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狼山地區(qū)早二疊世花崗閃長巖的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構造背景
發(fā)布時間:2021-03-10 19:39
內蒙古狼山山脈西側分布有大面積的晚古生代巖漿巖,其時代集中在早石炭世—晚二疊世,不同時代巖漿巖巖石組合對于認識狼山地區(qū)晚古生代構造背景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通過巖石學、巖相學、地球化學及Hf同位素等方法,對狼山地區(qū)查干乃呼都格一帶花崗閃長巖體進行了研究。該巖體巖性為花崗閃長巖,LA-ICP-MS鋯石U-Pb年齡顯示,其206Pb/238U加權平均年齡為(299±1)~(293±2) Ma。巖石暗色礦物為角閃石及黑云母,富含閃長質包體,P2O5含量與SiO2含量之間顯示良好的負相關性,富鈉(Na2O含量為3.45%~4.96%),高鈉鉀比值(Na2O/K2O比值為1.33~2.52),巖石地球化學特征顯示花崗巖成因類型為Ⅰ型花崗巖。巖石具有負的εHf(t)值(-6.3~-2.0)及TDM2為1437~1704 Ma(平均值為1606 Ma),顯示了古—中元古代古老地殼熔融的特點,εHf(t)-t...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 2020,47(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5 頁
【部分圖文】:
花崗閃長巖顯微照片及其電子探針分析礦物與位置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狼山地區(qū)存在早古生代弧巖漿巖,測得早志留世片麻狀石英閃長巖的鋯石年齡為(443.9±2.4)Ma~(440±1)Ma(Wang et al.,2015;滕學建等,2019),那么,晚石炭世—早二疊世發(fā)育的陸緣弧巖漿巖是否為持續(xù)俯沖作用的產物?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早志留世巖漿巖發(fā)育典型的片麻狀構造,而晚石炭世—早二疊世巖漿巖為塊狀構造;其次,早志留世巖漿巖僅發(fā)育在古元古代寶音圖巖群中,而晚石炭—早二疊世則在古元古代寶音圖巖群及中元古代渣爾泰山群中廣泛發(fā)育,反映了兩者并非同一構造背景下的產物。由此可見,早古生代晚期狼山地區(qū)可能經歷了弧陸拼貼或增生作用,這一認識得到了Wang et al.(2015)的支持,即狼山地區(qū)善岱廟地區(qū)二云母二長花崗巖的鋯石年齡為(418.0±2.3)Ma(圖2),反映了同造山拼貼作用的構造背景。圖7 早二疊世花崗閃長巖主量元素分類圖
圖7 早二疊世花崗閃長巖主量元素分類圖可對比的是,在華北地塊北緣中東部,也陸續(xù)報道了晚石炭世—早二疊世侵入巖。Zhang et al.(2007,2009a,2009b)指出,華北地塊北緣晚石炭世—早二疊世侵入巖與俯沖作用有關;張維等(2012)、吳飛等(2014)對固陽地區(qū)早二疊世的侵入巖進行了研究,巖石組合主要為閃長巖、石英閃長巖、花崗閃長巖,認為其形成于大陸邊緣弧環(huán)境。因此,狼山地區(qū)與華北地塊北緣中東部晚石炭世—早二疊世的侵入巖巖石組合一致,均具有陸緣弧的巖石組合特征,可能反映了相同的構造背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內蒙古錫林浩特北早二疊世花崗巖類定年及成因[J]. 郭喜運,孫華山,董挨管,任建勛,徐瑞英,高博. 中國地質. 2019(06)
[2]內蒙古狼山地區(qū)早志留世石英閃長巖體的厘定及其地質意義[J]. 滕學建,田健,劉洋,張永,滕飛,段霄龍. 地球科學. 2019(04)
[3]內蒙古阿巴嘎旗二長花崗巖鋯石U-Pb年齡確定及其構造意義[J]. 呂達鑫,呂紅杰. 西北地質. 2018(02)
[4]甘肅北山地區(qū)花牛山群變英安巖LA-ICP-MS鋯石U-Pb年齡、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 謝建強,第鵬飛,楊婧,陳萬峰,魏海峰,翟新偉. 西北地質. 2018(01)
[5]內蒙古北山地區(qū)標山一帶早志留世花崗巖地球化學特征及構造意義[J]. 董洪凱,孟慶濤,劉廣,段先樂,提振海,朱煒,薛鵬遠,程海峰,季天伊. 西北地質. 2018(01)
[6]內蒙古狼山烏和爾圖花崗巖巖體鋯石U-Pb年代學及地球化學特征[J]. 王文龍,滕學建,劉洋,滕飛,郭碩,何鵬,田健,段霄龍. 地質力學學報. 2017(03)
[7]華北地塊北緣內蒙古固陽地區(qū)早二疊世巖體的侵位深度及其構造意義[J]. 吳飛,張拴宏,趙越,葉浩. 中國地質. 2014(03)
