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地質(zhì)論文 >

沉積角對凈砂宏微觀力學特性影響的離散元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2-11 00:16

  本文關鍵詞: 離散元方法 橢圓顆粒 各向異性 凈砂 雙軸壓縮試驗 出處:《巖土力學》2016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由顆粒定向排列導致的初始各向異性對凈砂力學特性影響明顯。為探究這一影響,首先采用自編的離散元軟件生成4種不同沉積方向的橢圓顆粒凈砂樣,并分別對4種試樣進行雙軸壓縮試驗;其次,通過將離散元模擬結算與室內(nèi)試驗結果對比以驗證該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通過分析模擬結果研究沉積方向所產(chǎn)生的影響。結果表明:4種試樣均出現(xiàn)應變軟化及剪脹現(xiàn)象;隨著沉積角δ的增加,試樣具有由應變軟化逐漸向應變硬化發(fā)展的趨勢,試樣的剪脹性逐漸減弱;在δ=0°時試樣取得最大峰值內(nèi)摩擦角和最大殘余內(nèi)摩擦角,且隨著δ的增大試樣的峰值內(nèi)摩擦角先降低然后基本不變,殘余內(nèi)摩擦角逐漸減小;顆粒排列初始優(yōu)勢方向基本與沉積方向平行,但隨著軸向應變的增大,顆粒排列優(yōu)勢方向逐漸向平行于加載面方向旋轉(zhuǎn),接觸點的優(yōu)勢方向由最初垂直于沉積方向逐漸向垂直于加載面方向旋轉(zhuǎn),且這兩種旋轉(zhuǎn)的改變幅度隨著沉積角δ的增大而增大;而強接觸力的優(yōu)勢方向始終垂直于試樣的加載面。
[Abstract]:The initial anisotropy caused by the directional alignment of particles has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lean sand. In order to explore this effect, four kinds of elliptical pure sand samples with different deposition directions were generated by discrete element software. Four kinds of specimens were tested under biaxial compression. Secondl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wa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discrete elements with the results of indoor tests. By analyz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influence of deposition direction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ain softening and shear dilatation appear in all of the four samples,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deposition angle 未, the specimens have the tendency of developing from strain softening to strain hardening. The maximum peak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and the maximum residual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are obtained at 未 0 擄, and the peak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remains unchanged with the increase of 未, and the residual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decreases gradually. The initial dominant direction of particle arrangement is basically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deposition, but with the increase of axial strain, the dominant direction of particle arrangement gradually rotates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loading plane. The dominant direction of the contact point rotates gradually from the original vertical direction to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loading plane, and the amplitude of the two rotat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position angle 未. The dominant direction of the strong contact force is alway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ading surface of the specimen.
【作者單位】: 河海大學巖土工程系;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地下建筑與工程系;杭州錢江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建設局;
【基金】: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No.5102593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51179128)~~
【分類號】:TU4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明鏡;申志福;李立青;;雙滑移轉(zhuǎn)動率模型對橢圓散粒體的適用性[J];計算力學學報;2013年06期

2 Xin Huang;Kevin J.Hanley;Catherine O'Sullivan;Fiona C.Y.Kwok;;Effect of sample size on the response of DEM samples with a realistic grading[J];Particuology;2014年04期

3 WANG XiaoLiang;LI JiaChun;;Simulation of triaxial response of granular materials by modified DEM[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4年12期

4 郭紅梅;;樁承式路堤土拱效應顆粒流分析[J];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2014年06期

5 周偉紅;崔自治;;重塑黃土成樣均勻性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5年02期

6 沈超敏;劉斯宏;張燎軍;王怡舒;闞麗景;王子健;;一種基于概率密度函數(shù)的DEM試樣生成法[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2期

7 Zhenming Shi;Tao Jiang;Mingjing Jiang;Fang Liu;Ning Zhang;;DEM investigation of weathered rocks using a novel bond contact model[J];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5年03期

