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時間和深度效應的巖體強度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關鍵詞:考慮時間和深度效應的巖體強度影響因素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時間效應 深度效應 巖體強度風化模型 時空分布
【摘要】:基于巖石風化的深度效應和時間效應,根據(jù)巖體風化特點和考慮深度效應的巖體風化Boltzmann曲線模型的基礎上,引入表層巖石風化的時間效應,提出考慮時間、深度效應的巖體風化模型,并對影響巖體強度分布的因素展開了分析,研究表明:最大影響深度h_m與形狀函數(shù)系數(shù)b、表層巖體強度S_0和強度分布影響區(qū)域中心點對應的深度H_0成正比例關系,與巖石風化影響下限強度值S_H成反比例關系。最后統(tǒng)計分析了不同因素在不同位置對巖體強度參數(shù)的影響程度,確定了淺層巖石風化的時間效應為影響巖石強度分布的主要因素,進而說明以此引入時間因子是可行的,為進一步認識巖體強度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情況提供了一定依據(jù)。
【作者單位】: 三峽大學三峽庫區(qū)地質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三峽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烏東德建設部;
【關鍵詞】: 時間效應 深度效應 巖體強度風化模型 時空分布
【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經費項目(201401029)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2015CFC831) 三峽庫區(qū)地質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三峽大學)開放研究基金項目(2015KDZ17) 三峽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2015年碩士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2015CX031)
【分類號】:TU45
【正文快照】: 烏東德建設部,昆明651500)1引言風化最明顯的體現(xiàn)是由新鮮石頭變成適合植被生長的覆蓋土,且覆蓋土厚度有限,土、巖交界亦存在明顯的過渡層,因此,風化對巖體的影響是具有深度效應的。覆蓋土的形成過程是漫長的,巖石風化成土是一個漸進過程,換言之,風化對巖體的影響是具有時間效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宜虎;周火明;鄔愛清;鐘作武;秦磊;;基于質量分級的巖體強度參數(shù)統(tǒng)計[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S2期
2 秦四清,張倬元,王士天,黃潤秋;巖體強度的分形模型及其應用[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93年03期
3 劉相純;陳玉明;朱寧;肖婷;;巖體強度參數(shù)經驗確定法的改良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3年30期
4 姜立春;杜衛(wèi)衛(wèi);;受酸腐蝕巖體強度分布特征研究[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理工版);2010年04期
5 陳林;;巖體強度評價理論研究現(xiàn)狀評述[J];山西建筑;2012年34期
6 高維華;有關巖體強度的幾個值得商榷的問題[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84年06期
7 孫光永;伍耀忠;;滲流對巖體強度影響的機理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28期
8 湯維;;巖體強度理論綜述[J];山西建筑;2010年09期
9 譚文輝,王家臣,周汝弟;巖體強度參數(shù)空間變異性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1999年05期
10 潘別桐;巖體強度破壞判據(jù)研究的進展(上)[J];地質科技情報;198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彭永偉;梁冰;;酸性污染河道潛水層中巖體強度的數(shù)值模擬[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林達明;尚彥軍;孫福軍;孫元春;吳鋒波;劉志強;;巖體強度估算方法研究及應用[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屆(2011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12年
3 成彬芳;周瑞光;;預測巖體強度的結構效應[A];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三次大會論文集[C];1994年
4 嚴春風;曾進群;陳彥峰;;巖體強度準則參數(shù)相關性對可靠度的敏感性研究[A];新世紀巖石力學與工程的開拓和發(fā)展——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5 王謙源;胡京爽;;巖體強度與變形尺度效應的研究現(xiàn)狀與問題探討[A];面向21世紀的巖石力學與工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四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1996年
6 高金石;楊振宏;;巖體強度、地質構造對預裂爆破參數(shù)優(yōu)化的影響[A];第四屆全國巖石破碎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7 曹輝;解聯(lián)庫;楊小聰;郭利杰;;云南某礦巖體強度特性試驗研究[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1)[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鄭超;基于微震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的礦山巖體強度參數(shù)表征方法研究[D];東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段偉國;碎裂巖體強度評價及滑坡預報技術的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08年
2 張成凱;震后邊坡松動巖體強度參數(shù)獲取方法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1年
3 鄧洪濤;高應力條件下巖體強度參數(shù)研究[D];長江科學院;2011年
4 李聞;巖體強度隨機性與邊坡可靠性研究[D];遼寧科技大學;2012年
5 劉紅丹;廟溝鐵礦巖體強度指標的確定及穩(wěn)定性評價[D];東北大學;2011年
6 杜衛(wèi)衛(wèi);含硫化物礦山AMD蝕化誘發(fā)滑坡的宏觀力學效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797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979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