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地區(qū)三疊系礁灘儲層預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1 03:02
在我國,海相地層中發(fā)現的油氣儲量不足已發(fā)現油氣儲量的10%。從目前的統(tǒng)計結果來看,世界上的大型油氣田在海相碳酸鹽巖地層中的油氣探明儲量約占整個探明儲量的60%左右,而目前,我國在海相碳酸巖地層中的油氣探明儲量僅僅占總探明儲量的5%,統(tǒng)計數據表明我國海相碳酸巖層系油氣資源勘探潛力還很大。本次項目研究的區(qū)域復興地區(qū)位于四川盆地川東褶皺帶,復興地區(qū)三疊系礁灘儲層是繼普光、元壩、龍崗、毛壩氣田等大型礁灘氣田后又一新的勘探區(qū)域,如何利用儲層預測技術精確預測三疊系礁灘儲層甜點,確定優(yōu)質儲層的縱橫向分布特征是該區(qū)三疊系飛仙關組獲得高產穩(wěn)產的關鍵。本文通過收集整理類似地區(qū)、類似儲層的文獻資料,以及本區(qū)的前期研究成果,通過對其它地區(qū)礁灘儲層預測的分析總結,明確本區(qū)影響儲層預測精度的關鍵問題,厘定思路,制定對策,在區(qū)域沉積背景指導下,從已鉆井出發(fā),開展地震模型正演工作,建立了灘體的地震響應特征,同時通過儲層標定,明確了灘體和儲層的發(fā)育位置,剖面上應用外形的地震反射、內部的結構反射特征及地震屬性識別生屑灘展布;平面上應用地震切片、相干、方差體、頻譜成像、地震屬性分析等技術刻畫灘體平面形態(tài)特征;開展儲層特征分...
【文章來源】:長江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地理位置平面圖
第2章研究區(qū)勘探概況及地質特征92.2構造特征2.2.1構造特征川東南復興地區(qū)構造上屬于四川盆地川東弧形高陡褶皺帶,川東弧形高陡褶皺帶進一步細分為三個背斜帶和三個復向斜,復興區(qū)塊大部分位于拔山寺向斜內。拔山寺向斜內部局部構造發(fā)育,呈帶條狀分布,構造帶的展布呈左行雁行排列。發(fā)育兩排構造帶,東部為大池干井構造和云安廠構造,西部為茍家場構造、黃泥塘構造和南門場構造(圖2)。圖2興隆氣田構造區(qū)劃圖Figure2Tectonicblockplanofxinglonggasfield復興地區(qū)可劃分三個構造演化階段:加里東-海西期本區(qū)構造活動方式以沉降為主的差異升降構造旋回,區(qū)域上形成了本區(qū)隆坳相間的構造格局,復興地區(qū)表現為被動大陸邊緣穩(wěn)定的旋回性坳陷沉積,形成了廣布的海相碳酸鹽巖夾碎屑巖為主的沉積建造,為海相油氣系統(tǒng)形成建設時期;中、晚三疊世開始的大陸碰撞(印支運動),由被動大陸邊緣轉入前陸盆地演化階段,其沉積范圍逐漸縮小,并疊加了新的油氣生成體系。晚燕山-喜山期由于受東南部的擠壓應力影響,以水平運動為主、構造發(fā)生逆轉,產生了強烈褶皺、基底拆離、滑脫推覆等陸內造山運動的構造旋回,導致油氣系統(tǒng)的再次改造與調整。四川盆地是印支運動后發(fā)展起
福石1井合成記錄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碳酸鹽巖縫洞型儲層地球物理響應特征及預測方法研究[J]. 郎曉玲,彭仕宓,康洪全.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5)
[2]川東南涪陵地區(qū)長興組礁灘儲層三維地震識別[J]. 曾臻,陳祖慶,彭嫦姿. 天然氣技術與經濟. 2012(03)
[3]YB地區(qū)長興組礁灘地震相精細刻畫[J]. 肖秋紅,李雷濤,屈大鵬,彭俊. 石油物探. 2012(01)
[4]川東北元壩地區(qū)長興組大型生物礁灘體巖性氣藏儲層精細刻畫技術及勘探實效分析[J]. 蔡希源. 中國工程科學. 2011(10)
[5]地震沉積學在生物礁灘預測中的應用——以川東褶皺帶建南—龍駒壩地區(qū)為例[J]. 黃捍東,曹學虎,羅群. 石油學報. 2011(04)
[6]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礁灘相儲層地震識別與勘探效果[J]. 曾令幫,段玉順,畢明波,朱望明,何爭光. 巖性油氣藏. 2011(02)