8 廖少明;時振昊;武軍;;基于離散元的盾構開挖面合理支護壓力[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9 蔣明鏡;廖兆文;張寧;;混凝土硫酸鹽侵蝕離散元模擬初探[J];水利學報;2014年S2期

10 蔣明鏡;李磊;孫超;;地基承載力尺寸效應離散元分析[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劉一鳴;楊春和;霍永勝;劉錄;徐玉龍;杜超;;考慮轉(zhuǎn)動阻抗的粗粒土離散元模擬[A];《巖土力學》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2 蔣明鏡;劉蔚;金樹樓;張寧;;考慮膠結尺寸的巖石微觀接觸模型初探[A];2014顆粒材料計算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4年

3 蔣明鏡;孫亞;陳賀;袁聚云;;節(jié)理巖質(zhì)邊坡失穩(wěn)啟滑過程的離散元數(shù)值模擬[A];2014顆粒材料計算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4年

4 趙卜蒂;王劍鋒;;靜力觸探試驗離散元模擬的應力應變分析[A];2014顆粒材料計算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4年

5 蔣明鏡;金樹樓;張寧;陳賀;張順高;;不同坡面松散程度巖質(zhì)邊坡失穩(wěn)演化離散元分析[A];2014顆粒材料計算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4年

6 蔣明鏡;周衛(wèi);朱方園;;升溫分解下深海能源土抗拔樁斜向承載特性離散元分析[A];2014顆粒材料計算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4年

7 蔣明鏡;李磊;周雅萍;;基于載荷試驗的深海能源土地基承載特性分析[A];2014顆粒材料計算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4年

8 奚邦祿;蔣明鏡;戴永生;申志福;;月壤水平開挖試驗離散元數(shù)值分析[A];2014顆粒材料計算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閆歡;分級真空預壓法加固吹填土物質(zhì)、結構變化時效特性及沉降預測分析[D];吉林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盧良青;基于三軸試驗的中低壓縮性土變形時效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濤;呂慶;李楊;李宏明;;顆粒離散元方法中接觸模型的開發(fā)[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9年S2期

2 李婉宜;曾攀;雷麗萍;林大超;;離散顆粒流動堆積行為離散元模擬及實驗研究[J];力學與實踐;2012年01期

3 唐志平;三維離散元方法及其在沖擊力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2003年11期

4 王賀;高永濤;金愛兵;張凱;;節(jié)理巖體剛度參數(shù)選取與三維離散元模擬[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4年S1期

5 胥建龍,唐志平;離散元與有限元結合的多尺度方法及其應用[J];計算物理;2003年06期

6 龔平,唐志平,沈兆武;沖擊下材料質(zhì)量混合的實驗研究及離散元模擬[J];高壓物理學報;2004年01期

7 魏懷鵬;易大可;李世海;劉曉宇;趙滿洪;;基于連續(xù)介質(zhì)模型的離散元方法中彈簧性質(zhì)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6年06期

8 唐志平;胥建龍;;離散元與殼體有限元結合的多尺度方法及其應用[J];計算力學學報;2007年05期

9 劉超;石藝娜;梁仙紅;;沖擊作用下非均質(zhì)炸藥熱點形成的離散元方法[J];計算物理;2014年05期

10 張瑞;朱偉;鄭曉靜;;3維粒-床擊濺過程研究[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李世海;劉曉宇;張磊;張俊紅;易大可;田振農(nóng);;基于連續(xù)介質(zhì)力學模型離散元方法研究進展[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唐志平;胥建龍;;離散元與殼體有限元結合的多尺度方法及其應用[A];計算爆炸力學進展[C];2006年

3 田振農(nóng);李世海;劉曉宇;;可變形塊體離散元在巖土工程中的研究進展[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4 蔣明鏡;;疑難土顆粒材料的離散元分析[A];顆粒材料計算力學研究進展[C];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陶宇浩;基于離散元方法的顆;旌蠑(shù)值模擬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王明;基于GPU的顆粒離散元計算時間評估及優(yōu)化[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3 王學紅;高頻液壓振動錘沉樁機理的顆粒離散元模擬[D];福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0178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50178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d0f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