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感潮河段高低潮水位預報模型研究
本文關鍵詞:長江感潮河段高低潮水位預報模型研究 出處:《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長江感潮河段 日平均水位 漲落潮潮差 漲落潮歷時 高低潮水位預報 GIS
【摘要】:由安徽大通至徐六涇之間的河段稱為長江感潮河段,全長600余千米。這一區(qū)域沿程地勢十分平坦,海拔較低,在上游徑流和外海潮汐的作用下極容易出現(xiàn)洪澇災害,其高低潮水位對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感潮河段的水位預報問題一直受到國內(nèi)外研究者們的關注和重視,目前已經(jīng)有大量關于感潮河段水位預報的研究,在水位預報的理論和方法上都已經(jīng)取得了一些進步和成果。但是通過對現(xiàn)有研究成果和資料的總結與分析,發(fā)現(xiàn)已有研究成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傳統(tǒng)模型不但對地形資料的要求較高,而且求解十分繁瑣,模型的預測精度也不高,穩(wěn)定性較差。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種簡單實用、物理概念清晰、預報精度較高且穩(wěn)定的高低潮水位預報模型,用于感潮河段高低潮水位預報。本文以感潮河段高低潮水位預報為導向,針對專門關于高低潮水位預報模型少,以及現(xiàn)有模型在理論和方法上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對感潮河段高低潮水位預報的研究做了探索性研究:以感潮河段實測高低潮水位、上游徑流流量和外海高低潮潮位資料為基礎資料,利用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上游徑流和外海潮波對感潮河段高低潮水位的作用機理,考慮洪水波演進和外海潮波傳播對水位產(chǎn)生的影響,基于水位分離的思想,將感潮河段水位分離為日平均水位和潮波波動水位兩個部分,分別針對日平均水位和潮波波動水位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構建滿足感潮河段高低潮水位預報的模型。研究中綜合考慮了上游徑流和外海潮差對感潮河段日平均水位的影響,在假設感潮河段日平均水位只受上游徑流和外海潮差的影響的條件下,忽略其他因素,如風暴潮、氣象條件等因素對其產(chǎn)生的影響,確定了日平均水位與上游徑流和外海潮差的基本關系式,基于實測資料分析建立了感潮河段日平均水位預報模型,模型在精度上能夠滿足實際需求,物理概念更為清晰,且模型簡單穩(wěn)定,適用于對感潮河段的日平均水位進行預報。在對潮波波動水位的研究中,以漲潮-落潮-漲潮-落潮四個連續(xù)的水位過程為基本研究單位,細致的研究了感潮河段漲落潮潮差與上游徑流和外海對應漲落潮潮差的關系,建立了兩種感潮河段的漲落潮潮差預報模型,通過參數(shù)率定結果和對比驗證分析發(fā)現(xiàn),線性潮差模型的顯著性高于潮差比模型,預測精度也較潮差比模型高,且模型的穩(wěn)定性也較好,因此,選取了線性漲落潮潮差模型用于感潮河段的漲落潮潮差預報。漲落潮歷時的預報和漲落潮潮差類似,通過研究感潮河段漲落潮歷時與上游徑流和外海漲落潮歷時之間的關系,建立了感潮河段漲落潮歷時預報模型,以此模型為基礎建立了感潮河段高低潮潮時預報模型,為后續(xù)建立感潮河段高低潮水位預報模型奠定了基礎。不論是對潮差還是對歷時的預報和驗證均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漲落潮潮差和歷時預報模型的預測結果與實測資料吻合的較好,說明模型的一致性較好,可用于感潮河段漲落潮潮差和歷時的預報。為了實現(xiàn)高低潮水位的預報,聯(lián)立了日平均水位預報模型與漲落潮潮差和漲落潮歷時預報模型構建了長江感潮河段高低潮水位預報模型,并利用實測資料對其進行了參數(shù)率定和驗證。模型在南京站和江陰站的驗證分析結果均表明,本文基于統(tǒng)計方法建立的模型與基于調(diào)和分析方法建立的水位預報模型相比,高低潮水位和高低潮發(fā)生的時刻在預報精度上都得到了提高。本文的研究為感潮河段的高低潮水位預報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本文采用C#語言,在GIS的支持下,結合OpenGL、WebService等技術設計和研發(fā)了長江感潮河段高低潮水位預報系統(tǒng)。系統(tǒng)主要實現(xiàn)了數(shù)據(jù)的快速同化,縮短了傳統(tǒng)手工處理數(shù)據(jù)的時間,使得數(shù)據(jù)和模型形成一個鏈條,便于模型快速持續(xù)的優(yōu)化和改進,為后續(xù)感潮河段高低潮水位預報奠定了基礎。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731.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賀松林,王盼成;長江大通站水沙過程的基本特征Ⅱ.輸沙過程分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2 茅澤育,馬吉明,佘云童,蔣炳芳,裴文林;感潮河段潮流數(shù)值計算[J];海洋工程;2003年04期
3 廖勝利;楊杰;;內(nèi)河河道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J];四川測繪;2007年01期
4 包為民;張小琴;瞿思敏;江鵬;;雙向波演算模型驗證[J];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2009年05期
5 周維;王淑英;黃國如;;基于擴散波和雙向波的感潮河段水位演算研究[J];水電能源科學;2010年07期
6 宋星原;洪水擴散波實時水位預報模型及其算法[J];水電能源科學;1995年04期
7 包為民;張小琴;瞿思敏;江鵬;陳斌;;感潮河段雙向波水位演算模型驗證[J];水科學進展;2009年06期
8 張小琴;包為民;梁文清;陳斌;;考慮區(qū)間入流的雙向波水位演算模型研究[J];水力發(fā)電;2009年06期
9 傅太生;姚允龍;陸益;;相應水位變化相關法預報長江干流感潮河段潮位的探討[J];水文;2007年04期
10 陳斌;包為民;瞿思敏;元曉華;;雙向線性回歸法在椒江臨海站水位預報中的應用[J];水文;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金善;孔俊;章衛(wèi)勝;;長江感潮河段徑流與河口海岸動力作用機制的數(shù)值模擬[A];第二十一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暨第八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暨兩岸船舶與海洋工程水動力學研討會文集[C];2008年
,本文編號:13357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1335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