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力路徑下飽和軟粘土的動力特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應力路徑下飽和軟粘土的動力特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實際工程中,土體常常承受的是一種循環(huán)荷載,且存在著復雜的應力路徑。土體不僅受到來自豎向的荷載,還有水平荷載以及周圍土體的作用,將引起土體產生復雜的應力變化,從而影響土體的力學性質。通過土的應力路徑可以模擬土體實際的應力歷史,對全面研究應力變化過程對土的力學性質的影響,進而解決由于長期交通循環(huán)荷載下引起的地基沉降和城市地震型作用下的土體失穩(wěn)等一些列工程災害。故本文以溫州地區(qū)的飽和軟粘土為對象,進行不同應力路徑下土體的靜動力特性的試驗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內容如下:(1)以溫州地區(qū)的原狀軟粘土為研究對象,采用英國GDS循環(huán)圍壓動三軸試驗系統進行了不同應力路徑下的等向固結不排水試驗研究,探討單一應力路徑加載和復雜應力路徑加載下,飽和軟粘土的應力-應變變化特征、強度與變形特性的影響。(2)利用英國GDS生產的循環(huán)變圍壓動三軸儀,通過雙向耦合加荷的動力試驗,選用正弦波模擬地震波,探究溫州飽和軟粘土的循環(huán)時程圍壓和偏應力變化曲線、時間應變發(fā)展曲線、滯回圈以及骨干線曲線圖所呈現出來的規(guī)律。研究表明,應力路徑是影響溫州飽和軟粘土動力特性中一項重要因素。(3)通過不同應力路徑下土體的動力特性研究,得出動模量發(fā)展關系曲線圖,探討應力路徑對土體動模量發(fā)展規(guī)律的影響。同時,通過定量的描述,分別采用Haridin-Drnevich模型和stokoe公式對動模量衰減規(guī)律進行擬合,得出stokoe公式更加準確地呈現動模量實際測量數據的變化發(fā)展規(guī)律。(4)通過英國GDS動靜態(tài)真三軸對溫州飽和軟粘土進行強度與變形規(guī)律的靜力試驗研究,探討中主應力系數對土體應力-應變、孔壓-應變、有效應力路徑和中主應變-大主應變等土體靜力特性的變化規(guī)律。
【關鍵詞】:飽和軟粘土 三軸試驗 應力路徑 強度 動模量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U43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緒論8-16
- 1.1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8-9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fā)展研究9-15
- 1.2.1 應力路徑的試驗研究9-11
- 1.2.2 循環(huán)動三軸靜力特性試驗研究11-12
- 1.2.3 循環(huán)動三軸動力特性試驗研究12-14
- 1.2.4 真三軸試驗研究14-15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內容15-16
- 第二章 試驗儀器及土樣16-29
- 2.1 前言16
- 2.2 試驗儀器16-22
- 2.2.1 循環(huán)圍壓動三軸試驗系統(DYNTTS)16-20
- 2.2.2 動靜態(tài)真三軸試驗系統(TTTS)20-22
- 2.3 試驗土樣22-29
- 2.3.1 原狀飽和軟粘土的獲取22
- 2.3.2 飽和軟粘土的基本物理特性22-29
- 第三章 不同應力路徑對飽和軟粘土的靜力特性影響29-39
- 3.1 前言29
- 3.2 試驗原理29-30
- 3.3 試驗方案30-31
- 3.4 試驗過程31-33
- 3.4.1 試樣的制備31-33
- 3.4.2 試驗步驟33
- 3.5 試驗成果分析33-38
- 3.5.1 W1組試驗結果與分析33-36
- 3.5.2 W2組試驗結果與分析36-38
- 3.6 本章小結38-39
- 第四章 不同應力路徑下飽和軟粘土動力特性研究39-49
- 4.1 前言39
- 4.2 試驗方案及試驗結果分析39-44
- 4.3 應力路徑對動模量發(fā)展規(guī)律的影響44-46
- 4.4 關于循環(huán)動三軸應力路徑下動模量衰減規(guī)律的定量擬合46-48
- 4.5 本章小結48-49
- 第五章 不同固結圍壓和不同中主應力系數對飽和軟粘土靜力特性影響49-63
- 5.1 前言49
- 5.2 試驗原理49-51
- 5.3 試驗方案51
- 5.4 試驗過程51-54
- 5.4.1 試樣制備及試驗步驟51-54
- 5.5 試驗成果分析54-62
- 5.5.1 應力-應變關系曲線圖54-56
- 5.5.2 孔壓-應變關系曲線56-57
- 5.5.3 總應力路徑57-58
- 5.5.4 有效應力路徑58-59
- 5.5.5 大主應力 σ_1與中主應力 σ_2關系曲線59
- 5.5.6 中主應變與大主應變關系59-60
- 5.5.7 中主應力系數對割線模量的影響60-62
- 5.6 本章小結62-63
- 第六章 結論及展望63-65
- 6.1 結論與展望63-65
- 6.1.1 結論63-64
- 6.1.2 建議及展望64-65
- 參考文獻65-70
- 致謝70-71
- 個人簡介及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71-7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路德春;;基于廣義非線性強度理論的土的應力路徑本構模型[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年07期
2 曾玲玲;陳曉平;;軟土在不同應力路徑下的力學特性分析[J];巖土力學;2009年05期
3 高正中,胡德金,張青云;復雜應力路徑下土的本構模型研究[J];四川聯合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1997年05期
4 歐方軍,程玉梅;應力路徑及初始固結條件對強度的影響[J];上海地質;2002年01期
5 路德春;姚仰平;;黏土的應力路徑本構模型[J];巖土力學;2007年04期
