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第2統(tǒng)第4階“清虛洞組”沉積環(huán)境的初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29 18:40
貴州劍河八郎地區(qū)松山剖面的寒武系“清虛洞組”出露完整,主要巖性為灰?guī)r、泥巖、白云巖,厚272m。本文運用古生物地層學、沉積巖石學、埋藏學等方面的知識,采用碳酸鹽巖微相分析方法對寒武系“清虛洞組”的沉積環(huán)境進行初步研究,并對“清虛洞組”的沉積演化及海平面變化趨勢進行初步重建。通過對松山剖面“清虛洞組”做碳酸鹽巖微相鑒定及分析,識別出5種碳酸鹽巖微相類型。參考Flugel修正的Wilson相模式標準相帶劃分,“清虛洞組”出現(xiàn)5種碳酸鹽巖微相類型分屬三個標準微相類型—SMF3、SMF5、SMF10,以SMF3、SMF10為主,為深陸棚邊緣(FZ3)和深水陸棚(FZ2),僅在頂部出現(xiàn)斜坡(FZ4),反映研究區(qū)“清虛洞組”除頂部外的沉積環(huán)境具深陸棚邊緣和深水陸棚周期性變化特征!扒逄摱唇M”中上部泥巖中產出包括軟軀體化石在內的多門類化石,即劍河生物群。中上部的特異埋藏化石群可指示快速沉積事件的發(fā)生,因突發(fā)的沉積事件使“清虛洞組”中上部的化石豐度和分異度突然增大。分析結果表明,“清虛洞組”沉積期水體經歷了3次變淺和2次變深的交替變化情況。其中,“清虛洞組”的沉積期,海底位于氧化還原界面之上及氧化還原...
【文章來源】:貴州大學貴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研究區(qū)地理位置示意圖
圖 2-2 貴州構造單元劃分及研究區(qū)所處構造單元位置(據(jù)何洪仁和韓寶智, 1987)1. 一級單元界線;2. 二級單元界線;3. 三級單元界線;4. 四級單元界線;5. 喜馬拉雅期褶皺(背斜);6. 燕山期褶皺(背斜);7. 加里東期褶皺(背斜);8.武陵期褶皺(背斜);9. 東西向斷層;一級單元:I. 揚子(Pt)準地臺;II. 華南(Pz1)褶皺帶;二級單元:I1. 黔北(Z-T23)抬。籌2. 黔南(D-T23)抬。籌3. 四
貴州寒武系分區(qū)示意圖(據(jù)尹恭正,1990修改)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三葉蟲Duyunaspis Zhang and Qian in Zhou et al.,1977[J]. 陳爭鵬,趙元龍,楊興蓮,王銘坤. 古生物學報. 2018(02)
[2]貴州劍河八郎地區(qū)寒武系“清虛洞組”沉積環(huán)境初探——以劍河八郎地區(qū)松山剖面為例[J]. 張源,趙元龍. 古生物學報. 2018(01)
[3]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Tuzoia[J]. 陳婉怡,趙元龍,楊興蓮,文榮琴. 古生物學報. 2017(03)
[4]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海綿化石初步研究[J]. 王圓,楊興蓮,趙元龍,段曉林. 古生物學報. 2017(02)
[5]貴州劍河八郎“清虛洞組”O(jiān)lenoides Meek,1877的研究[J]. 王銘坤,趙元龍,羅繡春,陳婉怡. 高校地質學報. 2016(03)
[6]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帳篷螺Scenella,的發(fā)現(xiàn)[J]. 張源,趙元龍,蔣宗凱,陳婉怡. 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4)
[7]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中上部褶頰蟲類三葉蟲[J]. 王銘坤,趙元龍. 古生物學報. 2016(02)
[8]貴州劍河八郎“清虛洞組”Kutorgina Billings,1861的初步研究[J]. 劉玉娟,趙元龍,劉玉瑩,毛永琴. 古生物學報. 2015(03)
[9]貴州省興義地區(qū)中三疊世興義動物群化石儲集層古環(huán)境初步分析[J]. 鄒曉東,郭文,江大勇,孫作玉.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3)
[10]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八郎村蟲Balangcunaspis(Yuan et Zhao)的研究[J]. 王銘坤,趙元龍,張培興,劉鋒,劉澤福. 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5)
碩士論文
