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對地表地震動參數的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地下水對地表地震動參數的影響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兩相介質 Biot方程 地震動參數 土層地震反應 有限差分 交錯網格
【摘要】:場地條件對震害以及地震動參數影響的研究一直是地質工程抗震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地下水作為重要的場地條件之一,已經被震害調查結果證明對烈度和地震動參數有重要影響。由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層應視為兩相介質,對其模擬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地下水對地震動參數影響的研究尚處在發(fā)展階段。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對比了幾種現有的兩相介質波動模型,并將Biot模型引入了土層地震反應分析中,給出了一種可以考慮兩相介質的土層地震反應分析方法,并利用響V!三維臺陣的記錄進行了對比驗證。利用本文的分析程序,分別計算了地下水的存在和地下水埋深對峰值加速度、反應譜平臺值和反應譜特征周期等地震動參數的影響,得到了一些有意義的結論。本文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闡述了地下水對烈度和地震動參數影響的研究現狀,介紹了兩相介質波動數值模擬的研究進展。對比分析了4種兩相介質波動模型,總結了它們各自的優(yōu)缺點及適用性。2、基于Biot兩相介質波動方程,利用交錯網格差分方法對Biot波動方程進行了離散,導出了數值模擬需要的差分格式,并編寫了用于計算兩相介質土層地震反應的程序。利用該程序計算了響V!臺陣3#測井的土層地震反應,通過與實際強震記錄的對比,驗證了該程序的合理性。3、利用本文計算程序,分別計算分析了地下水存在和地下水埋深對峰值加速度、反應譜平臺值和反應譜特征周期等地震動參數的影響,得到了一些有意義的結論。
【關鍵詞】:兩相介質 Biot方程 地震動參數 土層地震反應 有限差分 交錯網格
【學位授予單位】:防災科技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P315.9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27
- 1.1 問題的提出10
- 1.2 地下水對地震動參數影響的研究現狀10-12
- 1.3 兩相介質波動數值模擬的研究進展12-24
-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思路24
- 1.5 本文章節(jié)安排24-27
- 第二章 Biot兩相介質波動理論27-40
- 2.1 Biot兩相介質波動方程27-36
- 2.2 關于兩相介質的縱波和橫波波速問題36-37
- 2.3 波動方程中質量系數和彈性參數表示37-39
- 2.4 本章小結與討論39-40
- 第三章 Biot兩相波動的有限差分算法40-50
- 3.1 引言40
- 3.2 有限差分法簡介40-42
- 3.3 Biot模型的速度—應力波動方程42-45
- 3.4 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格式45-50
- 第四章 含地下水土層地震反應數值分析方法及程序50-66
- 4.1 引言50
- 4.2 模型建立50-52
- 4.3 計算方法52-55
- 4.4 計算實例55-64
- 4.5 本章小結和討論64-66
- 第五章 地下水存在對地震動參數的影響66-87
- 5.1 引言66
- 5.2 計算參數的選取66-68
- 5.3 地下水存在對地表峰值加速度的影響分析68-78
- 5.4 地下水存在對加速度反應譜的影響分析78-85
- 5.5 本章小結和討論85-87
- 第六章 地下水埋深對地震動參數的影響87-99
- 6.1 引言87
- 6.2 計算參數的選取87-91
- 6.3 地下水埋深對地表峰值加速度的影響分析91-94
- 6.4 地下水埋深對加速度反應譜的影響分析94-98
- 6.5 本章小結和討論98-99
- 第七章 結語99-101
- 7.1 主要研究工作99-100
- 7.2 需要開展的研究工作100-101
- 參考文獻101-111
- 致謝111-113
- 作者簡介11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國興,楊偉林,嚴新育;南京河西地區(qū)軟土場地地震動參數研究[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2 崔江余,楊偉毅;地震動參數衰減規(guī)律的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2年03期
3 陳時軍,謝秉安,陶九慶,何鈞,王華林,賈榮光,劉西林;山東移動通訊樞紐工程場址的地震環(huán)境與地震動參數確定[J];華北地震科學;2005年02期
4 李爽;謝禮立;郝敏;;地震動參數及結構整體破壞相關性研究[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5 姜慧;余演波;王立新;;澳門地區(qū)建筑物設計地震動參數研究[J];華南地震;2008年02期
6 李麗梅;劉建達;黃永林;;核電廠擴建工程設計地震動參數校核研究(英文)[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09年01期
7 劉仁鳳;陳方穎;吳明大;;采用二維場地模型確定設計地震動參數的實例及有關問題的建議[J];東北地震研究;2009年03期
8 崔臻;盛謙;劉加進;冷先倫;;高山峽谷地區(qū)洞室群工程區(qū)域地下地震動參數研究[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13年03期
9 陳國興;戰(zhàn)吉艷;劉建達;李小軍;;遠場大地震作用下深軟場地設計地震動參數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3年09期
