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GHz矩形波導定向耦合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8 13:18
太赫茲波在電磁波譜中處于微波和紅外波段之間,具有高分辨率、高穿透性和低能量等眾多獨特優(yōu)勢,這使得太赫茲技術在各個領域都具有重大的應用價值。定向耦合器作為實現(xiàn)功率定向合成與分配的核心無源部件,在現(xiàn)代電子系統(tǒng)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實現(xiàn)其性能優(yōu)良化、體積微型化已經(jīng)成為微波射頻領域的研究熱點。相比于平面?zhèn)鬏斀Y構,矩形波導具有低損耗和高傳輸性能,且易于與測試系統(tǒng)連接的優(yōu)勢。本文為實現(xiàn)耦合器的寬頻帶和良好方向性,設計分析了兩款中心頻率為380GHz的波導定向耦合器。主要工作如下:1.通過對太赫茲定向耦合器國內外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研究總結,結合矩形波導場理論和耦合器基本設計理論,設計了兩款中心頻率為380GHz的新型矩形波導耦合器,一款為分支線耦合的田字形耦合器,一款為小孔耦合的星形耦合器。研究分析了耦合器的結構參數(shù)對其性能的影響,最終得到了兩款耦合器的最優(yōu)尺寸。重點研究了結構較為簡單且易于加工的3dB田字形分支波導定向耦合器,仿真結果表明該耦合器在70GHz的工作頻段內方向性優(yōu)于20dB,平均插入損耗小于0.1dB,實現(xiàn)了工作頻帶寬、方向性良好、耦合度強和損耗低的良好性能。星形多孔耦合器工作頻段可達160G...
【文章來源】:中北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耦合器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的研究內容及章節(jié)安排
2 波導定向耦合器的基礎理論
2.1 定向耦合器的技術指標
2.2 定向耦合器網(wǎng)絡分析
2.3 波導場理論
2.3.1 波導場分布
2.3.2 壁電流分布
2.4 定向耦合器耦合理論
2.4.1 奇偶模分析理論
2.4.2 小孔耦合理論
2.4.3 相位疊加原理
2.5 本章小結
3 波導定向耦合器的設計
3.1 田字形分支線波導定向耦合器的設計
3.1.1 田字形波導耦合器的建模仿真結果
3.1.2 參數(shù)變化對田字形分支線耦合器性能的影響
3.1.3 田字形波導定向耦合器的拓撲結構
3.2 星形多孔波導定向耦合器的設計
3.2.1 星形多孔耦合器的設計與仿真
3.2.2 參數(shù)變化對星形多孔耦合器性能的影響
3.3 本章小結
4 分支線波導定向耦合器的加工
4.1 微細加工技術
4.2 基于體硅MEMS工藝的分支線定向耦合器制備
4.2.1 重點工藝介紹
4.2.2 掩膜版設計
4.2.3 工藝流程制定
4.3 基于UV-LIGA技術的分支線定向耦合器制備
4.3.1 UV-LIGA工藝簡述
4.3.2 工藝流程制定
4.4 本章小結
5 波導定向耦合器的測試及誤差分析
5.1 測試平臺搭建
5.2 測試結果及誤差分析
5.3 本章小結
6 總結與展望
6.1 工作總結
6.2 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科研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面向5G應用場景的毫米波傳輸衰減分析[J]. 馬蓁,高澤華,劉健哲,高峰,張楠. 移動通信. 2015(23)
[2]太赫茲科學技術的綜述[J]. 梁培龍,戴景民. 自動化技術與應用. 2015(06)
[3]太赫茲技術在醫(yī)學檢測和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 齊娜,張卓勇,相玉紅.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13(08)
[4]太赫茲波譜與成像[J]. 張存林,牧凱軍.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2010(02)
[5]圓波導-矩形波導小孔耦合定向耦合器設計[J]. 曹乃勝,羅勇,王建勛. 強激光與粒子束. 2008(04)
[6]太赫茲技術在安全領域中的應用[J]. 韓元,周燕,阿布來提,趙國忠,張存林. 現(xiàn)代科學儀器. 2006(02)
[7]太赫茲科學技術的新發(fā)展[J]. 劉盛綱. 中國基礎科學. 2006(01)
[8]小孔的偶極子模型[J]. 褚慶昕,梁昌洪.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1996(01)
碩士論文
[1]多層耦合器的研究與設計[D]. 張靜.南京郵電大學 2016
