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子信息論文 >

液晶微帶無源器件的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7-17 08:14
【摘要】:在無線通信領域,能夠?qū)崿F(xiàn)頻率的連續(xù)可調(diào)的器件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頻率調(diào)節(jié)的方案一般有三類:機械驅(qū)動、集成電子器件以及可調(diào)材料。其中可調(diào)材料能夠?qū)崿F(xiàn)連續(xù)的頻率調(diào)節(jié)。與其他可調(diào)材料相比,液晶在更高頻段具有低損耗、靈活連續(xù)可調(diào)等優(yōu)點,且它具有較低的偏置電壓,并能夠滿足低介電常數(shù)的要求等優(yōu)勢。在電場作用下液晶的介電率呈一定分布狀態(tài),已有的微波及毫米波頻段的液晶器件研究成果未能考慮到這一分布的影響,本文從液晶和微波的相關理論出發(fā),仿真研究液晶微帶器件的頻率可調(diào)特性,并做出實物對仿真結(jié)果進行驗證。具體研究內(nèi)容如下:1)采用數(shù)值方法計算液晶分子指向矢分布得到介電率分布,建立液晶微帶線模型,代入液晶的介電率各向異性分布,研究其對微帶線模式分布和傳輸特性所產(chǎn)生的影響。仿真結(jié)果表明液晶介電率的分布特性使得傳輸線的反射系數(shù)減小,諧振頻率也稍有降低。2)基于液晶的介電率電可調(diào)特性和開路?/2傳輸線諧振器原理,利用CST仿真軟件設計了一個Ka波段液晶諧振器,仿真得到其固有諧振頻率為33.46GHz,加電調(diào)制后諧振頻率移動至31.59GHz。在固有諧振頻率處插入損耗為-1.56dB,回波損耗為-23.5dB,回波損耗小于-20dB的頻帶寬度約為370MHz。仿真結(jié)果表明在液晶的介電率調(diào)節(jié)量為0.4時,可以引起諧振器諧振頻率連續(xù)移動的范圍為1.87GHz,頻率調(diào)節(jié)量為5.6%。3)實驗研究基于液晶的微帶器件的研制方法。研究了兩種方案:玻璃基板光刻和印制電路高頻板。分析了兩種方案各自的利弊,最終按照印制電路板方案進行了基于液晶的諧振器的制作,并且利用矢量網(wǎng)絡分析儀測試了其傳輸參量,測試結(jié)果表明在未施加電壓時諧振器諧振頻率為34.5GHz,插入損耗為-6.6dB,回波損耗為-15.3dB,結(jié)果與理論仿真結(jié)果基本吻合。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continuously adjustable devices which can realize frequency. There are generally three kinds of schemes for frequency regulation: mechanical drive, integrated electronic devices and tunable materials. The adjustable material can realize continuous frequency regula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tunable materials, liquid crysta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loss, flexible and continuous tunable in higher frequency band, low bias voltage,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Under the action of electric field, the dielectric rate of liquid crystal is in a certain distribution state.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f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liquid crystal devices fail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 of this distribution. In this paper, we proceed from the theory of liquid crystal and microwave. The frequency tunable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 crystal microstrip devices are simulated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verified. The specific research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 the dielectric distribution of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is calculated by numerical method. The liquid crystal microstrip line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anisotropic distribution of the dielectric rate of liquid crystal is substituted. Its influence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trip lines is studi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and 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are reduc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ielectric rate of the liquid crystal, and the resonant frequency is also slightly reduced.) based on the dielectric tunable characteristic of the liquid crystal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open-circuit / 2 transmission line resonator, A Ka-band liquid crystal resonator is designed by using CST simulation software. The inherent resonant frequency is 33.46 GHz and the resonant frequency is shifted to 31.59 GHz after electrified modulation. The insertion loss at the natural resonant frequency is -1.56 dB, the echo loss is -23.5 dB, and the band width of which the echo loss is less than -20 dB is about 370 MHz.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dielectric rate of liquid crystal is 0.4, the range of resonant frequency continuous shift is 1.87 GHz and the frequency regulation is 5.6.3) the method of microstrip device based on liquid crystal i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wo schemes are studied: glass substrate lithography and high frequency printed circuit boar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schemes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LCD based resonator is fabricated according to the PCB scheme, and the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are tested by using the vector network analyz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resonator is 34.5 GHz, the insertion loss is -6.6 dB, and the echo loss is -15.3dB.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simulation results.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N62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燕;劉騫峰;;液晶材料的分類、應用及其發(fā)展狀況[J];中國科技信息;2007年24期

