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申扎—定結斷裂系卡達正斷裂晚第四紀活動性及其環(huán)境效應
發(fā)布時間:2024-02-14 23:37
藏南地區(qū)東西向伸展作用使得班公-怒江縫合帶以南形成了七條南北向的斷裂系,其成因機制、起始發(fā)育時間、所處位置與正斷層的滑動速率記錄了青藏高原演化過程中的大量信息。自東向西第三條為申扎-定結正斷層體系,其最南端日瑪那山西側的卡達正斷裂帶不僅控制著日瑪那山的隆升,也控制著阿潤河上游定結古湖的發(fā)育演化,驅動了區(qū)域水環(huán)境變化以及沿線地形地貌的形成。斷裂在空間上表現(xiàn)出隨走向變化活動性不均一的特征:南段地貌斷錯特征明顯,向北分散為多條走向近平行的次級斷裂。揭示卡達斷裂這種不均一性,限定其中分支斷裂-措麥斷裂的滑動速率,提供卡達斷裂全新世活動的證據(jù),使我們得以進一步探討卡達斷裂活動性對環(huán)境的影響。本文在總結區(qū)域地質演化背景,構造地貌特征,GPS速度場與地殼形變,活動構造研究的基礎上,(1)利用SFM技術采集了措麥斷裂沿線斷錯湖岸階地及沖積扇的正射影像及DEM,經精細地貌填圖劃分出11級階地及至少三期的沖積扇。提取地表高度信息,測得階地T8,T7-1,T6,T5-7階地的垂直錯斷量分別為5.8±0.7 m,8.5±1.2 m,7.8±1.2m,7.9±1.7 m;沖積扇F2、F2-1垂直錯斷量分別為4....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898815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東西向伸展構造與起始時間(引自Haetal.,2017)
確定了南北向正斷層的廣泛分布(圖1.1)(Fitch,1970;NiandYork,1978;MolnarandTapponnier,1978),并發(fā)表了第一張青藏高原活動斷裂圖(NiandYork,1978;TapponnierandMolnar,....
圖1.2論文研究技術路線圖
圖1.2論文研究技術路線圖1.4論文完成工作量本論文完成工作量見表1。表1論文主要工作量工作內容工作量搜集資料,選題搜集中英文文獻共150余篇,選題與開題野外考察和數(shù)據(jù)資料采集先后兩次在研究區(qū)進行野外踏勘及數(shù)據(jù)采集,野外地貌填圖;無人機采集影像6km2,獲....
圖2.1青藏高原正斷層分布
第二章申扎-定結正斷層體系區(qū)域地質背景2.1申扎-定結正斷層體系形成與演化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是地球表面唯一一個海拔超過8000米的陸-陸碰撞帶,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高原和厚達80公里的大陸地殼,且板塊間仍以13-21mm/yr的速率匯聚(Bettinellietal.,....
圖2.21994年5月-1998年1月藏南中小震分布圖(空心圓圈)及部分震源機制解(引自JanR.Baur,2007)
僅1998年一年,謝通門地區(qū)就發(fā)生了兩次M(s6月7日)>5.0(Ms5.1和Ms5.3)的地震,兩次地震震中重合,且僅隔7分鐘;兩次(7月20日和8月25日)Ms≥6.0(Ms6.2和Ms6.0)的地震,兩次地震震中重合,相隔僅一個月,....
本文編號:38988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89881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