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擾法聲速剖面反演改進算法
本文關鍵詞:微擾法聲速剖面反演改進算法 出處:《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聲速剖面 微擾法 反演 經(jīng)驗正交函數(shù)(EOF) 聲線傳播時間 測時誤差
【摘要】:為了降低傳播時間測量誤差對微擾法聲速剖面反演精度的影響,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微擾法的聲速剖面反演改進算法。該算法通過調整平均聲速剖面以增大聲速擾動量,進而增大聲速擾動所引起聲線傳播時間的擾動量,降低了測時誤差對反演算法的影響,提高了反演算法對聲速擾動的敏感性。數(shù)值算例表明,相同條件下傳統(tǒng)微擾法反演的聲速剖面的最大誤差為1.478 m/s,而改進算法的最大誤差降低至0.403 m/s,驗證了改進算法可以有效降低傳播時間測量誤差對聲速剖面反演結果的影響,比微擾法的反演精度更高。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effect of propagation time measurement error on the accuracy of acoustic velocity inversion by perturbation method. In this paper, an improved algorithm for the inversion of sound velocity profile based on perturb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increases the disturbance of sound velocity by adjusting the average velocity profile, and then increases the disturbance of sound line propagation time caused by sound velocity disturbance. The influence of the time measurement error on the inversion algorithm is reduced,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version algorithm to the acoustic disturbance is improv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the maximum error of acoustic velocity profile inversion by the traditional perturbation method is 1.478 m / s, while the maximum error of the improved algorithm is reduced to 0.403 m / s.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improve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measurement error of propagation time on the inversion results of the sound velocity profile,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improved algorithm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erturbation method.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技術重點實驗室;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274078)
【分類號】:P733.2
【正文快照】: 網(wǎng)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3.1390.u.20170111.1509.036.html為了快速獲取大面積海域的聲速剖面信息,聲學反演方法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其中匹配場反演[1]是反演淺海聲速剖面的常用方法,然而匹配場技術對環(huán)境參數(shù)的失配敏感,使得一些學者致力于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邢傳璽;董國芳;;一種基于聲傳播時間的海流垂直剖面求解方法[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5期
2 張維;楊士莪;黃勇;;聲速剖面反演對基陣傾斜失配的敏感性研究[J];聲學學報;2015年05期
3 張維;楊士莪;黃益旺;宋揚;;基于微擾法的快速聲速剖面反演[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3年08期
4 張維;楊士莪;黃益旺;唐俊峰;宋揚;;基于爆炸聲傳播時間的聲速剖面反演[J];振動與沖擊;2012年23期
5 趙航芳;李建龍;宮先儀;;不確實海洋中最小方差匹配場波束形成對環(huán)境參量失配的靈敏性分析[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6 唐俊峰;楊士莪;;由傳播時間反演海水中的聲速剖面[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7 張忠兵,馬遠良,楊坤德,鄢社鋒;淺海聲速剖面的匹配波束反演方法[J];聲學學報;2005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維;三維淺海環(huán)境下全海深聲速剖面快速反演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2 黃益旺;淺海遠距離匹配場聲源定位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3 楊坤德;水聲信號的匹配場處理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廣贏;黃益旺;;微擾法聲速剖面反演改進算法[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7年03期
2 邢傳璽;董國芳;孔玲玲;楊江峰;;基于簡正波掠射角的聲速剖面反演方法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6期
3 金麗玲;李建龍;徐文;;自回歸狀態(tài)空間模型下時變聲速剖面跟蹤方法[J];聲學學報;2016年06期
4 向龍鳳;孫超;李明楊;;非均勻海洋環(huán)境噪聲中的匹配場處理艦船輻射噪聲級估計方法[J];聲學學報;2015年06期
5 張維;楊士莪;黃勇;;聲速剖面反演對基陣傾斜失配的敏感性研究[J];聲學學報;2015年05期
6 張維;;聲速剖面快速反演浮標系統(tǒng)與算法研究[J];兵工學報;2015年05期
7 唐俊峰;楊士莪;樸勝春;;一種非分層海洋中的聲線計算方法[J];振動與沖擊;2015年04期
8 向龍鳳;孫超;;匹配場處理艦船輻射噪聲級估計方法[J];聲學學報;2014年05期
9 王奇;王英民;茍艷妮;;不確定環(huán)境下后驗概率約束的匹配場處理[J];兵工學報;2014年09期
