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蕪盆地典型鐵礦床成礦作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12 18:10
寧蕪礦集區(qū)是長江中下游成礦帶中最重要的鐵礦床聚集地,是玢巖鐵礦成礦理論的發(fā)源地,發(fā)育多種產出形式多樣的鐵礦床。然而,玢巖鐵礦床是國內學者所提出來的概念,在國際上并沒有受到廣泛接受,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在鐵礦床成因研究對比的深入,很多學者認為盆地內的玢巖鐵礦床(梅山、凹山、高村、姑山)可以定義為鐵氧化物-磷灰石型(IOA)礦床。然而與典型IOA型礦床相比,寧蕪盆地的玢巖鐵礦床除發(fā)育磷灰石外,還明顯發(fā)育強烈的類矽卡巖化蝕變,具有鮮明的成礦特色,它們與國外典型IOA型礦床成礦作用之間的異同尚缺乏研究和對比。同時,膏鹽層對玢巖鐵礦床成礦作用的貢獻已被大多數(shù)學者所認同,然而偉晶磁鐵礦-磷灰石-陽起石發(fā)育與有無膏鹽層的影響、膏鹽層在成礦過程中的參與機制仍需深入探討。玢巖鐵礦床發(fā)育特色蝕變類型及蝕變分帶,盡管前人已對該類型礦床進行了大量礦物學、全巖地球化學以及同位素分析等研究工作,但礦床范圍內礦化蝕變具有很大的不均一性,其成分和其他成礦條件的變化沒有很好地得到揭示,這影響了對玢巖鐵礦床成礦過程和流體演化深刻認識。隨著盆地內多個礦床勘探開發(fā)及露天開采,使得系統(tǒng)的開展空間采樣和成分變化特征研究成為可能,這...
【文章頁數(shù)】:24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依據及課題來源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長江中下游成礦帶寧蕪盆地玢巖鐵礦床
1.2.2 磁鐵礦-磷灰石(Kiruna, IOA)型礦床
1.2.3 玢巖型鐵礦床和磁鐵礦-磷灰石型鐵礦床對比
1.2.4 磷灰石及磁鐵礦礦物微區(qū)原位分析測試研究
1.3 存在問題
1.4 研究目的和意義
1.5 研究內容及方法
1.6 論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1.7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
1.8 論文完成的實物工作量
第二章: 區(qū)域地質背景
2.1 長江中下游成礦帶地質背景
2.1.1 地層
2.1.2 構造
2.1.3 巖漿巖
2.2 寧蕪礦集區(qū)地質特征
2.2.1 地層
2.2.2 構造
2.2.3 巖漿巖
2.2.4 礦產
第三章 典型鐵礦床地質特征
3.1 高村鐵礦床
3.1.1 地層
3.1.2 構造
3.1.3 巖漿巖
3.1.4 礦體
3.1.5 圍巖蝕變
3.1.6 礦石特征
3.1.7 礦物特征
3.1.8 成礦期次
3.2 和尚橋鐵礦床
3.2.1 礦區(qū)地層
3.2.2 構造
3.2.3 巖漿巖
3.2.4 礦體
3.2.5 圍巖蝕變
3.2.6 礦石特征
3.2.7 礦物特征
3.2.8 礦物特征及成礦期次
第四章 成礦巖體礦物地球化學及年代學特征
4.1 高村鐵礦床輝長閃長玢巖
4.1.1 礦物地球化學學特征
4.1.2 年代學特征
4.2 和尚橋床輝長閃長玢巖
4.2.1 礦物地球化學學特征
4.2.2 年代學特征
第五章 磷灰石礦物標型特征
5.1 高村鐵礦床熱液磷灰石成分特征
5.1.1 主量元素特征
5.1.2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5.2 和尚橋鐵礦床熱液磷灰石特征
5.2.1 主量元素特征
5.2.2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5.3 成礦巖體巖漿磷灰石特征
5.3.1 樣品特征
5.3.2 主量元素
5.3.3 微量及稀土元素
5.3.4 討論
第六章 磁鐵礦礦物標型特征
6.1 高村鐵礦床磁鐵礦礦物地球化學特征
6.1.1 不同類型磁鐵礦特征
6.1.2 磁鐵礦微量元素空間分布特征
6.2 和尚橋礦床磁鐵礦礦物地球化學特征
6.2.1 不同類型磁鐵礦特征
6.2.2 磁鐵礦微量元素空間分布特征
6.3 討論
第七章 成礦作用
7.1 寧蕪礦集區(qū)玢巖鐵礦與世界上典型成礦帶的對比
7.2 高村及和尚橋礦床與寧蕪盆地內及國外其他典型IOA型礦床的對比
7.2.1 成礦物質來源
7.2.2 高村及和尚橋鐵礦床成礦作用過程
7.2.3 礦床成因
7.2.4 成礦模式
第八章 主要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學術活動及成果情況
