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及光譜變異遙感分類尺度效應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237
【圖文】:
是別的地物類型的像元數除以分類影像中該類別的像元總數;總體精度表述對每一個隨機樣本,其分類結果與實際地面所對應區(qū)域的真實類型相同的概趙英時,2013)。誤差矩陣是對遙感影像生成、處理和分類過程中所產生誤總體評價,為多種固有與人為不確定性的總和;它是通過對遙感影像分類之抽取樣本進行類別準確性判定后產生的矩陣,然后從中提取出系列定量誤差對遙感影像分類誤差進行總體評價。在地物類型內部及其之間存在光譜變異形下,對遙感影像進行分類必然存在固有不確定性,即顧及光譜變異地物遙類尺度效應,而遙感空間分辨率則是造成此類不確定性的根本原因;盡管它遙感影像分類總體誤差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對此固有不確定性進行定量評差矩陣及其相應的定量誤差指標仍是描述顧及光譜變異地物遙感分類尺度的最佳方法,因此,本項研究采用誤差矩陣方法中的錯分誤差和漏分誤差對遙感分類尺度效應進行量化描述。如圖 1.1,在確定的分類界面情況下,對 類地物來說,分類誤差包括錯分誤差和漏分誤差。
地物參數設置:光譜變異函數形式:地物的光譜變異中的光譜值變化呈現一定的函數形文中我們將其設置為高斯函數、鋸齒以及余弦函數;光譜變異周期:本研究中假設光譜變異呈現規(guī)則的周期變化,按照周期到矩陣中;光譜變異幅度:光譜變異的強度,標準差確定了光譜變異的范圍;光譜變異平均強度:光譜變異函數的均值,即地物的原始光譜值。場景及成像參數設置:場景寬度:指生成模擬地物場景中矩陣的寬度;空間分辨率:指模擬生成遙感影像時采樣的窗口大小。執(zhí)行場景生成并掃描:按設置的參數執(zhí)行并生成模擬之后的場景,同時光譜曲線和場景(txt文檔)。作圖并統計:對兩個地物類型的光譜曲線進行擬合并計算誤差。
地物紋理模擬數據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瑩;王環(huán);方圓;;基于WorldView-2的遙感影像預處理[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4年06期
2 陳文凱;何少林;裴惠娟;竇愛霞;周中紅;;地震前后遙感影像空間尺度特性與最優(yōu)空間尺度選擇[J];地震;2013年02期
3 黃敬峰;陳拉;王晶;王秀珍;;水稻種植面積遙感估算的不確定性研究[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3年06期
4 楊旭艷;王旭紅;胡婷;曹雅坤;;典型地物特征提取的適宜尺度選擇[J];山地學報;2012年05期
5 楊瑩;劉元波;阮仁宗;葉春;盧盼盼;;MODIS土地覆蓋分類的尺度不確定性研究[J];遙感學報;2012年04期
6 溫兆飛;張樹清;白靜;丁長虹;張策;;農田景觀空間異質性分析及遙感監(jiān)測最優(yōu)尺度選擇——以三江平原為例[J];地理學報;2012年03期
7 周覓;張杰林;;遙感影像尺度轉換及最優(yōu)尺度選擇探討[J];世界核地質科學;2011年02期
8 陳春雷;武剛;;多源遙感影像的最優(yōu)尺度選擇[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9 林先成;李永樹;;成都平原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分割尺度研究[J];國土資源遙感;2010年02期
10 明冬萍;王群;楊建宇;;遙感影像空間尺度特性與最佳空間分辨率選擇[J];遙感學報;2008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慧萍;面向對象影像分析中的尺度問題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遙感應用研究所);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烏蘭其其格;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土地覆蓋類型的遙感可分性與尺度效應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2 劉友山;高分辨率遙感影像信息提取中的尺度問題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2年
3 胡婷;遙感圖像典型地物特征提取的尺度效應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4 王洪昌;作物面積遙感分類提取固有不確定性空間尺度影響機制模擬系統[D];吉林大學;2009年
5 齊義娜;面向對象的高分辨率遙感影像信息提取與尺度效應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75053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750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