10 SONG Wenhua;HU Tao;GUO Shengming;MA Li;LU Licheng;;A methodology to achieve the basis function for the expansion of sound speed profile[J];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2014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雙樂;基于壓縮感知和子空間技術的匹配場定位技術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2 陳川;基于水下小平臺的被動聲探測定位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3 任群言;利用艦船噪聲的海底地聲參數(shù)反演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4 張維;三維淺海環(huán)境下全海深聲速剖面快速反演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5 林旺生;基于矢量聲場的水下被動探測與定位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6 王晉晉;基于聲傳播模型的信道模擬與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7 余峗;淺海低頻聲場干涉結構及其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8 陳璋鑫;LOS/NLOS無線定位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9 孫國倉;淺海矢量聲場及其信號處理[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10 高偉;淺;祉懡y(tǒng)計反演海底聲參數(shù)和界面統(tǒng)計參數(shù)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萌;郭文生;;深海剖面測量系統(tǒng)設計[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12年08期
2 趙航芳;李建龍;宮先儀;;不確實海洋中最小方差匹配場波束形成對環(huán)境參量失配的靈敏性分析[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3 何利;李整林;彭朝暉;吳立新;劉建軍;;南海北部海水聲速剖面聲學反演[J];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11年01期
4 郭圣明;胡濤;;黃海內潮特征及對聲傳播的影響分析[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0年07期
5 廖光洪;朱小華;林巨;鄭紅;梁楚進;陶劍鋒;楊成浩;;海洋聲層析觀測技術和方法[J];海洋學報(中文版);2010年03期
6 初磊;樓曉平;李世令;綦輝;;魚雷聲自導作用距離影響因素仿真分析[J];彈箭與制導學報;2010年01期
7 劉進忠;高大治;王寧;;基于耦合簡正波到達時間結構的海洋鋒面聲學監(jiān)測[J];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09年05期
8 楊傳將;劉清;黃珍;;一種量子粒子群算法的改進方法[J];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09年01期
9 ;A sound ray tracing algorithm in three-dimensional heterogeneous media based on wavefront traveltimes interpol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2008年03期
10 李建龍;潘翔;;不確實海洋環(huán)境下的貝葉斯匹配場處理[J];聲學學報(中文版);2008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海剛;淺海甚低頻聲傳播建模與規(guī)律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唐俊峰;海水中的聲速剖面反演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3 黃益旺;淺海遠距離匹配場聲源定位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4 楊坤德;水聲信號的匹配場處理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5 呂連港;東海PN斷面黑潮區(qū)域的聲層析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
6 張忠兵;淺海聲速剖面反演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茂章;微波場強測量中的介質微擾體[J];應用科學學報;1986年02期
2 王祥信;用二次微擾法求鋰原子的能量[J];大學物理;1993年01期
3 王建華;微擾法求單擺運動的非線性解[J];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1996年01期
4 方中堅;;用微擾法分析不規(guī)則表面上的散射[J];南京郵電學院學報;1985年02期
5 黃澤貴;童創(chuàng)明;胡國平;常廣才;;理想導體表面電磁散射的高階微擾解[J];上海航天;2005年06期
6 呂文選;腔體微擾法測厚度的分辨率和誤差[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9年01期
7 魏耀明,夏德昊,陳祥福,鐘茂聲,呂文選;微波諧振腔微擾法測濕儀的研制[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79年04期
8 馬大猷;微擾法求解非線性駐波問題[J];物理學報;1996年05期
9 鄭紹寬,呂文選,鐘茂聲;同軸腔微擾法測量顆粒狀物料濕度[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1期
10 王莉萍,,胡康燕,程彬杰;微擾法在靜電電子透鏡容差計算中的適用性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199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梁昌洪;曹祥玉;;廣義微擾法[A];200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1年
2 胡鵬;曾葆青;張兆鏜;黎曉云;戴曜澤;汪仁波;;樣品對矩形諧振腔微擾法介電常數(shù)測試精度的影響[A];“第十四屆全國微波能應用學術會議”暨“2009年微波創(chuàng)造美的生活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朱昆;郭之虞;陸元榮;宋翔翔;顏學慶;郭菊芳;李緯國;高淑麗;方家馴;;小球微擾法冷模測量平臺[A];第三屆全國加速器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沈勇;吳景恒;吳曉天;王亞學;溫斯翔;;QM/MM自由能微擾法在酶催化高精度能量計算中的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5 倪爾瑚;劉曉莉;;腔外微擾電介質測量技術[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材料專業(yè)委員會’2004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國俊;介質不完全填充微擾法測量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2 程雪蘋;直接微擾方法和非線性薛定諤方程族的近似解[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3 曹曉亮;用對稱微擾方法研究微擾的非線性薛定諤方程[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洪軍;諧振腔微擾測量法的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D];天津大學;2012年
5 趙文武;介質材料特性測試中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與改進[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6 王永祥;光纖中高階微擾對類明孤子傳輸特性的影響[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陶意歡;諧振微擾法測量各向異性微波材料復介電常數(shù)方法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3651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136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