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地質論文 >

吳起油田曾岔油區(qū)三疊系油藏精細描述

發(fā)布時間:2019-01-23 10:09
【摘要】:本文以沉積巖石學、構造地質學、石油地質學為指導,利用巖心分析、測井、試油等資料,研究了吳起油田曾岔油區(qū)三疊系小層對比及砂體的分布、構造特征、沉積微相、儲層物性、油藏特征等。分析認為:在三疊系,研究區(qū)河道主體呈北東-南西向展布,砂體非常發(fā)育,砂巖厚度大,橫向延伸較遠,這為油氣的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儲集空間。延10油層組主要為辨狀河相河道砂體沉積,總體上具有礦物成熟度低、結構成熟度中等-高的特點。長4+5、長6、長9油層組主要為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砂體沉積。儲集層主要以細砂巖、粉砂巖為主,極少量中砂巖及粗砂巖,總體表現(xiàn)為低成分成熟度、高結構成熟度的特點。延10-長9油組砂巖儲層孔隙類型主要為粒間孔,占總孔隙類型的3.9%;其次為粒內孔、鑄?、長石溶孔。各類孔隙所占的總面孔率平均值為6.4%。研究區(qū)延10、長4+5、長6、長9油層組儲層主要為小孔微細喉型儲層。主要為一套低孔-低滲到特低孔-特低滲儲層。儲層影響因素分析認為,沉積作用和成巖作用是影響本區(qū)儲層的主要因素。延10、長4+5、長6、長9油藏屬巖性油藏,油藏驅動類型以彈性驅動和溶解氣驅動為主。按照《石油天然氣儲量計算規(guī)范》要求,研究區(qū)延10、長4+5、長6、長9段儲層共估算石油探明地質儲量7526.26x104t。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structural geology and petroleum geology, the paper studies the comparison of the triassic strata and the distributi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th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in Wuqi Oilfield. In the Triassic system, the main body of the study area is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south-west direction, the sand body is very developed, the thickness of the sandstone is large, the lateral extension is far, which provides a good reservoir space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oil and gas. The Y10 reservoir group is mainly the sediment of the river-channel sand body of the differentiation-like river,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mineral maturity and medium-high structural maturity. The long 4 + 5, 6, and 9 reservoir groups are mainly delta front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ody deposition. The reservoir is mainly composed of fine sandstone and siltstone, with a small amount of sandstone and coarse sandston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component maturity and high structural maturity. The pore type of the sandstone reservoir in the 10-long 9-oil group is mainly intergranular pore, accounting for 3.9% of the total pore type, followed by an inner hole, a mold hole and a feldspar dissolving hole. The average face rate of all kinds of pores is 60.4%. The study area is 10, the length is 4 + 5, the length is 6, and the reservoir of the long 9 oil layer is mainly small-hole micro-throat type reservoir. It is mainly a set of low-porosity and low-permeability low-permeability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reservoir is that the sedimentation and diagenesi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eservoir in this area. There are 10, 4 + 5, 6 and 9 reservoirs, which belong to the lithological reservoir, and the oil reservoir driving type is mainly driven by elastic driving and dissolved gas. The proven geological reserve of oil is estimated to be 7526. 26x104t in a total of 10, 4 + 5, 6, and 9 reservoirs in the study area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Reserves Calculation Specification.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618.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忠;王偉鋒;信荃麟;;一種油藏定量評價的新方法[J];地質論評;1993年S1期

2 宋麗;龔厚瓊;盧戰(zhàn)區(qū);劉奎;岳志河;;橋66斷塊油藏精細描述技術研究與應用[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9期

3 閆志軍;陳東;張燕;;文72-134塊油藏精細描述與調整挖潛[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3期