[8]內蒙古達茂旗花崗巖類LA-ICP-MS鋯石U-Pb年齡及其地質意義[J]. 馮麗霞,張志誠,韓寶福,任榮,李建鋒,蘇犁. 地質通報. 2013(11)
[9]華北北緣固陽二疊紀閃長巖-石英閃長巖-英云閃長巖套SHRIMP年代學[J]. 張維,簡平. 中國地質. 2012(06)
[10]內蒙古霍各乞海西期侵入巖形成時代、成因及其與銅礦體的關系[J]. 皮橋輝,劉長征,陳岳龍,李泳泉,李大鵬. 礦床地質. 2010(03)
本文編號:3075173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 2020,47(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5 頁
【部分圖文】:
花崗閃長巖顯微照片及其電子探針分析礦物與位置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狼山地區(qū)存在早古生代弧巖漿巖,測得早志留世片麻狀石英閃長巖的鋯石年齡為(443.9±2.4)Ma~(440±1)Ma(Wang et al.,2015;滕學建等,2019),那么,晚石炭世—早二疊世發(fā)育的陸緣弧巖漿巖是否為持續(xù)俯沖作用的產物?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早志留世巖漿巖發(fā)育典型的片麻狀構造,而晚石炭世—早二疊世巖漿巖為塊狀構造;其次,早志留世巖漿巖僅發(fā)育在古元古代寶音圖巖群中,而晚石炭—早二疊世則在古元古代寶音圖巖群及中元古代渣爾泰山群中廣泛發(fā)育,反映了兩者并非同一構造背景下的產物。由此可見,早古生代晚期狼山地區(qū)可能經歷了弧陸拼貼或增生作用,這一認識得到了Wang et al.(2015)的支持,即狼山地區(qū)善岱廟地區(qū)二云母二長花崗巖的鋯石年齡為(418.0±2.3)Ma(圖2),反映了同造山拼貼作用的構造背景。圖7 早二疊世花崗閃長巖主量元素分類圖
圖7 早二疊世花崗閃長巖主量元素分類圖可對比的是,在華北地塊北緣中東部,也陸續(xù)報道了晚石炭世—早二疊世侵入巖。Zhang et al.(2007,2009a,2009b)指出,華北地塊北緣晚石炭世—早二疊世侵入巖與俯沖作用有關;張維等(2012)、吳飛等(2014)對固陽地區(qū)早二疊世的侵入巖進行了研究,巖石組合主要為閃長巖、石英閃長巖、花崗閃長巖,認為其形成于大陸邊緣弧環(huán)境。因此,狼山地區(qū)與華北地塊北緣中東部晚石炭世—早二疊世的侵入巖巖石組合一致,均具有陸緣弧的巖石組合特征,可能反映了相同的構造背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內蒙古錫林浩特北早二疊世花崗巖類定年及成因[J]. 郭喜運,孫華山,董挨管,任建勛,徐瑞英,高博. 中國地質. 2019(06)
[2]內蒙古狼山地區(qū)早志留世石英閃長巖體的厘定及其地質意義[J]. 滕學建,田健,劉洋,張永,滕飛,段霄龍. 地球科學. 2019(04)
[3]內蒙古阿巴嘎旗二長花崗巖鋯石U-Pb年齡確定及其構造意義[J]. 呂達鑫,呂紅杰. 西北地質. 2018(02)
[4]甘肅北山地區(qū)花牛山群變英安巖LA-ICP-MS鋯石U-Pb年齡、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 謝建強,第鵬飛,楊婧,陳萬峰,魏海峰,翟新偉. 西北地質. 2018(01)
[5]內蒙古北山地區(qū)標山一帶早志留世花崗巖地球化學特征及構造意義[J]. 董洪凱,孟慶濤,劉廣,段先樂,提振海,朱煒,薛鵬遠,程海峰,季天伊. 西北地質. 2018(01)
[6]內蒙古狼山烏和爾圖花崗巖巖體鋯石U-Pb年代學及地球化學特征[J]. 王文龍,滕學建,劉洋,滕飛,郭碩,何鵬,田健,段霄龍. 地質力學學報. 2017(03)
[7]華北地塊北緣內蒙古固陽地區(qū)早二疊世巖體的侵位深度及其構造意義[J]. 吳飛,張拴宏,趙越,葉浩. 中國地質. 2014(03)
[8]內蒙古達茂旗花崗巖類LA-ICP-MS鋯石U-Pb年齡及其地質意義[J]. 馮麗霞,張志誠,韓寶福,任榮,李建鋒,蘇犁. 地質通報. 2013(11)
[9]華北北緣固陽二疊紀閃長巖-石英閃長巖-英云閃長巖套SHRIMP年代學[J]. 張維,簡平. 中國地質. 2012(06)
[10]內蒙古霍各乞海西期侵入巖形成時代、成因及其與銅礦體的關系[J]. 皮橋輝,劉長征,陳岳龍,李泳泉,李大鵬. 礦床地質. 2010(03)
本文編號:30751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07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