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地震帶北段分區(qū)應變率場動態(tài)變化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16 12:08
本文利用1998—2018年中國地震局"陸態(tài)網(wǎng)絡"GNSS數(shù)據(jù),研究南北地震帶北段近年地殼水平應變率場動態(tài)變化.劃分網(wǎng)格,運用插值手段獲得研究區(qū)域的主應變率場、最大剪切應變率場、面應變率場等.根據(jù)南北地震帶北段二級地塊內(nèi)部活斷層走向和站點分布,將二級地塊進一步劃分,獲得各次級地塊內(nèi)部的應變率,研究與斷層和塊體邊界密切相關(guān)的數(shù)值和方位的應變率場變化.結(jié)果顯示,近期,羌塘塊體東部、巴顏喀拉塊體中東部、祁連塊體中部、阿拉善塊體北部、隴中盆地構(gòu)造區(qū)中北段區(qū)域呈高拉張狀態(tài).祁連塊體北、南邊界,柴達木塊體南邊界西段、東昆侖斷裂東段、可可西里山地區(qū)存在較強壓應變.祁連塊體北部和阿拉善塊體交界處、柴達木塊體南部、巴顏喀拉塊體中東部、羌塘塊體東部剪應變率較高.隴中盆地構(gòu)造區(qū)北部、祁連塊體中部、柴達木塊體西部、羌塘塊體東部部分應變率達1998年以來歷史高值.
【文章來源】:地球物理學進展. 2020,3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2 頁
【部分圖文】:
南北地震帶北段EW向應變率等值線圖
南北地震帶北段NE向應變率等值線圖
南北地震帶北段NE向應變率等值線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北地震帶北段近年地殼水平運動[J]. 張楠,許文俊,王靜,王利波,李蒙亞. 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 2018(04)
[2]青藏高原東北緣主要斷裂閉鎖特征和滑動虧損研究[J]. 葉茂盛,孟國杰,蘇小寧. 地震. 2018(03)
[3]利用GPS數(shù)據(jù)研究南北地震帶北段近期地殼水平形變特征[J]. 張楠,許文俊. 地震工程學報. 2018(03)
[4]巴顏喀拉塊體東北緣GPS應變率空間分布特征及其與2017年九寨溝MS7.0地震的關(guān)系[J]. 李承濤,蘇小寧,孟國杰. 地震. 2018(02)
[5]鄂爾多斯塊體周緣地區(qū)現(xiàn)今地殼水平運動與應變[J]. 崔篤信,郝明,李煜航,王文萍,秦姍蘭,李長軍. 地球物理學報. 2016(10)
[6]基于GPS觀測的六盤山斷裂震間閉鎖特征研究[J]. 徐婉楨,孟國杰,蘇小寧. 地震. 2016(03)
[7]南北地震帶近期地殼水平運動變化分析[J]. 蔣鋒云,張曉亮,張希,王偉. 地震研究. 2015(02)
[8]南北地震帶北段近期強震趨勢研究[J]. 邵志剛,張浪平. 中國地震. 2013(01)
[9]GPS觀測的活動斷裂滑動速率及其對現(xiàn)今大陸動力作用的制約[J]. 張培震,王敏,甘衛(wèi)軍,鄧起東. 地學前緣. 2003(S1)
[10]南北地震帶強震復發(fā)間隔的估計[J]. 任雪梅,趙衛(wèi)明,柴熾章,劉秀景. 內(nèi)陸地震. 2002(01)
本文編號:3538108
【文章來源】:地球物理學進展. 2020,3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2 頁
【部分圖文】:
南北地震帶北段EW向應變率等值線圖
南北地震帶北段NE向應變率等值線圖
南北地震帶北段NE向應變率等值線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北地震帶北段近年地殼水平運動[J]. 張楠,許文俊,王靜,王利波,李蒙亞. 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 2018(04)
[2]青藏高原東北緣主要斷裂閉鎖特征和滑動虧損研究[J]. 葉茂盛,孟國杰,蘇小寧. 地震. 2018(03)
[3]利用GPS數(shù)據(jù)研究南北地震帶北段近期地殼水平形變特征[J]. 張楠,許文俊. 地震工程學報. 2018(03)
[4]巴顏喀拉塊體東北緣GPS應變率空間分布特征及其與2017年九寨溝MS7.0地震的關(guān)系[J]. 李承濤,蘇小寧,孟國杰. 地震. 2018(02)
[5]鄂爾多斯塊體周緣地區(qū)現(xiàn)今地殼水平運動與應變[J]. 崔篤信,郝明,李煜航,王文萍,秦姍蘭,李長軍. 地球物理學報. 2016(10)
[6]基于GPS觀測的六盤山斷裂震間閉鎖特征研究[J]. 徐婉楨,孟國杰,蘇小寧. 地震. 2016(03)
[7]南北地震帶近期地殼水平運動變化分析[J]. 蔣鋒云,張曉亮,張希,王偉. 地震研究. 2015(02)
[8]南北地震帶北段近期強震趨勢研究[J]. 邵志剛,張浪平. 中國地震. 2013(01)
[9]GPS觀測的活動斷裂滑動速率及其對現(xiàn)今大陸動力作用的制約[J]. 張培震,王敏,甘衛(wèi)軍,鄧起東. 地學前緣. 2003(S1)
[10]南北地震帶強震復發(fā)間隔的估計[J]. 任雪梅,趙衛(wèi)明,柴熾章,劉秀景. 內(nèi)陸地震. 2002(01)
本文編號:35381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5381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