10 楊向東,喬森,安曉文;高速公路大橋設計地震動參數的確定——以瀾滄江大橋為例[J];地震研究;199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崇紹;;蘭州市區(qū)設計地震動參數的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秀英;劉素英;;汶川地震誘發(fā)崩滑與地震動參數關系研究[A];中國地震學會成立三十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彭艷菊;呂悅軍;唐榮余;沙海軍;趙建濤;;渤海蓬萊油田設計地震動參數及抗震設防標準研究[A];中國地震學會第11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4 張雪亮;;小浪底水庫大壩的設計地震動參數[A];中國地震學會第三次全國地震科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1986年
5 陳鯤;高孟潭;;地震動參數區(qū)劃中的不確定性分析[A];中國地震學會成立三十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吳鵬;周克森;;廣東省國際信托投資大廈設計地震動參數的確定[A];高層建筑與橋梁基礎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89年
7 劉建達;高俊鎖;董衛(wèi)國;;巖土工程中的設計地震動參數確定[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8 黃永林;董衛(wèi)國;;01版不同規(guī)范設計地震動參數規(guī)定的異同與協調[A];地球科學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2005年華東六省一市地學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9 鄢家全;;三峽工程三斗坪壩區(qū)地震危險性分析和地震動參數研究[A];三峽工程壩址區(qū)工程地質與巖石力學研究文集(上冊)[C];1992年
10 李自紅;;太原地區(qū)土動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幾種值的合理性比較[A];山西省地震學會第四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黃河勘測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南水北調西線設計副總工程師 楊維九;抗震設計 水工建筑物的生命[N];黃河報;2008年
2 王靜;川甘陜部分地區(qū)修訂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N];地質勘查導報;2008年
3 ;科學先進實用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N];陜西日報;2001年
4 記者 蔣建科;建筑物必須滿足抗震設防要求[N];人民日報;2001年
5 ;防震高科技 地產新機遇[N];中國房地產報;2012年
6 呂佳琪;變“理論抗震”為實際抗震[N];中國房地產報;2011年
7 徐建華;打造一個安全的家[N];中國質量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王茜;國務院要求各地重視農村民房抗災能力建設[N];中華建筑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溫衛(wèi)平;主余震地震動參數特征及損傷譜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林淋;汶川地震地面運動場估計及地震烈度與地震動參數相關性分析[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1年
3 呂紅山;基于地震動參數的災害風險分析[D];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4 宋晉東;高速鐵路運行控制用地震動參數及單臺地震預警技術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蔡銀亮;儀器地震烈度與砌體房屋震害相關性初步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5年
2 孫譯;油氣管線工程場地設計地震動參數區(qū)劃的研究[D];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2016年
3 常晁瑜;地下水對地表地震動參數的影響研究[D];防災科技學院;2016年
4 李亮;基于地震動參數的烈度計算方法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1年
5 席遠;基于現行規(guī)范場地劃分標準的地震動參數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
6 馮志仁;魯能寶清發(fā)電廠設計地震動參數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7 李鵬;邯鄲市城區(qū)地震動參數及區(qū)劃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4年
8 盛志強;窄河谷城鎮(zhèn)的地震動參數小區(qū)劃研究[D];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2013年
9 竇海岳;山東地區(qū)場地條件對地震動參數影響的研究[D];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2009年
10 王小令;基于GIS的黑龍江省設計地震動參數查詢系統[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0年
,本文編號:6221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62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