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能的頁巖有機孔隙演化機理——以下揚子大隆組頁巖為例
本文關鍵詞:一種可能的頁巖有機孔隙演化機理——以下揚子大隆組頁巖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有機孔隙 演化機理 有機—礦物復合體 熱模擬 頁巖
【摘要】:通過熱模擬實驗再現漫長地質年代過程中頁巖有機質熱演化的過程,并借助氬離子拋光—掃描電鏡對頁巖熱模擬過程中產生的微觀孔隙進行觀察。結果顯示,有機質熱模擬過程中產生了多種不同類型的孔隙,如環(huán)帶孔隙、高圓度有機質孔隙及海綿狀小孔隙等,表明有機孔隙演化可能存在多種不同的機理。重點對環(huán)帶孔隙進行研究,經過掃描電鏡和能譜分析認為,環(huán)帶孔隙是頁巖中有機質熱演化過程中特定階段產生的孔隙類型,其中的環(huán)帶結構為有機—礦物復合體,即有機質降解生烴的主要場所之一。這也是首次直接觀測到有機—礦物復合體的存在。
【作者單位】: 中國石化華東分公司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基金】:中國石化科技項目(編號:P14075)資助
【分類號】:P618.13
【正文快照】: 523.[王亮,曹海虹.一種可能的頁巖有機孔隙演化機理——以下揚子大隆組頁巖為例[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6,27(3):520-523.]0引言隨著頁巖氣革命的不斷深入,中國南方地區(qū)成為頁巖氣勘探開發(fā)的熱點區(qū)域[1-5]。該區(qū)域富有機質頁巖孔隙類型多樣,一般將其分為兩大類[6]:無機孔隙及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成林;朱筱敏;朱玉新;曾慶猛;;不同構造背景天然氣儲層成巖作用及孔隙演化特點[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5年06期
2 吳恩江,韓寶平,王桂梁;紅層中水-巖作用微觀信息特征及對孔隙演化的影響——以兗州礦區(qū)為例[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3 崔景偉;朱如凱;崔京鋼;;頁巖孔隙演化及其與殘留烴量的關系:來自地質過程約束下模擬實驗的證據[J];地質學報;2013年05期
4 譚榮,黃思靜,趙霞飛;冷家沙三段砂巖成巖序列與孔隙演化[J];沉積與特提斯地質;2001年01期
5 李少華,陳新民,龍玉梅,姚鳳英,張尚峰;坪北油田儲層成巖作用與孔隙演化[J];沉積與特提斯地質;2002年03期
6 鄭瑞林;;陜甘寧盆地煤系地層中石英砂巖成巖作用及其孔隙演化[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1989年06期
7 楊小萍,張惠燕;鄂爾多斯盆地烏蘭格爾隆起南坡石盒子組儲層成巖孔隙演化史[J];西北地質;1998年02期
8 王雅楠;李達;齊銀;解永剛;高輝;;蘇里格氣田蘇14井區(qū)盒8段儲層成巖作用與孔隙演化[J];斷塊油氣田;2011年03期
9 劉翔;丁熊;楊家靜;唐青松;;合川氣田須二段儲層成巖與孔隙演化定量分析[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3年03期
10 游國慶;潘家華;劉淑琴;陳永嶠;;東營凹陷古近系砂巖成巖作用與孔隙演化[J];巖石礦物學雜志;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劉洪軍;王鳳琴;;鄂爾多斯盆地長6_3與長7_3致密油儲層特征及孔隙演化[A];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13石油天然氣、非常規(guī)能源勘探開發(fā)理論與技術分會場[C];2013年
2 連承波;鐘建華;楊玉芳;王海僑;楊軍;;松遼盆地龍西地區(qū)泉四段砂巖成巖序列及其對孔隙演化的影響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趙衛(wèi)衛(wèi);楊云祥;方京;李得路;;下寺灣油田龍咀溝地區(qū)長2砂巖儲層成巖作用及孔隙演化[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李麗;東營凹陷膏鹽層系天然氣儲層成巖作用及孔隙演化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2 孔慶芬;鄂西渝東區(qū)飛三段成巖作用與儲層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3年
,本文編號:11852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185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