2 白光美;新型液晶材料[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0年01期

3 吳茂林;;高速響應的液晶材料[J];電子技術(shù);1983年09期

4 賈正根;;日本液晶材料進展簡介[J];光電子學技術(shù);1990年01期

5 吳詩聰;液晶材料與應用[J];現(xiàn)代顯示;1995年02期

6 苗村省平;低壓驅(qū)動液晶顯示器用的高穩(wěn)定性液晶材料[J];現(xiàn)代顯示;1997年02期

7 馮凱,安忠維;液晶材料電阻率測試方法研究[J];液晶與顯示;2000年02期

8 杭德余,裘靈光,葉昆元,章于川,黃梅;我國顯示用液晶材料的研究進展[J];安徽化工;2001年04期

9 王耘;液晶材料 市場動向[J];今日電子;2002年10期

10 V.G.Mazaeva,V.V.Belyaev,M.V.Sobolevskii,謝萍;用強化環(huán)硅氧烷使液晶取向[J];現(xiàn)代顯示;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唐洪;;液晶材料的研究進展[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2 詹茂盛;李曉東;王凱;;∧形液晶材料的研究進展[A];2012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學術(shù)論文集(上冊)[C];2012年

3 楊槐;王玲;;面向節(jié)能的功能性液晶材料的研究[A];2012年兩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態(tài)與超分子有序結(jié)構(gòu)學術(shù)研討會(暨第十二屆全國高分子液晶態(tài)與超分子有序結(jié)構(gòu)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議論文集[C];2012年

4 李文;張靜;周明軍;王珊;吳立新;;含多金屬氧簇的新型雜化液晶材料[A];2010年兩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態(tài)與超分子有序結(jié)構(gòu)學術(shù)研討會(暨第十一次全國高分子液晶態(tài)與超分子有序結(jié)構(gòu)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李文;尹升燕;王金鳳;吳立新;;無機/有機雜化液晶材料的制備與表征[A];2008年兩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態(tài)與超分子有序結(jié)構(gòu)學術(shù)研討會暨第十次全國高分子液晶態(tài)與超分子有序結(jié)構(gòu)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集[C];2008年

6 任延志;趙英英;李鐵津;王哲;;一種新型的兩親性液晶材料:含有萘—偶氮—蒽醌的聚馬來酸單酯[A];首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2年

7 楊槐;;液晶材料的分子結(jié)構(gòu)與其光電性能之間的關系[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8 張靜;李文;吳立新;;手性季銨鹽包埋的多金屬氧簇復合物及其液晶行為[A];2012年兩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態(tài)與超分子有序結(jié)構(gòu)學術(shù)研討會(暨第十二屆全國高分子液晶態(tài)與超分子有序結(jié)構(gòu)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議論文集[C];2012年

9 郭金寶;吳昊;魏杰;楊槐;;基于聚合物穩(wěn)定液晶的雙旋向圓偏振薄膜的研究[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10 董曉明;魏杰;焦楊;;光二聚液晶材料性能的研究[A];2008非銀鹽影像技術(shù)及材料發(fā)展與應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范玉蕾;做中國液晶材料行業(yè)“領跑者”[N];石家莊日報;2007年

2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 梁曉;中國液晶材料業(yè)面臨洗牌 加快創(chuàng)新整合是關鍵[N];中國電子報;2009年

3 王蕾;國內(nèi)最大液晶材料研究中心落戶南京[N];中國工業(yè)報;2010年

4 丁常英;新型液晶材料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N];中國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導報;2005年

5 記者 丁常英;新型液晶材料研究取得突破[N];石家莊日報;2005年

6 記者 陳炳欣 北京;智索在臺投資設廠 擴大液晶原料產(chǎn)能[N];電子資訊時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魏瀟;省校合作 突出創(chuàng)新[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6年

8 記者 丁常英;永生華清液晶公司由小變大嘗到甜頭[N];石家莊日報;2006年

9 樊哲高;永生華清:液晶材料中國造[N];中國電子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馮曉偉;TFT混合液晶需求看漲 供應國產(chǎn)化需過品質(zhì)關[N];中國電子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玉真;功能性液晶的設計合成及性能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2 王磊;太赫茲大雙折射液晶材料與器件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3 王慧慧;基于負性液晶材料功能化液晶薄膜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6年

4 張?zhí)铌?多穩(wěn)態(tài)液晶的制備及其復合體系性能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5 陳澤章;太赫茲波段液晶材料光學特性密度泛函理論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6年

6 李暉;電控液晶多譜成像關鍵技術(shù)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王昕;液晶光調(diào)制器特性應用與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8 安慶大;中位-四-(對酰氧基苯基)卟啉液晶材料的制備、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9 劉超;提高液晶自適應光學系統(tǒng)校正速度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10 陳敏智;液晶材料的結(jié)構(gòu)與動力學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群;含膽甾基元的聚碳酸酯液晶材料的合成與表征[D];東北大學;2014年

2 孫婷;基于(-)-茨醇的液晶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3 韓魯娟;含薄荷基的手性液晶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4 季瑋;特種液晶及其光場調(diào)控器件[D];南京大學;2016年

5 夏剛;機械偏轉(zhuǎn)角對液晶濾波器輸出性能影響的研究[D];上海工程技術(shù)大學;2016年

6 杜靜;液晶微帶無源器件的特性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7 楊燕;新型偕氟烷基雙環(huán)己烷液晶材料的合成及性能評價[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8 劉志杰;聚酰亞胺液晶垂直取向劑的制備與表征[D];四川大學;2007年

9 張麗紅;纖維素膽甾型液晶的制備及其性能[D];青島科技大學;2012年

10 張磊;膽甾型液晶用于體溫精密測量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212975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12975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3ae6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