4 陳志軍;;雷64塊巨厚塊狀稀油油藏高效開發(fā)實踐[J];石油地質與工程;2011年05期

5 汪鴻鵬;胡銘寰;火寧;肖進軍;;油藏精細描述及儲層評價技術在七個泉油田的應用[J];青海石油;2011年04期

6 李陽;;我國油藏開發(fā)地質研究進展[J];石油學報;2007年03期

7 景成杰;胡望水;程超;劉陽平;;相控建模技術在高臺子油藏精細描述中的應用[J];石油天然氣學報;2009年01期

8 閆寶云;;錦611塊油藏精細描述[J];科技傳播;2010年20期

9 李玉桓;李長宏;夏亮;;油藏地球化學研究進展[J];錄井技術;1999年04期

10 周海民,廖保方;冀東油田復雜斷塊油藏精細描述與實例[J];中國石油勘探;200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乞照;張建娜;羅仁敏;劉燕妮;張志鵬;李福軍;;油藏精細描述技術在姬塬油田長2油藏綜合治理中的應用[A];石化產業(yè)創(chuàng)新·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八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梁正中;劉維亮;蔡周榮;萬志峰;;常規(guī)測井在油藏精細描述中的應用[A];泛珠三角港澳臺地區(qū)地球物理研討平臺成立暨首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3 陳威武;傅承超;孫學彪;孟江龍;杜周;宇文博;李瑞;;五里灣一區(qū)長6油藏持續(xù)穩(wěn)產對策研究[A];青年人才與石化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第七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國安;油藏精細描述給老油田帶來什么[N];中國石油報;2003年

2 本報記者 許峰;經營油藏就是經營我們的明天[N];中國石化報;2005年

3 王慶輝;激發(fā)高齡油藏新活力[N];中國石化報;2013年

4 記者 李長開 通訊員 王亞洲;“數字油藏”助力“水落油出”[N];中國石油報;2011年

5 楊雪松;華北采三油藏建模初顯威力[N];中國石油報;2004年

6 通訊員 劉孝勝邋黃玉紅;靠技術提高開發(fā)水平[N];中國石油報;2007年

7 劉國安 通訊員 張詠;大港第二輪油藏精細描述又顯功效[N];中國石油報;2004年

8 尤軒;思路牽著油龍飛[N];中國石油報;2002年

9 宋淑慧 劉磊 張媛;數模技術燭照油藏地宮全貌[N];中國石化報;2011年

10 記者 岳雙才邋通訊員 齊新寬;科學開發(fā)入佳境[N];中國石油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俊;高含水油藏注聚合物后油藏精細描述與潛力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04年

2 陳林媛;高滲透、高含水油藏氣水交替驅替機理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3 郭立波;長井段多油層油藏剩余油評價與方案調整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4 秦文龍;旦八油區(qū)長4+5油藏剩余油分布與挖潛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5 楊承林;東濮凹陷文33塊沙二下油藏精細描述與數值模擬一體化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6 李強;油藏開發(fā)后期地質建模及剩余油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7年

7 聶昌謀;蘇丹Fula油田和Moga油田油藏特征和油藏工程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年

8 高樹生;新疆莫北油田砂礫巖儲層滲流機理與油藏工程應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9 江文榮;潿洲11-4N油田始新統(tǒng)流沙港組一段油藏精細描述[D];西南石油大學;2008年

10 雷利安;濮城南區(qū)沙二上2+3油藏精細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利;南梁西區(qū)長8油藏精細描述[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2 白小霞;南梁西區(qū)延10油藏底水上升規(guī)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3 陳琪nf;姬塬油田長4+5油藏富集規(guī)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4年

4 孫少亮;錦610塊油藏精細地質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5 席建楨;席麻灣-舊城油藏綜合地質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6 張軍營;蟠龍油田貫屯長2油藏精細描述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7 段喜宏;吳起油田曾岔油區(qū)三疊系油藏精細描述[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8 康曉珍;延長西區(qū)正72注水區(qū)延長組油藏精細描述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2年

9 史冬梅;盤古梁長6油藏中含水期穩(wěn)產技術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4年

10 袁少民;下寺灣油田柴窯柴44區(qū)長6油藏精細描述[D];成都理工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241369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41369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6a1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