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鄂博東礦體深部霓石型鈮稀土鐵礦石礦物學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08 08:13
采用多元素化學分析、單偏光顯微鏡、場發(fā)射掃描電鏡、能譜儀等手段對白云鄂博東礦體深部霓石型稀土鐵礦石化學成分、結(jié)構(gòu)構(gòu)造以及礦物特征等方面進行研究。結(jié)果顯示,東礦體深部霓石型稀土鐵礦石中鐵礦物主要為原生磁鐵礦;稀土品位高達8.50%,輕稀土占稀土總量的97.97%,中重稀土占2.03%,屬于輕稀土富集型;礦石具有浸染條帶狀構(gòu)造,磁鐵礦呈自形-半自形不等粒結(jié)構(gòu);稀土礦物與鈮礦物顆粒細小,形態(tài)產(chǎn)狀多種多樣,礦物共生組合與接觸關(guān)系復雜,特征元素的來源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文章來源】:中國稀土學報. 2020,38(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東礦體深部霓石型鈮稀土鐵礦石手標本與顯微照片(25X)特征
東礦體深部霓石型鈮稀土鐵礦石中氟碳鈰礦(a)與獨居石(b)背散射電子圖像
圖2 東礦體深部霓石型鈮稀土鐵礦石中氟碳鈰礦(a)與獨居石(b)背散射電子圖像圖4 東礦體深部霓石型鈮稀土鐵礦石中氟碳鈰礦(a), 獨居石(b), 黃河礦(c)與燒綠石(d)能譜分析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白云鄂博主礦霓石型稀土鐵礦石中稀土元素在獨立礦物中的富集狀況研究[J]. 楊占峰,朱智慧,王振江,李強,黃小賓,王紹華. 中國稀土學報. 2019(06)
[2]白云鄂博鐵、鈮、稀土礦床:研究進展、存在問題和新認識[J]. 謝玉玲,曲云偉,楊占峰,梁培,鐘日晨,王其偉,夏加明,李必成. 礦床地質(zhì). 2019(05)
[3]戰(zhàn)略性關(guān)鍵金屬礦產(chǎn)資源:現(xiàn)狀與問題[J]. 翟明國,吳福元,胡瑞忠,蔣少涌,李文昌,王汝成,王登紅,齊濤,秦克章,溫漢捷. 中國科學基金. 2019(02)
[4]白云鄂博礦螢石型鐵礦石中釷的賦存狀態(tài)及分布規(guī)律研究[J]. 侯曉志,楊占峰,王振江,王文才. 中國稀土學報. 2018(03)
[5]白云鄂博礦床成因——礦體內(nèi)霓長巖化成礦作用與賦礦白云巖的聯(lián)系[J]. 王凱怡,張繼恩,方愛民,董策,胡輔佑. 巖石學報. 2018(03)
[6]白云鄂博鐵-稀土-鈮礦床地質(zhì)特征及其研究中存在的科學問題——兼論白云鄂博超大型礦床的成因[J]. 楊曉勇,賴小東,任伊蘇,凌明星,劉玉龍,柳建勇. 地質(zhì)學報. 2015(12)
[7]白云鄂博共伴生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shù)開發(fā)與產(chǎn)業(yè)化[J]. 李春龍,李小鋼,徐廣堯. 稀土. 2015(05)
[8]白云鄂博稀土、鈮資源綜合利用現(xiàn)狀及新思路[J]. 郭財勝,李梅,柳召剛,張棟梁,高凱. 稀土. 2014(01)
[9]中國三稀礦產(chǎn)資源戰(zhàn)略調(diào)查研究進展綜述[J]. 王登紅,王瑞江,李建康,趙芝,于揚,代晶晶,陳鄭輝,李德先,屈文俊,鄧茂春,付小方,孫艷,鄭國棟. 中國地質(zhì). 2013(02)
[10]白云鄂博礦床研究若干問題的探討[J]. 王凱怡,楊奎峰,范宏瑞,胡芳芳,胡輔佑. 地質(zhì)學報. 2012(05)
本文編號:3271195
【文章來源】:中國稀土學報. 2020,38(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東礦體深部霓石型鈮稀土鐵礦石手標本與顯微照片(25X)特征
東礦體深部霓石型鈮稀土鐵礦石中氟碳鈰礦(a)與獨居石(b)背散射電子圖像
圖2 東礦體深部霓石型鈮稀土鐵礦石中氟碳鈰礦(a)與獨居石(b)背散射電子圖像圖4 東礦體深部霓石型鈮稀土鐵礦石中氟碳鈰礦(a), 獨居石(b), 黃河礦(c)與燒綠石(d)能譜分析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白云鄂博主礦霓石型稀土鐵礦石中稀土元素在獨立礦物中的富集狀況研究[J]. 楊占峰,朱智慧,王振江,李強,黃小賓,王紹華. 中國稀土學報. 2019(06)
[2]白云鄂博鐵、鈮、稀土礦床:研究進展、存在問題和新認識[J]. 謝玉玲,曲云偉,楊占峰,梁培,鐘日晨,王其偉,夏加明,李必成. 礦床地質(zhì). 2019(05)
[3]戰(zhàn)略性關(guān)鍵金屬礦產(chǎn)資源:現(xiàn)狀與問題[J]. 翟明國,吳福元,胡瑞忠,蔣少涌,李文昌,王汝成,王登紅,齊濤,秦克章,溫漢捷. 中國科學基金. 2019(02)
[4]白云鄂博礦螢石型鐵礦石中釷的賦存狀態(tài)及分布規(guī)律研究[J]. 侯曉志,楊占峰,王振江,王文才. 中國稀土學報. 2018(03)
[5]白云鄂博礦床成因——礦體內(nèi)霓長巖化成礦作用與賦礦白云巖的聯(lián)系[J]. 王凱怡,張繼恩,方愛民,董策,胡輔佑. 巖石學報. 2018(03)
[6]白云鄂博鐵-稀土-鈮礦床地質(zhì)特征及其研究中存在的科學問題——兼論白云鄂博超大型礦床的成因[J]. 楊曉勇,賴小東,任伊蘇,凌明星,劉玉龍,柳建勇. 地質(zhì)學報. 2015(12)
[7]白云鄂博共伴生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shù)開發(fā)與產(chǎn)業(yè)化[J]. 李春龍,李小鋼,徐廣堯. 稀土. 2015(05)
[8]白云鄂博稀土、鈮資源綜合利用現(xiàn)狀及新思路[J]. 郭財勝,李梅,柳召剛,張棟梁,高凱. 稀土. 2014(01)
[9]中國三稀礦產(chǎn)資源戰(zhàn)略調(diào)查研究進展綜述[J]. 王登紅,王瑞江,李建康,趙芝,于揚,代晶晶,陳鄭輝,李德先,屈文俊,鄧茂春,付小方,孫艷,鄭國棟. 中國地質(zhì). 2013(02)
[10]白云鄂博礦床研究若干問題的探討[J]. 王凱怡,楊奎峰,范宏瑞,胡芳芳,胡輔佑. 地質(zhì)學報. 2012(05)
本文編號:32711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2711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