[1]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三葉蟲的研究[D]. 王銘坤.貴州大學 2017
[2]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的腕足動物[D]. 劉玉娟.貴州大學 2016
[3]貴州劍河八郎“清虛洞組”掘頭蟲類三葉蟲地層[D]. 羅繡春.貴州大學 2015
[4]鄂爾多斯盆地東部奧陶系馬家溝組二段碳酸鹽巖微相研究[D]. 成志剛.長江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14252
【文章來源】:貴州大學貴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研究區(qū)地理位置示意圖
圖 2-2 貴州構造單元劃分及研究區(qū)所處構造單元位置(據(jù)何洪仁和韓寶智, 1987)1. 一級單元界線;2. 二級單元界線;3. 三級單元界線;4. 四級單元界線;5. 喜馬拉雅期褶皺(背斜);6. 燕山期褶皺(背斜);7. 加里東期褶皺(背斜);8.武陵期褶皺(背斜);9. 東西向斷層;一級單元:I. 揚子(Pt)準地臺;II. 華南(Pz1)褶皺帶;二級單元:I1. 黔北(Z-T23)抬。籌2. 黔南(D-T23)抬。籌3. 四
貴州寒武系分區(qū)示意圖(據(jù)尹恭正,1990修改)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三葉蟲Duyunaspis Zhang and Qian in Zhou et al.,1977[J]. 陳爭鵬,趙元龍,楊興蓮,王銘坤. 古生物學報. 2018(02)
[2]貴州劍河八郎地區(qū)寒武系“清虛洞組”沉積環(huán)境初探——以劍河八郎地區(qū)松山剖面為例[J]. 張源,趙元龍. 古生物學報. 2018(01)
[3]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Tuzoia[J]. 陳婉怡,趙元龍,楊興蓮,文榮琴. 古生物學報. 2017(03)
[4]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海綿化石初步研究[J]. 王圓,楊興蓮,趙元龍,段曉林. 古生物學報. 2017(02)
[5]貴州劍河八郎“清虛洞組”O(jiān)lenoides Meek,1877的研究[J]. 王銘坤,趙元龍,羅繡春,陳婉怡. 高校地質學報. 2016(03)
[6]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帳篷螺Scenella,的發(fā)現(xiàn)[J]. 張源,趙元龍,蔣宗凱,陳婉怡. 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4)
[7]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中上部褶頰蟲類三葉蟲[J]. 王銘坤,趙元龍. 古生物學報. 2016(02)
[8]貴州劍河八郎“清虛洞組”Kutorgina Billings,1861的初步研究[J]. 劉玉娟,趙元龍,劉玉瑩,毛永琴. 古生物學報. 2015(03)
[9]貴州省興義地區(qū)中三疊世興義動物群化石儲集層古環(huán)境初步分析[J]. 鄒曉東,郭文,江大勇,孫作玉.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3)
[10]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八郎村蟲Balangcunaspis(Yuan et Zhao)的研究[J]. 王銘坤,趙元龍,張培興,劉鋒,劉澤福. 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5)
碩士論文
[1]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三葉蟲的研究[D]. 王銘坤.貴州大學 2017
[2]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的腕足動物[D]. 劉玉娟.貴州大學 2016
[3]貴州劍河八郎“清虛洞組”掘頭蟲類三葉蟲地層[D]. 羅繡春.貴州大學 2015
[4]鄂爾多斯盆地東部奧陶系馬家溝組二段碳酸鹽巖微相研究[D]. 成志剛.長江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142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41425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