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數據融合的地表覆蓋數據重建研究進展綜述
本文關鍵詞:基于多源數據融合的地表覆蓋數據重建研究進展綜述
【摘要】:地表覆蓋數據對于全球環(huán)境變化、生物多樣性和發(fā)展政策制定有著重要意義。遙感已成為獲取地表覆蓋數據的重要手段。而目前的地表覆蓋數據產品,如Globe Land30、FROM-GLC、MODIS Collection5、MODIS Cropland、Glob Cover、GLC2000等,存在數據精度不高、數據間一致性較差、與統(tǒng)計數據差異較大等問題。因此,基于多源數據融合的數據重建方法成為目前研究中的熱點問題。文章檢索了近10年關于多源數據融合在地表覆蓋數據重建中的應用的相關文獻,概括了多源數據在數據重建中的應用現(xiàn)狀,并對基于多源數據融合的地表覆蓋數據重建方法進行了歸納總結,重點評述了不同方法的特點及應用情況,闡明了各種方法的優(yōu)勢與不足,同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展望了未來基于多源數據融合的地表覆蓋數據重建研究的發(fā)展方向;诙嘣磾祿诤系臄祿亟ǚ椒òɑ诙嘣催b感數據融合法以及基于多源遙感和非遙感數據融合法。該文在對基于多源遙感數據融合的數據重建方法進行論述時,主要討論了其中應用最廣泛的兩種融合方法:基于數據一致性的融合法和基于回歸分析的融合法。對于其他基于多源遙感數據融合的數據重建方法,如基于D-S證據理論融合法、基于數據集成融合法、基于統(tǒng)計模型融合法,也列舉了最具代表性的相關文獻進行論述。在對基于遙感數據和非遙感數據融合的數據重建方法進行論述時,主要討論了其3種空間分配方法:完全依賴法、部分依賴法、動態(tài)依賴法。在對目前研究進行探討的過程中,該文對其研究區(qū)域、數據源、地表覆蓋類型、空間分辨率、融合方法和文獻來源進行總結分析,并重點就融合方法展開討論。圍繞各種融合方法在數據重建中的運用,該文歸納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對象和區(qū)域上的不足,研究區(qū)多為全球及歐美,其他區(qū)域的研究過少,研究對象多為所有地表覆蓋類型和森林,對耕地和草地的研究過少;融合算法上的不足、重建結果精度上的不足。最后,指出基于多源數據融合的數據重建方法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即綜合運用兩類方法,得到具有詳細完整空間信息的長時間序列的地表覆蓋數據集。
【作者單位】: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資源與農業(yè)區(qū)劃研究所/農業(yè)部農業(yè)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華中師范大學城市和環(huán)境科學學院;
【關鍵詞】: 多源數據 遙感 地表覆蓋 融合方法 重建
【基金】: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項目“全球地表覆蓋數據分析”(201512028)
【分類號】:P237
【正文快照】: 0引言地表覆蓋是地球表面各種物質類型及其自然屬性特征的綜合體,對地球物理和化學循環(huán)、物質能量平衡具有重要作用[1],同時也是全球變化的重要內容和原因[2]。地表覆蓋及其時空動態(tài)變化研究因此一直都是國際學術界廣泛關注的研究方向[3-4]。獲取高精度、大范圍、長時間序列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孟小紅;劉國峰;周建軍;;大間距地震數據重建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6年03期
2 張華;陳小宏;吳信民;;基于壓縮感知理論與傅立葉變換的地震數據重建(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13年02期
3 李海山;吳國忱;印興耀;;形態(tài)分量分析在地震數據重建中的應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年02期
4 孟小紅;郭良輝;張致付;李淑玲;周建軍;;基于非均勻快速傅里葉變換的最小二乘反演地震數據重建[J];地球物理學報;2008年01期
5 李信富;李小凡;;地震數據重建方法原理及運用[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2008年05期
6 劉喜武,劉洪,年靜波;非均勻地震數據重建方法及其應用[J];石油物探;2004年05期
7 高建軍;陳小宏;李景葉;劉國昌;馬劍;;基于POCS方法指數閾值模型的不規(guī)則地震數據重建(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10年03期
8 孔麗云;于四偉;程琳;楊慧珠;;壓縮感知技術在地震數據重建中的應用[J];地震學報;2012年05期
9 耿麗英;馬明國;;長時間序列NDVI數據重建方法比較研究進展[J];遙感技術與應用;2014年02期
10 高建軍;陳小宏;李景葉;劉志鵬;張南南;;基于非均勻Fourier變換的地震數據重建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一多;薛威;宋建民;席平;;對瑕疵圖像基于模型的部分數據重建[A];全國第一屆信號處理學術會議暨中國高科技產業(yè)化研究會信號處理分會籌備工作委員會第三次工作會議?痆C];2007年
2 林巨;金子新;;利用淺海聲層析數據重建廣島灣三維潮流場[A];中國聲學學會2006年全國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白蘭淑;劉伊克;盧回憶;王一博;常旭;;Curvelet域聯(lián)合迭代地震數據重建[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十八專題論文集[C];2013年
4 黃小剛;;F-K域加權地震數據重建[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二專題論文集[C];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王敏瑩;基于壓縮感知理論的地震波場數據重建[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2 劉麗娜;基于低秩約束的隨機缺失地震數據重建[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3 楊恒;基于數據重建的江西省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遙感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4年
4 陳佳銘;二維部分K空間數據重建磁共振圖像[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5 郭明煥;由相疊低分辨數據重建高分辨圖像算法研究[D];西北大學;2002年
6 蕭牧天;IM協(xié)議分析和數據重建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127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812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