6 徐艷虎;鄭玉;李愛明;;應力路徑在巖土工程定性分析中的應用[J];路基工程;2008年04期
7 曹權;施建勇;柴壽喜;王沛;;自鉆式旁壓試驗中鄰近腔壁土的應力路徑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9年01期
8 李林國;;基坑開挖中土體受力狀態(tài)與應力路徑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9 侯世偉;路德春;程星磊;杜修力;;基于數字圖像測量技術的砂土應力路徑試驗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1年S1期
10 曾玲玲;洪振舜;劉松玉;陳福全;;應力路徑對天然沉積土壓縮特性影響的試驗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2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盧廷浩;錢玉林;殷宗澤;;寬級配土應力路徑試驗研究[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七屆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4年
2 謝永濤;張鴻儒;姜海鵬;;不同應力路徑下飽和破土的動力學特性[A];第九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0年
3 田斌;盧應發(fā);邵建富;;復雜應力路徑下流體飽和砂巖本構模型[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4 曾玲玲;陳曉平;劉松玉;;軟土結構性及不同應力路徑對本構模型的影響研究[A];第一屆全國巖土本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向天兵;馮夏庭;陳炳瑞;江權;;開挖與支護應力路徑下硬巖破壞過程的真三軸與聲發(fā)射試驗研究[A];第二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C];2008年
6 楊光;張丙印;于玉貞;孫遜;;不同應力路徑下粗粒料力學特性的試驗研究[A];第一屆全國巖土本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杜文山;劉祖德;李柏喬;;顆粒材料應力路徑計算模型及在變形計算中的應用[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3年
8 賀若蘭;張平;劉寶琛;;土釘支護工作性能的應力路徑分析[A];第一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9 張文慧;王保田;張福海;;應力路徑和固結應力比對土體變形特性的影響[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3年
10 徐輝;張光永;王靖濤;;黏土不排水條件下的應力路徑損傷本構模型[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劉麗;考慮開挖應力路徑的基坑土體變形性狀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2 相彪;筑壩堆石料應力路徑本構關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3 路德春;基于廣義非線性強度理論的土的應力路徑本構模型[D];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4 孫奇;復雜應力路徑下飽和砂土動力特性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5 程濤;粘土的數值建模與固結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6 周葆春;黏土本構建模理論與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7 李建紅;基于細觀破損機理的膠結結構性土本構模型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蔣立;流滑應力路徑下剪脹性砂土變形特性的試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2 張建;深部硬巖卸荷損傷流變力學性質研究[D];東北大學;2013年
3 韓杰;成樣方法及應力路徑對飽和中密細砂剪切特性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4 沈娟;應力路徑下飽和軟粘土的動力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6年
5 曹杰;排水固結法在不同應力路徑條件下引起軟土地基沉降的初步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6 曹培;應力路徑對砂土變形特性的影響[D];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006年
7 曾玲玲;軟土的結構性及不同應力路徑下的力學特性試驗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8 王雅敬;高圍壓不同應力路徑下砂土變形和孔壓特征試驗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9 江美英;應力路徑對飽和黃土強度變形及孔壓特性影響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10 賴勇;砂土在小應變下考慮應力路徑影響的本構模型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應力路徑下飽和軟粘土的動力特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11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5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