[2]硅基MEMS微波帶通濾波器的設計及制備[D]. 翟瓊華.中北大學 2016
[3]基于S波段新型寬帶高功率波導定向耦合器的研究與設計[D]. 馬重陽.北京交通大學 2016
[4]高性能太赫茲無源器件研究[D]. 周揚帆.電子科技大學 2015
[5]太赫茲功分/合成器研究[D]. 黃昆.電子科技大學 2014
[6]波導定向耦合器的設計研究[D]. 宋大偉.電子科技大學 2013
[7]基于等離子活化硅硅鍵合的微模具制備工藝研究[D]. 卓銳.華中科技大學 2012
[8]雙脊波導寬帶耦合器的設計[D]. 趙武品.安徽大學 2010
[9]脊波導定向耦合器的設計與研究[D]. 蔣平英.電子科技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483776
【文章來源】:中北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耦合器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的研究內容及章節(jié)安排
2 波導定向耦合器的基礎理論
2.1 定向耦合器的技術指標
2.2 定向耦合器網(wǎng)絡分析
2.3 波導場理論
2.3.1 波導場分布
2.3.2 壁電流分布
2.4 定向耦合器耦合理論
2.4.1 奇偶模分析理論
2.4.2 小孔耦合理論
2.4.3 相位疊加原理
2.5 本章小結
3 波導定向耦合器的設計
3.1 田字形分支線波導定向耦合器的設計
3.1.1 田字形波導耦合器的建模仿真結果
3.1.2 參數(shù)變化對田字形分支線耦合器性能的影響
3.1.3 田字形波導定向耦合器的拓撲結構
3.2 星形多孔波導定向耦合器的設計
3.2.1 星形多孔耦合器的設計與仿真
3.2.2 參數(shù)變化對星形多孔耦合器性能的影響
3.3 本章小結
4 分支線波導定向耦合器的加工
4.1 微細加工技術
4.2 基于體硅MEMS工藝的分支線定向耦合器制備
4.2.1 重點工藝介紹
4.2.2 掩膜版設計
4.2.3 工藝流程制定
4.3 基于UV-LIGA技術的分支線定向耦合器制備
4.3.1 UV-LIGA工藝簡述
4.3.2 工藝流程制定
4.4 本章小結
5 波導定向耦合器的測試及誤差分析
5.1 測試平臺搭建
5.2 測試結果及誤差分析
5.3 本章小結
6 總結與展望
6.1 工作總結
6.2 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科研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面向5G應用場景的毫米波傳輸衰減分析[J]. 馬蓁,高澤華,劉健哲,高峰,張楠. 移動通信. 2015(23)
[2]太赫茲科學技術的綜述[J]. 梁培龍,戴景民. 自動化技術與應用. 2015(06)
[3]太赫茲技術在醫(yī)學檢測和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 齊娜,張卓勇,相玉紅.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13(08)
[4]太赫茲波譜與成像[J]. 張存林,牧凱軍.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2010(02)
[5]圓波導-矩形波導小孔耦合定向耦合器設計[J]. 曹乃勝,羅勇,王建勛. 強激光與粒子束. 2008(04)
[6]太赫茲技術在安全領域中的應用[J]. 韓元,周燕,阿布來提,趙國忠,張存林. 現(xiàn)代科學儀器. 2006(02)
[7]太赫茲科學技術的新發(fā)展[J]. 劉盛綱. 中國基礎科學. 2006(01)
[8]小孔的偶極子模型[J]. 褚慶昕,梁昌洪.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1996(01)
碩士論文
[1]多層耦合器的研究與設計[D]. 張靜.南京郵電大學 2016
[2]硅基MEMS微波帶通濾波器的設計及制備[D]. 翟瓊華.中北大學 2016
[3]基于S波段新型寬帶高功率波導定向耦合器的研究與設計[D]. 馬重陽.北京交通大學 2016
[4]高性能太赫茲無源器件研究[D]. 周揚帆.電子科技大學 2015
[5]太赫茲功分/合成器研究[D]. 黃昆.電子科技大學 2014
[6]波導定向耦合器的設計研究[D]. 宋大偉.電子科技大學 2013
[7]基于等離子活化硅硅鍵合的微模具制備工藝研究[D]. 卓銳.華中科技大學 2012
[8]雙脊波導寬帶耦合器的設計[D]. 趙武品.安徽大學 2010
[9]脊波導定向耦合器的設計與研究[D]. 蔣平英.電子科技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4837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48377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