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表面波器件輸入及輸出負載阻抗匹配研究
【圖文】:
渫ǖ朗?聲表面波器件S11及S22阻抗,分別為S11=(11.41-j10.91)Ω,S22=(54.68+j38.40)Ω。接著,依據匹配網絡結構圖,此時端口一匹配電路單元采用位置C的π型電路,端口二匹配電路單元采用T型電路,經過調整后采用位置E的T型電路。進一步,由史密斯匹配軌跡圖結合計算公式確定無源負載阻抗匹配網絡值,計算得電感L11=270μH,電感L12=50mH,電感L21=40nH,電感L22=270μH,電容C11=22pF,電容C21=47pF,由此搭建端口一及端口二阻抗匹配電路,完成負載阻抗匹配系統(tǒng)設計。圖6為根據所提出的負載阻抗匹配方案所設計的匹配系統(tǒng)。圖6負載阻抗匹配系統(tǒng)圖使用AgilentE5062A網絡分析儀測量匹配后聲表面波器件的反射損耗S11及S22的史密斯阻抗圓圖,結果如圖7所示。圖7負載阻抗匹配結果圖圖7(a)中標記1位置為待測聲表面波器件的中心頻率點處,標記1點處頻率為101.764MHz,阻抗實部為50.763Ω,虛部為-3.4120Ω,即匹配后中心頻率點處S11阻抗為:S11=(50.763-j3.4120)Ω,經過端口一匹配電路單元后S11阻抗顯部分容性,大小為458.36pF,圖7(b)中標記1點處頻率為101.764MHz,阻抗實部為49.937Ω,虛部為-2.9931Ω,即匹配后中心頻率點處S22阻抗為:S22=(49.9370-j2.9931)Ω,經過端口二匹配電路單元后S22阻抗顯403
端口二匹配電路單元采用T型電路,,經過調整后采用位置E的T型電路。進一步,由史密斯匹配軌跡圖結合計算公式確定無源負載阻抗匹配網絡值,計算得電感L11=270μH,電感L12=50mH,電感L21=40nH,電感L22=270μH,電容C11=22pF,電容C21=47pF,由此搭建端口一及端口二阻抗匹配電路,完成負載阻抗匹配系統(tǒng)設計。圖6為根據所提出的負載阻抗匹配方案所設計的匹配系統(tǒng)。圖6負載阻抗匹配系統(tǒng)圖使用AgilentE5062A網絡分析儀測量匹配后聲表面波器件的反射損耗S11及S22的史密斯阻抗圓圖,結果如圖7所示。圖7負載阻抗匹配結果圖圖7(a)中標記1位置為待測聲表面波器件的中心頻率點處,標記1點處頻率為101.764MHz,阻抗實部為50.763Ω,虛部為-3.4120Ω,即匹配后中心頻率點處S11阻抗為:S11=(50.763-j3.4120)Ω,經過端口一匹配電路單元后S11阻抗顯部分容性,大小為458.36pF,圖7(b)中標記1點處頻率為101.764MHz,阻抗實部為49.937Ω,虛部為-2.9931Ω,即匹配后中心頻率點處S22阻抗為:S22=(49.9370-j2.9931)Ω,經過端口二匹配電路單元后S22阻抗顯40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章安良,朱大中,孫穎;S型聲表面波器件特性分析[J];壓電與聲光;2005年04期
2 童建軍,陳書明,童筱鈞;聲表面波器件的封裝技術及其發(fā)展[J];電子與封裝;2005年08期
3 章安良;朱大中;林遠龍;;Y型聲表面波器件特性分析[J];固體電子學研究與進展;2007年01期
4 ;關于一些聲表面波器件的報導[J];壓電與聲光;1977年01期
5 PeterGrant,楊清宗;在表面以下獲得的聲表面波器件[J];壓電與聲光;1979年01期
6 M.F.Lewis,楊國慶;紀念聲表面波器件的奠基人——英國物理學家瑞利發(fā)現瑞利波100周年 聲表面波器件的最新進展(一)[J];壓電與聲光;1985年05期
7 宋懿;聲表面波器件與標準[J];電子標準化與質量;1997年06期
8 馬偉方,施文康,劉艾;聲表面波器件溫度敏感性研究[J];壓電與聲光;2000年05期
9 李暉,潘峰;聲表面波器件的研究進展[J];真空科學與技術;2001年05期
10 胡蘭芳;聲表面波器件頻率溫度特性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嘉琦;雷沛;韓杰才;王賽;;四面體非晶碳作為薄膜聲表面波器件增頻襯底的研究[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2分冊)[C];2010年
2 林彬;章德;方暉;;用多次校正法補償聲表面波器件中的衍射效應[A];中國聲學學會2002年全國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3 李冬梅;陳菁菁;潘峰;;鎳過鍍層對高頻聲表面波器件微結構與性能的影響[A];TFC’03全國薄膜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4 曹明;于小利;羅中涌;公勛;章德;;聲表面波器件的有限時域差分模擬[A];中國聲學學會第九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陳菁菁;李冬梅;潘峰;;新型薄膜聲表面波器件中氧化鋅薄膜的研制[A];TFC’03全國薄膜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6 陳菁菁;李冬梅;潘峰;;新型聲表面波器件中氧化鋅薄膜的研制[A];薄膜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王文;何世堂;;電極阻抗對于聲表面波器件頻率響應特性的影響研究[A];中國聲學學會2005年青年學術會議[CYCA'05]論文集[C];2005年
8 陳希明;徐晟;馬靖;楊保和;;多層結構高頻聲表面波器件的模擬[A];光電技術與系統(tǒng)文選——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屆全國光電技術與系統(tǒng)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黃遠軍;樂天;李紅浪;;硅酸鎵鑭聲表面波器件高溫性能的實驗研究[A];2011'中國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徐愛斌;歐葉芳;;聲表面波器件芯片附著強度不合格因素分析與改進措施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可靠性物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宋瑤 徐英淑;讓月球圖像沒有馬賽克[N];科技日報;2014年
2 徐英淑 段斌;確保探測器通信暢通的“一級護衛(wèi)”[N];中國航天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昊;聲表面波器件的快速精確模擬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瑩瑩;聲表面波器件設計及測試裝置的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2 王玄洋;聲表面波器件微制造技術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蘇波;基于有限長FEM/BEM提取COM參量[D];南京大學;2013年
4 吳成玲;ZnO單晶micro-PL及其在聲表面波器件的仿真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6年
5 徐賀華;聲表面波器件中聲波傳播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6 康迤;聲表面波器件的設計及其應用振蕩器電路實現[D];長安大學;2011年
7 朱樹眾;聲表面波器件的模擬與仿真[D];天津理工大學;2012年
8 徐鑫;聲表面波器件的設計仿真及其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9 馮亞菲;聲表面波器件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8年
10 馬靖;多層結構高頻聲表面波器件的分析與研制[D];天津理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5868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586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