[7]普光氣田礁灘相儲層表征方法[J]. 曾大乾,彭鑫嶺,劉志遠,宿亞仙. 天然氣工業(yè). 2011(03)
[8]深水礁灘相儲層地震模型的正演模擬及其地震響應特征分析[J]. 李三福,肖為,朱美娟,蔡澤蒙. 工程地球物理學報. 2011(01)
[9]碳酸鹽巖礁灘油氣儲層地震預測方法探討[J]. 賀振華,賈義蓉,蔣煉,黃德濟. 物探化探計算技術. 2011(01)
[10]利用彈性參數預測礁、灘相儲層[J]. 胡偉光,蒲勇,趙卓男,李發(fā)貴,肖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0(S1)
本文編號:3429659
【文章來源】:長江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地理位置平面圖
第2章研究區(qū)勘探概況及地質特征92.2構造特征2.2.1構造特征川東南復興地區(qū)構造上屬于四川盆地川東弧形高陡褶皺帶,川東弧形高陡褶皺帶進一步細分為三個背斜帶和三個復向斜,復興區(qū)塊大部分位于拔山寺向斜內。拔山寺向斜內部局部構造發(fā)育,呈帶條狀分布,構造帶的展布呈左行雁行排列。發(fā)育兩排構造帶,東部為大池干井構造和云安廠構造,西部為茍家場構造、黃泥塘構造和南門場構造(圖2)。圖2興隆氣田構造區(qū)劃圖Figure2Tectonicblockplanofxinglonggasfield復興地區(qū)可劃分三個構造演化階段:加里東-海西期本區(qū)構造活動方式以沉降為主的差異升降構造旋回,區(qū)域上形成了本區(qū)隆坳相間的構造格局,復興地區(qū)表現為被動大陸邊緣穩(wěn)定的旋回性坳陷沉積,形成了廣布的海相碳酸鹽巖夾碎屑巖為主的沉積建造,為海相油氣系統(tǒng)形成建設時期;中、晚三疊世開始的大陸碰撞(印支運動),由被動大陸邊緣轉入前陸盆地演化階段,其沉積范圍逐漸縮小,并疊加了新的油氣生成體系。晚燕山-喜山期由于受東南部的擠壓應力影響,以水平運動為主、構造發(fā)生逆轉,產生了強烈褶皺、基底拆離、滑脫推覆等陸內造山運動的構造旋回,導致油氣系統(tǒng)的再次改造與調整。四川盆地是印支運動后發(fā)展起
福石1井合成記錄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碳酸鹽巖縫洞型儲層地球物理響應特征及預測方法研究[J]. 郎曉玲,彭仕宓,康洪全.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5)
[2]川東南涪陵地區(qū)長興組礁灘儲層三維地震識別[J]. 曾臻,陳祖慶,彭嫦姿. 天然氣技術與經濟. 2012(03)
[3]YB地區(qū)長興組礁灘地震相精細刻畫[J]. 肖秋紅,李雷濤,屈大鵬,彭俊. 石油物探. 2012(01)
[4]川東北元壩地區(qū)長興組大型生物礁灘體巖性氣藏儲層精細刻畫技術及勘探實效分析[J]. 蔡希源. 中國工程科學. 2011(10)
[5]地震沉積學在生物礁灘預測中的應用——以川東褶皺帶建南—龍駒壩地區(qū)為例[J]. 黃捍東,曹學虎,羅群. 石油學報. 2011(04)
[6]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礁灘相儲層地震識別與勘探效果[J]. 曾令幫,段玉順,畢明波,朱望明,何爭光. 巖性油氣藏. 2011(02)
[7]普光氣田礁灘相儲層表征方法[J]. 曾大乾,彭鑫嶺,劉志遠,宿亞仙. 天然氣工業(yè). 2011(03)
[8]深水礁灘相儲層地震模型的正演模擬及其地震響應特征分析[J]. 李三福,肖為,朱美娟,蔡澤蒙. 工程地球物理學報. 2011(01)
[9]碳酸鹽巖礁灘油氣儲層地震預測方法探討[J]. 賀振華,賈義蓉,蔣煉,黃德濟. 物探化探計算技術. 2011(01)
[10]利用彈性參數預測礁、灘相儲層[J]. 胡偉光,蒲勇,趙卓男,李發(fā)貴,肖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0(S1)
本文編號:34296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429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