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盆地白堊系核形石成因及地質意義初探
發(fā)布時間:2021-05-20 05:28
核形石是以藍藻為主導的微生物誘導形成的一種鈣質顆粒,可以形成于各種淺海、湖泊、河流以及沼澤環(huán)境。其發(fā)育過程受諸多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并且最終能夠記錄這些不同沉積環(huán)境特征。因此,核形石對于我們認識和研究古環(huán)境、古氣候等有著重要意義。山東平邑盆地白堊系官莊群固城組和卞橋組發(fā)育大量灰?guī)r,其中有多層核形石灰?guī)r產出,這些核形石大都保存完好,成巖作用弱,為我們研究核形石形成、認識沉積環(huán)境提供了重要樣本。本文主要目標為核形石結構特征研究、核形石與水動力條件的關系分析以及核形石的宏觀地質意義探索。通過普通光學顯微鏡、熒光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微區(qū)原位同位素質譜儀(SHRIMP)、上海光源X射線微束分析等手段對核形石紋層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和測試分析。通過對比紋層形態(tài)、厚度、規(guī)則程度等特征對核形石與沉積水動力的關系做了討論。通過對全球范圍內各時代的核形石以及各種重大地質事件的統(tǒng)計分析探討了核形石對于宏觀地質意義的價值。主要得出以下三點認識:1、平邑盆地白堊系核形石紋層基本為亮層與暗層交替出現(xiàn),亮層為貧有機質的亮晶紋層,形成于溫度較低的冬春季節(jié)。暗層為富有機質的微晶-微亮晶紋層,形成于溫度較高的夏秋季...
【文章來源】:南京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
1.2 研究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
1.2.1 概念
1.2.2 結構
1.2.3 分類
1.2.4 存在的問題
1.3 研究思路和技術方案
1.4 主要工作量和進展
第二章 地質背景
2.1 平邑盆地地質概況
2.2 采樣情況
第三章 研究結果
3.1 核形石的顯微結構
3.1.1 核心
3.1.2 紋層顯微觀察
3.1.3 殼層
3.1.4 核形石中的藍藻鈣化形態(tài)類型及分布特征
3.2 紋層的地球化學特征
3.2.1 碳、氧同位素
3.2.2 微量元素
3.3 討論
第四章 核形石全球時空分布及其地質意義
4.1 核形石全球時空分布及各地質事件統(tǒng)計
4.2 討論
第五章 主要認識與展望
5.1 主要認識
5.2 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本文編號:3197177
【文章來源】:南京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
1.2 研究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
1.2.1 概念
1.2.2 結構
1.2.3 分類
1.2.4 存在的問題
1.3 研究思路和技術方案
1.4 主要工作量和進展
第二章 地質背景
2.1 平邑盆地地質概況
2.2 采樣情況
第三章 研究結果
3.1 核形石的顯微結構
3.1.1 核心
3.1.2 紋層顯微觀察
3.1.3 殼層
3.1.4 核形石中的藍藻鈣化形態(tài)類型及分布特征
3.2 紋層的地球化學特征
3.2.1 碳、氧同位素
3.2.2 微量元素
3.3 討論
第四章 核形石全球時空分布及其地質意義
4.1 核形石全球時空分布及各地質事件統(tǒng)計
4.2 討論
第五章 主要認識與展望
5.1 主要認識
5.2 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本文編號:31971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19717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