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源井水溫固體潮現(xiàn)象及其機理研究——以黃村井為例
本文選題:冷水源井 + 水溫固體潮; 參考:《地震學報》2017年03期
【摘要】:該文對黃村冷水源井的水溫固體潮現(xiàn)象進行了觀測研究,初步解釋了冷水源井的水溫固體潮汐的形成機理.通過對黃村觀測井進行水溫梯度的詳細觀測及不同深度水溫的對比觀測研究,得到了黃村井水溫潮汐現(xiàn)象的觀測結(jié)果:(1)黃村冷水源井的水溫固體潮的相位與水位的相位是相反的;(2)黃村井水溫梯度曲線呈下凹型,特別是在含水層及受含水層進出水影響較大的附近區(qū)域下凹程度大,且隨著與含水層底板距離逐漸變大,下凹程度也變小;(3)水溫傳感器的觀測值與含水層觀測距離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性:距離含水層越遠,水溫潮汐差越小,直至潮汐變化消失.這說明冷水源井與熱水井的水溫潮汐現(xiàn)象是不同的,前者是吸熱過程,后者是放熱過程,由此造成二者水-熱動力學特征的不同.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henomenon of water temperature solid tide in Huangcun cold water source well is observed and studied,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water temperature solid tide in cold water source well is preliminarily explained. Through the detailed observation of the water temperature gradient in Huangcun observation well and the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of water temperature at different depths, The observed results of water temperature tidal phenomena in Huangcun well are: 1) the phase of water temperature solid tide in Huangcun cold water source well is opposite to the phase of water level) the gradient curve of water temperature in Huangcun well is concave. Especially in the aquifer an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aquifer that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inflow and outflow of the aquifer,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aquifer to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aquifer, The observed value of the water temperature sensor has certain regularity with the observed distance of the aquifer: the farther away from the aquifer, the smaller the tidal difference of water temperature, until the tidal change disappears. This shows that the water temperature tidal phenomena of cold water source well and hot water well are different, the former is an endothermic process, and the latter is an exothermic process, which results in the differenc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nd thermal dynamics between them.
【作者單位】: 北京市地震局;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中國地震臺網(wǎng)中心;
【基金】:中國地震局監(jiān)測預(yù)報司三結(jié)合課題(YC4A04)資助
【分類號】:P315.72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殿祥;水源井管外插管洗井工藝[J];中國煤田地質(zhì);1990年03期
2 王學雙;衣國春;;水源井事故處理方法探討[J];吉林地質(zhì);2008年04期
3 于雷;丁輝;任鴻;;水源井簡易起下裝置的研制與應(yīng)用[J];天津科技;2012年05期
4 王家強;;淺談墨燈村水源井工程的施工[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8年09期
5 馮信華;;魯舒站新建水源井及供水系統(tǒng)改造論證[J];科技致富向?qū)?2009年20期
6 王耀華;王書會;;淺談水源井工程的施工工藝及質(zhì)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qū)?2013年23期
7 宋俊杰;王曉紅;;基于無線通訊的水源井RTU設(shè)計[J];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8 胡明;有關(guān)水源井活塞洗井法的幾點看法[J];西部探礦工程;2005年05期
9 張海峰;王歡;余輝;唐曉東;;水源井智能保護及遠程控制系統(tǒng)在油田數(shù)字化管理中的應(yīng)用——以長慶安塞油田為例[J];合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2期
10 馬奔;;基于PLC和移動專線局域網(wǎng)的水廠及水源井自控系統(tǒng)設(shè)計和建設(shè)[J];甘肅科技;2014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劉義安;;水源井管長高及其防治對策[A];中國鐵道學會鐵道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給排水學組2005年論文集[C];2005年
2 彭中鑫;;東龐礦新水源井位置的選擇與分析[A];陜晉冀煤炭學會地質(zhì)測量專業(y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彭中鑫;;東龐礦新水源井位置的選擇與分析[A];安全高效煤礦地質(zhì)保障技術(shù)及應(yīng)用——中國地質(zhì)學會、中國煤炭學會煤田地質(zhì)專業(yè)委員會、中國煤炭工業(yè)勞動保護科學技術(shù)學會水害防治專業(yè)委員會學術(shù)年會文集[C];2007年
4 姜娟娟;周銀生;馬海龍;李長華;;海洋平臺水源井水處理流程及控制實現(xiàn)[A];2012年度海洋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2年
5 王中江;;章村礦三井3~#水源井斷管漏水治理施工技術(shù)研究[A];陜晉冀煤炭學會地質(zhì)測量專業(y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建國 通訊員 生效有 王宇霞;內(nèi)蒙古封閉地水水源井初見成效[N];黃河報;2006年
2 記者 秦煒;市政府督查城區(qū)自備水源井關(guān)閉工作[N];武威日報;2007年
3 副市長 牛繼鵬;關(guān)閉城區(qū)自備水源井 促進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N];咸陽日報;2007年
4 邊境記者 王文輝;產(chǎn)糧大縣增打水源井[N];吉林日報;2008年
5 王芳 曉鵬;237萬元補助水源井項目建設(shè)[N];朝陽日報;2009年
6 記者 羅建東 通訊員 劉炳;雁木西水源井管理實現(xiàn)智能化[N];中國石油報;2011年
7 金承廣 周花果;樺甸城區(qū)自備水源井年末“下課”[N];吉林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樊弋滋 邊境 見習記者 林若箐;用好水源井 抗旱保豐收[N];中國水利報;2014年
9 記者 余健 通訊員 黃璐;我市封填封停113眼非法地下水源井[N];包頭日報;2014年
10 記者 邵涌河;市區(qū)地下水位下降值達歷史之最 供水企業(yè)投資400萬元增配水源井[N];赤峰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國龍;渤海綏中36-1油田水源井水防腐技術(shù)研究[D];重慶科技學院;2016年
2 張莉華;基于多層架構(gòu)水源井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設(shè)計與實現(xiàn)[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年
3 司昌楠;水源井與管網(wǎng)無線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4年
4 馬文龍;水源井儲量預(yù)估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2009年
5 王存記;基于PLC控制的水源井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6年
6 李子鶴;基于FPGA的水源井無線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shè)計[D];西安科技大學;2013年
7 楊乾;基于ARM的煤礦水源井監(jiān)控系統(tǒng)[D];安徽理工大學;2009年
8 裴建新;基于GPRS的水源井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959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995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