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水流動導致的局部變形機理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6 17:29
地震液化是引起建筑物(構筑物)失效或破壞的自然災害之一。地震液化,是超靜孔隙水壓力(超靜孔壓)上升,有效應力降低,伴隨土體強度的降低甚至完全喪失,并可能產(chǎn)生較大或很大變形的過程。通常將可液化土層作為均質各向同性介質進行處理。然而,在厚度較大的飽和砂土層內,因地震產(chǎn)生的超靜孔壓在空間和時間分布上很可能存在較大差異,使土層內部產(chǎn)生超靜孔壓梯度而產(chǎn)生孔隙水流動?紫端亩ㄏ蛄鲃訒雇翆觾染植可巴列再|產(chǎn)生較大差異,在相同初始應力條件下,力學性質變弱的局部砂土單元很可能產(chǎn)生明顯的局部變形。但上述僅為推測,因細觀孔隙水流動觀測和分析難度較大,這方面研究尚十分欠缺。針對這一挑戰(zhàn)性問題,引入電阻率測試方法,研制電導性和滲透性多功能測試設備,開展一維土體撞擊液化電測試驗,并結合理論分析,開展的主要工作和主要成果如下:1、設計制造了電導性和滲透性多功能測試裝置,研究滲透系數(shù)和結構因子的關系,并分析了砂土粒徑級配等土性參數(shù)對該關系的影響,建立了兩者的簡化模型;2、開展一維土體撞擊液化電測試驗,觀測和描述了常見(如噴水冒砂)及不常見(顆粒運移,局部水夾層)的砂土液化現(xiàn)象;3、整理和初步分析了撞擊液化過程中,不同埋深處電阻率的響應過程,及其與超靜孔壓發(fā)展過程的聯(lián)系,并進行了階段劃分;4、根據(jù)試驗中電阻率測試結果,結合滲透系數(shù)和結構因子的關系,認為砂土液化過程中存在孔隙水流動導致的細觀孔隙重構,表現(xiàn)出宏觀的滲透系數(shù)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變化,其最大值是初始滲透系數(shù)的1.1~1.4倍,從而導致區(qū)域差異性;5、從剪切模量與有效應力和孔隙率的關系分析了孔隙水流動導致局部變形的機理。
【學位單位】:江蘇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U435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液化機理
1.2.2 滲流對液化的影響
1.2.3 電阻率測試
1.3 研究對象和內容
第2章 試驗設備
2.1 土體電導性和滲透性多功能測試裝置
2.2 基于電阻率的撞擊液化測試裝置
2.3 試驗設備驗證和校正
2.3.1 驗證試驗
2.3.2 孔壓計標定
2.4 小結
第3章 滲透系數(shù)與結構因子的關系
3.1 理論分析
3.2 預試驗
3.3 單一粒徑試驗
3.3.1 試驗裝置和土樣
3.3.2 試驗過程
3.3.3 滲透系數(shù)和孔隙率的關系
3.3.4 結構因子與孔隙率的關系
3.3.5 滲透系數(shù)與結構因子的關系
3.4 混合粒徑試驗
3.4.1 試驗方案
3.4.2 滲透系數(shù)與孔隙率的關系
3.4.3 結構因子與孔隙率的關系
3.4.4 滲透系數(shù)與結構因子的關系
3.4.5 曲率系數(shù)的影響
3.4.6 不均勻系數(shù)的影響
3.5 簡化模型
3.6 試驗驗證
3.7 小結
第4章 一維土體撞擊液化電測試驗
4.1 試驗方案
4.2 試驗結果和討論
4.2.1 水夾層現(xiàn)象
4.2.2 加速度與超靜孔壓結果
4.2.3 電阻率結果
4.2.4 電阻率發(fā)展與超靜孔壓發(fā)展的關系
4.3 小結
第5章 孔隙水流動導致局部變形機理
5.1 水夾層產(chǎn)生機理分析
5.2 孔隙局部變化特征
5.3 局部孔隙水流動導致局部變形機理
5.4 小結
第6章 總結與展望
6.1 結論
6.2 創(chuàng)新
6.3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43553
【學位單位】:江蘇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U435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液化機理
1.2.2 滲流對液化的影響
1.2.3 電阻率測試
1.3 研究對象和內容
第2章 試驗設備
2.1 土體電導性和滲透性多功能測試裝置
2.2 基于電阻率的撞擊液化測試裝置
2.3 試驗設備驗證和校正
2.3.1 驗證試驗
2.3.2 孔壓計標定
2.4 小結
第3章 滲透系數(shù)與結構因子的關系
3.1 理論分析
3.2 預試驗
3.3 單一粒徑試驗
3.3.1 試驗裝置和土樣
3.3.2 試驗過程
3.3.3 滲透系數(shù)和孔隙率的關系
3.3.4 結構因子與孔隙率的關系
3.3.5 滲透系數(shù)與結構因子的關系
3.4 混合粒徑試驗
3.4.1 試驗方案
3.4.2 滲透系數(shù)與孔隙率的關系
3.4.3 結構因子與孔隙率的關系
3.4.4 滲透系數(shù)與結構因子的關系
3.4.5 曲率系數(shù)的影響
3.4.6 不均勻系數(shù)的影響
3.5 簡化模型
3.6 試驗驗證
3.7 小結
第4章 一維土體撞擊液化電測試驗
4.1 試驗方案
4.2 試驗結果和討論
4.2.1 水夾層現(xiàn)象
4.2.2 加速度與超靜孔壓結果
4.2.3 電阻率結果
4.2.4 電阻率發(fā)展與超靜孔壓發(fā)展的關系
4.3 小結
第5章 孔隙水流動導致局部變形機理
5.1 水夾層產(chǎn)生機理分析
5.2 孔隙局部變化特征
5.3 局部孔隙水流動導致局部變形機理
5.4 小結
第6章 總結與展望
6.1 結論
6.2 創(chuàng)新
6.3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立君;張宜健;王鐵行;;不同粒徑級砂土滲透特性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14年05期
2 鄒海峰;劉松玉;蔡國軍;杜廣印;;基于電阻率CPTU的飽和砂土液化勢評價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3年07期
3 郭秀軍;吳水娟;馬媛媛;;生活垃圾滲濾液污染砂土電阻率法量化檢測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2年11期
4 楊永香;周健;賈敏才;胡金虎;;飽和砂土液化特性的可視化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11年06期
5 曹振中;袁曉銘;王維銘;孫銳;;汶川地震砂礫土液化分布及土性特征初步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10年S2期
6 張建民;王富強;;飽和剪脹性砂土液化后流滑現(xiàn)象與機理[J];巖土力學;2010年09期
7 董志良;陳平山;莫海鴻;張功新;;真空預壓下軟土滲透系數(shù)對固結的影響[J];巖土力學;2010年05期
8 查甫生;劉松玉;杜延軍;崔可銳;;基于電阻率的非飽和土基質吸力預測[J];巖土力學;2010年03期
9 呂衛(wèi)清;董志良;陳平山;莫海鴻;;正常固結軟土滲透系數(shù)與固結應力關系研究[J];巖土力學;2009年03期
10 查甫生;劉松玉;杜延軍;崔可銳;;基于電阻率法的膨脹土吸水膨脹過程中結構變化定量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8年12期
本文編號:28435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84355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