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城市地圖發(fā)展歷程的分析與思考
本文關鍵詞:中國近代城市地圖發(fā)展歷程的分析與思考
更多相關文章: 傳統(tǒng)城市輿圖 近代城市地圖 近代化 城市發(fā)展 地域特色
【摘要】: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伴隨人類文明與進步發(fā)展起來的。在城市建設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對古近代城市發(fā)展演變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其中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借助于城市地圖。城市地圖可相對準確地反映出當時城市的空間形態(tài),對于研究城市歷史平面布局變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文以近代城市地圖(明、清、民國時期的城市地圖)為主要研究對象,從其對傳統(tǒng)城市地圖的繼承與受西方文化及先進測繪制圖技術影響發(fā)展的角度,探究近代城市地圖的類型特點、發(fā)展方向與價值。近代城市地圖一方面既沒有完全擺脫傳統(tǒng)城市輿圖在繪圖手法和表現(xiàn)內(nèi)容上的特點,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制圖技術和文化的沖擊與推動,在繼承與發(fā)展中逐漸趨向多樣化、專題化和近代化,并且能充分反映該時期城市發(fā)展的特點與地域特色。本文分別從同一城市(以北京為例)不同時期的城市地圖和不同城市典型的城市圖2個角度進行分析,討論并總結了近代城市地圖在表現(xiàn)手法、內(nèi)容和繪圖技術等方面的特征及地圖本身的價值。
【作者單位】: 山東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
【關鍵詞】: 傳統(tǒng)城市輿圖 近代城市地圖 近代化 城市發(fā)展 地域特色
【基金】:科技部基礎性工作專項項目“《中國近代地圖志》編研”(2012FY120200)
【分類號】:P28
【正文快照】: 1城市地圖的重要性修建都城的需要而繪制的,是歷史上第一個有實用意義的城市地圖,也是歷史上最早的城市建設規(guī)劃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城市文化是圖[5]。發(fā)展到唐宋時期,古代城市地圖已不僅局限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早期于修建都城的單一用途,也逐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楠;張玉坤;;城市形態(tài)研究中的古代地圖資料[J];建筑師;2010年03期
2 汪前進;;《平江圖》的地圖學研究[J];自然科學史研究;1989年04期
3 張益桂;南宋《靜江府城池圖》簡述[J];廣西地方志;2001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劉清華;;桂林石刻研究綜述[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3年03期
2 曹正偉;歐陽樺;;中國古代城池圖的制圖視角分析——以《靜江府城池圖》為例[J];城市規(guī)劃;2014年04期
3 梅靜;;“蘇城好,城里半園亭”——乾隆《姑蘇城圖》中園林用地規(guī)模及分布研究[J];中國建筑史論匯刊;2010年00期
4 曾曉梅;;古代圖文碑述要[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5 席會東;;營城藍圖——中國古代城市圖覽要[J];建筑與文化;2015年08期
6 許文剛;;《平江圖》研究綜述[J];江蘇地方志;2015年05期
7 鄭鵬;;中國歷史地圖學研究綜述[J];天中學刊;2014年01期
8 臧公秀;;地圖所見古代城市空間結構的規(guī)劃學分析——以蘇州古城圖為例[J];人文雜志;2015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建軍;明長城甘肅鎮(zhèn)防御體系及其空間分析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自強;《中國古地圖輯錄:康雍乾盛世圖》出版[J];地圖;2003年02期
2 孫果清 ,右舷;摹繪城市變遷的足跡——《中國古代地圖集·城市地圖》[J];地圖;2005年04期
3 俞繩方;我國古代城市規(guī)劃的一個杰作——宋、平江(蘇州)圖[J];建筑學報;1980年01期
4 劉曉玲;漫話中國古地圖[J];中國地名;2003年02期
5 侯力;唐代官學中的學規(guī)和學禮[J];益陽師專學報;1998年02期
6 闕維民;論古地圖文獻在中國檔案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以南宋“架閣庫”的歷史地理考證為例[J];浙江檔案;2001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蓋金偉;漢唐官學學禮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錕;;淺談城市地圖的表示方法[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2年11期
2 鄒春洋;;芻議城市地圖[J];地圖;1991年01期
3 詹啟仁;;關于我國城市地圖發(fā)展的研究[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1年02期
4 李建;董衛(wèi);;古代城市地圖轉譯的歷史空間整合方法——以杭州市古代城市地圖為例[J];城市規(guī)劃學刊;2008年02期
5 黃仁濤;;“城市地圖”初探[J];武測資料;1983年04期
6 黃仁濤;城市地圖初探[J];測繪通報;1984年03期
7 詹啟仁;;城市地圖的內(nèi)容和功能[J];地圖;1991年02期
8 陳俊鴻;城市地圖公交線路表示方法的新嘗試[J];地圖;1996年03期
9 劉重慶,馬方遒;城市地圖自動輸入系統(tǒng)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1996年05期
10 楊允文;新時期的城市地圖[J];地礦測繪;1997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俞樂;;數(shù)字標示法在城市地圖中的拓展應用[A];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及其應用論壇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柳萌;地圖是城市的聲音[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2 山邊;香港三維城市地圖與讀者見面[N];中國測繪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盧雅 林姍;臺灣第一幅現(xiàn)代城市地圖“福州造”[N];福建日報;2008年
4 記者 劉曉旭 通訊員 盧洪巖;吉林省九市(州)公開版城市地圖加緊編制[N];中國測繪報;2011年
5 秦立夏邋通訊員 關海卿;湖北電信將推出街景影像城市地圖[N];人民郵電;2007年
6 劉宏林;甘肅有了城市地圖冊[N];中國測繪報;2002年
7 李四海;想要“方便”為何不方便[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蔡峰;城市地圖下的城市[D];同濟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063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60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