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位上升過程中氣體圈閉物理模擬試驗
發(fā)布時間:2021-08-15 06:21
潛水位上升時,潛水面上升過程中會有一部分氣體被圈閉在孔隙中,以圈閉氣體的形式占據(jù)孔隙空間,隔斷孔隙連通,阻礙水流運動,對介質的滲透性能產生重要影響。研究氣體圈閉形成機理、影響因素,分析其對介質滲透性的影響對潛水水流運動有重要意義。本文分別對不同巖性的4種介質進行了室內模擬潛水位上升時氣體圈閉試驗和滲透系數(shù)測定試驗,分析影響氣體圈閉的影響因素,并使用經驗擬合方法、非飽和方法、圓管流方法和膜流和角流方法定量研究了圈閉氣體飽和度與滲透系數(shù)的關系,評價不同方法的適用性。論文取得的成果包括:(1)細粒介質由于粒徑小、孔隙小且分布范圍廣,易于因為斷開(snap-off)機理發(fā)生圈閉,又因所需氣泡逸出壓力較大不易逸出而在水驅氣過程中比粗粒介質圈閉更多的氣體。同種介質進行不同驅替速率試驗后發(fā)現(xiàn),驅替速率越小圈閉氣越多,是因為速率越快越不利于產生氣泡截斷,形成氣泡速率也就相應變低,且速率較快時會促進孔隙流通更容易將氣泡驅替出介質孔隙。(2)不同圈閉氣體飽和度時的滲透系數(shù)測定結果表明,圈閉氣體飽和度越大,滲透系數(shù)越小。圈閉氣體飽和度的與滲透系數(shù)關系呈冪函數(shù)關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擬合度最高的經驗公式。(3)...
【文章來源】:長安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簡易蝕刻毛細管網模型
明自然的孔隙空間是由主粒子和很多質模型概化為帶拐角縫隙狀孔腔比毛型的不足提出新的狹縫模型來表示多的孔隙中,即使孔隙中央水已經排干[31]。初始提出的單元格模型主要由多,大的孔腔用來表示毛細吸附過程,模型尺寸由孔隙長度 L、狹縫寬度 來區(qū)別不同介質的孔隙結構,比如黏大( 較大);對于砂土則中央孔隙為內表面積較小。
技術路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封閉氣泡對土體滲透系數(shù)影響的試驗研究[J]. 吳爭光,張華. 工程勘察. 2012(09)
[2]封閉氣泡對土壤滲透性影響的研究進展[J]. 張華,吳爭光. 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4)
[3]驅替速率對自吸相對滲透率和殘余飽和度的影響[J]. 周鳳軍,劉東,劉強,李縉. 國外油田工程. 2008(02)
[4]電導率和流體分布關系的微觀孔隙網絡模型研究[J]. 邵長金,李相方. 天然氣工業(yè). 2006(05)
[5]多孔介質孔隙模型及其應用——毛細管束模型[J]. 王達健,陳書榮,張雄飛,謝剛. 計算機與應用化學. 2001(Z1)
博士論文
[1]不同灌溉方式入滲條件下的土壤空氣阻滲特性試驗研究[D]. 李援農.西安理工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基于恒速壓汞的低滲砂巖儲層孔隙結構研究[D]. 周萬東.西南石油大學 2017
[2]分離壓作用下的非平整壁面上活性劑液滴鋪展特性[D]. 楊保才.華北電力大學 2015
[3]封閉氣泡對近飽和土體滲透性影響的試驗研究[D]. 吳爭光.三峽大學 2010
[4]基于多孔介質2-D網絡模型的空氣、水、LNAPL多相流動實驗研究[D]. 田亮.北京師范大學 2008
[5]飽和黃土的三軸滲透試驗研究[D]. 李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44028
【文章來源】:長安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簡易蝕刻毛細管網模型
明自然的孔隙空間是由主粒子和很多質模型概化為帶拐角縫隙狀孔腔比毛型的不足提出新的狹縫模型來表示多的孔隙中,即使孔隙中央水已經排干[31]。初始提出的單元格模型主要由多,大的孔腔用來表示毛細吸附過程,模型尺寸由孔隙長度 L、狹縫寬度 來區(qū)別不同介質的孔隙結構,比如黏大( 較大);對于砂土則中央孔隙為內表面積較小。
技術路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封閉氣泡對土體滲透系數(shù)影響的試驗研究[J]. 吳爭光,張華. 工程勘察. 2012(09)
[2]封閉氣泡對土壤滲透性影響的研究進展[J]. 張華,吳爭光. 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4)
[3]驅替速率對自吸相對滲透率和殘余飽和度的影響[J]. 周鳳軍,劉東,劉強,李縉. 國外油田工程. 2008(02)
[4]電導率和流體分布關系的微觀孔隙網絡模型研究[J]. 邵長金,李相方. 天然氣工業(yè). 2006(05)
[5]多孔介質孔隙模型及其應用——毛細管束模型[J]. 王達健,陳書榮,張雄飛,謝剛. 計算機與應用化學. 2001(Z1)
博士論文
[1]不同灌溉方式入滲條件下的土壤空氣阻滲特性試驗研究[D]. 李援農.西安理工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基于恒速壓汞的低滲砂巖儲層孔隙結構研究[D]. 周萬東.西南石油大學 2017
[2]分離壓作用下的非平整壁面上活性劑液滴鋪展特性[D]. 楊保才.華北電力大學 2015
[3]封閉氣泡對近飽和土體滲透性影響的試驗研究[D]. 吳爭光.三峽大學 2010
[4]基于多孔介質2-D網絡模型的空氣、水、LNAPL多相流動實驗研究[D]. 田亮.北京師范大學 2008
[5]飽和黃土的三軸滲透試驗研究[D]. 李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440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34402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