附錄1 本論文圖版中礦物縮寫
附錄2 高村磁鐵礦主要微量元素LA-ICPMS測試數(shù)據表
附錄3 和尚橋磁鐵礦主要微量元素LA-ICPMS測試數(shù)據表
附錄4 寧蕪梅山、凹山、姑山,南美El Laco、 Los Colorados、Carmen de Fierro、Fresia、Bronce等礦床典型樣品磁鐵礦主要微量元素LA-ICPMS測試數(shù)據表
附錄5 梅山、和尚橋、姑山巖漿磷灰石主要微量元素LA-ICPMS測試數(shù)據表
附錄6 高村、和尚橋、梅山、姑山、凹山礦床熱液磷灰石主要微量元素LA-ICPMS測試數(shù)據表
本文編號:3761702
【文章頁數(shù)】:24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依據及課題來源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長江中下游成礦帶寧蕪盆地玢巖鐵礦床
1.2.2 磁鐵礦-磷灰石(Kiruna, IOA)型礦床
1.2.3 玢巖型鐵礦床和磁鐵礦-磷灰石型鐵礦床對比
1.2.4 磷灰石及磁鐵礦礦物微區(qū)原位分析測試研究
1.3 存在問題
1.4 研究目的和意義
1.5 研究內容及方法
1.6 論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1.7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
1.8 論文完成的實物工作量
第二章: 區(qū)域地質背景
2.1 長江中下游成礦帶地質背景
2.1.1 地層
2.1.2 構造
2.1.3 巖漿巖
2.2 寧蕪礦集區(qū)地質特征
2.2.1 地層
2.2.2 構造
2.2.3 巖漿巖
2.2.4 礦產
第三章 典型鐵礦床地質特征
3.1 高村鐵礦床
3.1.1 地層
3.1.2 構造
3.1.3 巖漿巖
3.1.4 礦體
3.1.5 圍巖蝕變
3.1.6 礦石特征
3.1.7 礦物特征
3.1.8 成礦期次
3.2 和尚橋鐵礦床
3.2.1 礦區(qū)地層
3.2.2 構造
3.2.3 巖漿巖
3.2.4 礦體
3.2.5 圍巖蝕變
3.2.6 礦石特征
3.2.7 礦物特征
3.2.8 礦物特征及成礦期次
第四章 成礦巖體礦物地球化學及年代學特征
4.1 高村鐵礦床輝長閃長玢巖
4.1.1 礦物地球化學學特征
4.1.2 年代學特征
4.2 和尚橋床輝長閃長玢巖
4.2.1 礦物地球化學學特征
4.2.2 年代學特征
第五章 磷灰石礦物標型特征
5.1 高村鐵礦床熱液磷灰石成分特征
5.1.1 主量元素特征
5.1.2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5.2 和尚橋鐵礦床熱液磷灰石特征
5.2.1 主量元素特征
5.2.2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5.3 成礦巖體巖漿磷灰石特征
5.3.1 樣品特征
5.3.2 主量元素
5.3.3 微量及稀土元素
5.3.4 討論
第六章 磁鐵礦礦物標型特征
6.1 高村鐵礦床磁鐵礦礦物地球化學特征
6.1.1 不同類型磁鐵礦特征
6.1.2 磁鐵礦微量元素空間分布特征
6.2 和尚橋礦床磁鐵礦礦物地球化學特征
6.2.1 不同類型磁鐵礦特征
6.2.2 磁鐵礦微量元素空間分布特征
6.3 討論
第七章 成礦作用
7.1 寧蕪礦集區(qū)玢巖鐵礦與世界上典型成礦帶的對比
7.2 高村及和尚橋礦床與寧蕪盆地內及國外其他典型IOA型礦床的對比
7.2.1 成礦物質來源
7.2.2 高村及和尚橋鐵礦床成礦作用過程
7.2.3 礦床成因
7.2.4 成礦模式
第八章 主要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學術活動及成果情況
附錄1 本論文圖版中礦物縮寫
附錄2 高村磁鐵礦主要微量元素LA-ICPMS測試數(shù)據表
附錄3 和尚橋磁鐵礦主要微量元素LA-ICPMS測試數(shù)據表
附錄4 寧蕪梅山、凹山、姑山,南美El Laco、 Los Colorados、Carmen de Fierro、Fresia、Bronce等礦床典型樣品磁鐵礦主要微量元素LA-ICPMS測試數(shù)據表
附錄5 梅山、和尚橋、姑山巖漿磷灰石主要微量元素LA-ICPMS測試數(shù)據表
附錄6 高村、和尚橋、梅山、姑山、凹山礦床熱液磷灰石主要微量元素LA-ICPMS測試數(shù)據表
本文編號:37617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761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