浙江省第四大河,溫州市第二大河。河口長約15 km,水流由西向東,單獨流入東海,屬于山溪性強潮河流。其徑流攜帶著上游各縣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曉霞,翟世奎,于增慧,張懷靜;長江口內外表層沉積物中營養(yǎng)元素的分布特征研究[J];海洋通報;2005年02期

2 沈耀琴;廈門港灣表層沉積物中Fe_2O_3,Al_2O_3,TiO_2含量的分布及相關性[J];臺灣海峽;1987年02期

3 張士三;太平洋中部表層沉積物鎂鋁含量比的變化[J];臺灣海峽;1990年03期

4 高興辰;大連港及其附近海域表層沉積物鉛污染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J];海洋通報;1991年04期

5 陳淑美,傅天保,林建云;廈門西港表層沉積物磷的形態(tài)與分布[J];臺灣海峽;1991年03期

6 楊偉鋒,陳敏,劉廣山,黃奕普;楚科奇海陸架區(qū)表層沉積物放射性核素的分布[J];海洋環(huán)境科學;2005年02期

7 何桐;謝健;余漢生;方宏達;高全洲;;大亞灣表層沉積物中氮的形態(tài)分布特征[J];熱帶海洋學報;2009年02期

8 李翠田;王淑紅;于紅兵;顏文;孔小麗;孫寶權;;珠江口海域表層沉積物中重金屬含量分布特征及其環(huán)境質量評價[J];海洋環(huán)境科學;2009年05期

9 陳松,廖文卓,許愛玉,駱炳坤;廈門西港表層沉積物的化學特征[J];臺灣海峽;1992年02期

10 李正華;林建杰;;福建定海灣表層沉積物中重金屬生態(tài)評價初步研究[J];海洋環(huán)境科學;2008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劉瑩;翟世奎;;東海泥質區(qū)表層沉積物中環(huán)境活性金屬元素的分布[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0年

2 張碩;狄歡;;海州灣海洋牧場區(qū)表層沉積物主要理化狀況分析[A];海峽兩岸海洋漁業(yè)資源養(yǎng)護和共同開發(fā)青年科學家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3 梁濤;;香港河流及近海表層沉積物及其孔隙水的毒性特征及機理[A];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暨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志友;南海表層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及物源指示[D];成都理工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兆奪;泉州灣表層沉積物特征分析[D];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袁萍;渤海表層沉積物的空間分布及其與物源和沉積動力環(huán)境的關系[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3 尚婷;南海和北極海域海洋表層沉積物地球化學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4 王蘊;白令海、楚科奇海及加拿大海盆表層沉積物中多氯聯(lián)苯和重金屬的含量與分布[D];廈門大學;2009年

5 王惠艷;渤海灣表層沉積物地球化學研究[D];中國地質科學院;2014年

6 徐琳;長江口及鄰近海域表層沉積物組成和來源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7 曹芳;青島近海表層沉積物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分布及來源解析[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8 馬海青;渤海灣和膠州灣表層沉積物中甾醇的分布和來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9 李孟芳;黃、東海表層沉積物中鄰苯二甲酸酯的分布特征[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10 劉加飛;東海島潮間帶表層沉積物重金屬含量、形態(tài)分布及其潛在生態(tài)風險評價[D];廣東海洋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147816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147816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221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