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呼和陶勒蓋鉛鋅多金屬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
【圖文】:
1 引言1.1 自然地理概況研究區(qū)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境內,行政區(qū)劃隸屬明安圖鎮(zhèn)管轄。研究區(qū)西距正鑲白旗旗政府(明安圖鎮(zhèn))約 4km,,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5°02′00″-115°06′00″;北緯 42°15′00″-42°18′45″。多倫—正鑲白旗的 S308 省道、集—通鐵路從研究區(qū)中部通過。蘇尼特左旗—正鑲白旗省道 S222 從研究區(qū)西部通過,交通較為方便(圖 1-1)。
圖 2-1 研究區(qū)區(qū)域地質圖注:1.全新統(tǒng)洪積砂礫石、沖積砂土;2.新近系漢諾壩組玄武巖;3.上侏羅統(tǒng)白音高老組:流紋質巖屑晶屑凝灰?guī)r、含角礫凝灰?guī)r、流紋巖、粗面巖、巖屑晶屑熔結凝灰?guī)r;4.上侏羅統(tǒng)瑪尼吐組:安山巖、安山質凝灰熔巖夾凝灰熔結角礫巖、安山質凝灰?guī)r、凝灰質角礫巖;5. 上侏羅統(tǒng)滿克頭鄂博組:流紋質巖屑晶屑凝灰?guī)r、流紋巖、英安巖;6.中二疊統(tǒng)額里圖組二段:蝕變安山巖;7. 中二疊統(tǒng)額里圖組一段:安山質凝灰?guī)r、凝灰角礫巖、流紋巖、流紋質凝灰?guī)r;8 下二疊統(tǒng)三面井組:變質中粗粒砂巖、硬砂巖、粉砂質層凝灰?guī)r、變質泥巖;9.白堊紀二長花崗斑巖;10.晚侏羅世正長花崗巖;11.晚侏羅世花崗斑巖;12.中二疊世閃長玢巖。2、額里圖組(P2e)主要出露于區(qū)域南部朝格溫多爾、那爾圖—古爾班溫多爾一帶,分布不連續(xù),總體呈北東向帶狀分布,巖性組合為灰綠色蝕變(角閃)(輝石)安山巖、安山質(含角礫)晶屑(巖屑)凝灰?guī)r、安山質角礫熔巖、安山質熔結凝灰?guī)r、霏細凝灰?guī)r夾礫巖、砂巖透鏡體。巖石具綠簾石化、綠泥石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61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劍鋒;王可勇;陸繼勝;張雪冰;權鴻雁;王承洋;魏良民;;內蒙古紅嶺鉛鋅礦床成礦流體地球化學特征及礦床成因[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5年06期
2 王新江;劉辰曦;沈柳生;祝永平;張曉;;內蒙古正鑲白旗—正藍旗銀成礦地質條件及遠景預測[J];黃金科學技術;2015年03期
3 林孝先;侯中健;;試論中國鉛鋅礦礦床類型劃分[J];桂林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4 高啟鳳;;內蒙古敖包吐溝腦鉛鋅多金屬礦成礦條件及找礦前景分析[J];新疆有色金屬;2012年04期
5 李進文;梁玉偉;王向陽;張斌;楊鄖城;佘宏全;郭志軍;;內蒙古二道河子鉛鋅礦成因研究[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1年06期
6 常勇;賴勇;;內蒙古銀都銀鉛鋅多金屬礦床成礦流體特征及成礦年代學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7 賈長順;曾慶棟;徐九華;劉建明;;內蒙古白音諾爾鉛鋅礦褶皺控礦特征及找礦方向[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8 鄭翻身;蔡紅軍;張振法;;內蒙古拜仁達壩維拉斯托超大型銀鉛鋅礦的發(fā)現(xiàn)及找礦意義[J];物探與化探;2006年01期
9 王京彬,王玉往,王莉娟;大興安嶺南段錫多金屬成礦系列[J];地質與勘探;2005年06期
10 劉建明,張銳,張慶洲;大興安嶺地區(qū)的區(qū)域成礦特征[J];地學前緣;2004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劍鋒;內蒙古赤峰紅嶺鉛鋅多金屬礦床成礦作用及外圍成礦預測[D];吉林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戚新世;內蒙古二道河子鉛鋅礦礦床地質特征與礦床成因[D];長安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7038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70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