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測繪論文 >

明、清、民國時期地圖要素視覺表達方法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9-08-03 08:53
【摘要】:自明代杰出的地圖學家羅洪先(1504-1564年)所編制的《廣輿圖》(1541年)和利瑪竇帶來西方精確地圖測繪技術開始,中國的地圖制圖技術已經(jīng)邁入了近代地圖學的門檻,因此,明-清-民國是中國近代地圖學從雛形走向成熟的完整階段[1]。隨著現(xiàn)代地圖的應用與發(fā)展廣泛、深入,抽象的概括型地圖符號及普通的二維平面地圖已不能滿足讀圖者的需求,制圖者開始探索虛擬現(xiàn)實、三維地圖等表達方法,這與中國近代傳統(tǒng)制圖的寫景法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對中國近代地圖制圖技術及表現(xiàn)方法的研究,對于現(xiàn)代地圖學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過閱讀大量的中國近代(即明、清、民國時期)的地圖資料,查閱前人的研究資料,總結(jié)和提煉了中國明、清、民國3個不同時期地圖制圖的技術,分別闡述了3個時期地圖要素、表示方法及其制圖技術的發(fā)展。
[Abstract]:Since the Ming Dynasty outstanding cartographer Luo Hongxian (1504-1564) compiled the wide Map (1541) and Ricci brought the western accurate mapping technology, China's cartography technology has entered the threshold of modern cartography. Therefore, Ming-Qing-Republic of China is the complete stage of modern Chinese cartography from embryonic form to maturity [1].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ps, abstract general map symbols and ordinary two-dimensional plane map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cartographers. Cartographers begin to explore virtual reality, three-dimensional map and other expression methods,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traditional drawing method in modern China. Therefore,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cartography technology and represent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artography. By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map materials in modern China (that is, Ming, Qing and Republic of China) and consult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 materials,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bstracts the cartographic techniques in three different periods of Ming, Qing and Republic of China, and expounds the map elements, representation metho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rtographic technology in the three periods respectively.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
【基金】: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項目“《中國近代地圖志》編研”(2012FY120200)
【分類號】:P28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孫果清;;楊子器跋《輿地圖》[J];地圖;2006年04期

2 趙彬;;中國古地圖之最[J];地圖;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良志;“計里畫方”是起源于裴秀嗎?[J];測繪通報;1981年01期

2 金應春;長沙馬王堆古地圖與漢代測繪技術[J];測繪學報;1983年01期

3 趙彥昌;;中國古代地圖檔案遺存及其科技文化價值研究[J];檔案學研究;2009年04期

4 陳述彭;地圖學的發(fā)展與展望(續(xù))[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1988年02期

5 孫俊;潘玉君;湯茂林;;中國地理學史研究的理路分析——兼論中國地理學傳統(tǒng)的流變[J];地理研究;2014年03期

6 盧良志;中國古地圖起源探討[J];測繪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7 趙現(xiàn)海;;明代嘉隆年間長城圖籍撰繪考[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房建昌;;清代西藏歷史地圖的編纂、史料及方法[J];歷史地理;2010年00期

9 靳煜;;清乾隆年間西域測繪再考察[J];歷史地理;2015年00期

10 曹蓉;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社會歷史原因分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艷芳;丁文江在中國地質(zhì)學中的貢獻和評價[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沈波;明代地理學與歷史地理學[D];西北大學;2011年

2 張健;關于中國古代地理文獻的基礎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3 劉中燕;中國古代帝王陵寢旅游開發(fā)中的保護——以湖北鐘祥明顯陵為例[D];武漢大學;2004年

4 吳炳義;比較地圖學理論、方法的研究與實踐[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易田慧;明代彩繪地圖藝術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6 徐艷磊;寧夏輿圖研究[D];寧夏大學;2013年

7 孫俊;語境主義編史方法論中的中國地理學史[D];云南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潘吉星;;談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J];化學通報;1974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玉科;周成虎;馬廷;高錫章;范俊甫;;數(shù)字地圖要素樣式結(jié)構化存儲表達研究與實現(xiàn)[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2年03期

2 鐘業(yè)勛,胡毓鉅;地圖的集合模型(表達式)及比較應用初探[J];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1990年01期

3 華一新;用專家系統(tǒng)技術確定地圖要素的表示等級[J];測繪通報;1993年03期

4 鐘業(yè)勛;胡毓鉅;聶鴻猷;;地圖要素的定量表示與地圖笛卡爾積模型的探討[J];地圖;1993年01期

5 鐘業(yè)勛,胡毓鉅,吳劍輝;地圖要素分類的定義及其度量化研究[J];測繪工程;1999年02期

6 杜功順;地圖要素“網(wǎng)點化”的特殊網(wǎng)點膠片[J];測繪通報;1982年06期

7 崔衛(wèi)平;數(shù)字化線性地圖要素的綜合[J];解放軍測繪學院學報;1992年02期

8 武舫;田智慧;胡鵬;;GIS數(shù)據(jù)模型中要素對象與要素類別的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9 唐文靜;王增鋒;;基于多評價因素的地圖要素幾何位置調(diào)整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3年03期

10 王橋;線狀地圖要素的自相似性分析及其自動綜合[J];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1995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容浩;基于拆分—組合的地圖要素自動提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252246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52246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dc7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