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稀土摻雜光纖放大器的研究
本文選題:啁啾脈沖放大 切入點:全光纖結(jié)構 出處:《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超短激光放大器是激光領域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特別是基于稀土摻雜離子的超短光纖放大器,有著體積小、結(jié)構緊湊、泵浦效率高、散熱性好等等優(yōu)點。尤其是工作在1.5μm波段的摻鉺光纖放大器,有著人眼安全的特點,在科學研究中廣泛應用于高功率產(chǎn)生、太赫茲生成、精密光譜控制等方面,在激光雷達、激光測距、遙感、環(huán)境檢測、高精度檢測、醫(yī)療設備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研究。此外,經(jīng)過簡單的倍頻,高功率超短脈沖摻鉺光纖激光系統(tǒng)可以將輸出波長擴展到800nm附近,利用傳統(tǒng)的鈦寶石激光系統(tǒng)的成熟器件,實現(xiàn)對輸出激光的精密操控。本論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一種新型的放大技術——分離脈沖放大技術,實現(xiàn)了一個高功率的摻鉺光纖激光器。利用45。角切割的釩酸釔晶體組設計了一種新型的方案,使不同偏振態(tài)的脈沖在空間上進行分離,有效減小不同偏振態(tài)脈沖之間的非線性耦合。在實驗上驗證了脈沖分離的過程,獲得了平均功率為2W的高功率脈沖輸出。利用4.5m長的單模光纖對放大后的平均功率為650mW脈沖進行了壓縮,再用一塊周期極化鈮酸鋰晶體對其進行倍頻,獲得了平均功率為110mW的780nm激光脈沖,脈沖的寬度為95.7fs。2.基于啁啾脈沖放大技術,研制了全光纖結(jié)構的超短脈沖放大系統(tǒng)。采用非線性旋轉(zhuǎn)鎖模技術,搭建了光纖振蕩器。分別使用了單模摻鉺光纖以及鉺鐿共摻的增益光纖來對脈沖進行預放大和主放大,使用色散補償光纖實現(xiàn)了脈沖的展寬,使用普通單模光纖對脈沖進行壓縮。通過在脈沖展寬和壓縮過程中改變色散光纖的插入量對光譜畸變進行了有效的控制,獲得了最高功率為1.81W,脈沖寬度為420fs的超短脈沖輸出。最后利用周期極化的鈮酸鋰晶體對放大激光脈沖進行倍頻,將激光波長拓展到近紅外的780nm附近,光譜寬度達到llnm。
[Abstract]:Ultrashort laser amplifiers are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 laser field, especially the ultrashort fiber amplifiers based on rare earth doped ions have small size, compact structure and high pump efficiency. Especially the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 which works at 1.5 渭 m b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eye safety. It is widely used in high power generation, terahertz generation, precision spectrum control and so on in the field of laser radar, in scientific research, especially in the fields of high power generation, terahertz generation, precision spectrum control and so on. Laser ranging, remote sensing, environmental detection, high precision detection, medical equipment and other fields have been widely used and studied. In addition, after a simple frequency doubling, The high power ultrashort pulse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system can extend the output wavelength to the vicinity of 800nm, using the mature devices of the traditional Ti: sapphire laser system. The main results of this thesis are as follows: 1. Based on a new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 the separation pulse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 A high power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is realized. A new scheme is designed by using 45. angle-cut yttrium vanadate crystal set to separate pulses with different polarization states in space. The nonlinear coupling between pulses with different polarization states is reduced effectively. The process of pulse separation is verified experimentally. A high power pulse output with an average power of 2W is obtained. The amplified average power 650mW pulse is compressed by a 4.5m long single-mode fiber, and then a periodically polarized lithium niobate crystal is used to double the frequency of the pulse. 780nm laser pulse with average power of 110mW is obtained, the pulse width is 95.7fs.2. based on 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 an ultrashort pulse amplification system with all-fiber structure is developed. The nonlinear rotation mode-locking technique is used. The single-mode erbium-doped fiber and erbium-ytterbium co-doped gain fiber are used to preamplify and master amplify the pulse, and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fiber is used to widen the pulse. The pulse is compressed by ordinary single-mode fiber. The spectral distortion i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changing the insertion of dispersive fiber during pulse broadening and compression. An ultrashort pulse with a maximum power of 1.81 W and a pulse width of 420fs is obtained. Finally, the frequency doubling of the amplified laser pulse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periodically polarized lithium niobate crystal. The wavelength of the laser is extended to near the near infrared 780nm, and the spectral width is up to llnm.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7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遲榮華,胡姝玲,呂可誠,呂福云;前途光明的寬帶混合光纖放大器[J];激光雜志;2001年04期
2 卓仲暢,秦莉,張玉書;光纖放大器的進展[J];吉林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1年04期
3 程黎明;光纖放大器技術發(fā)展前景可期[J];世界產(chǎn)品與技術;2001年04期
4 馬繼梅;光纖放大器及其應用[J];中國有線電視;2002年02期
5 ;中興光電子申請的《高技術產(chǎn)業(yè)化光電子專項項目—光纖放大器》項目已獲國家計委批準入選[J];中國有線電視;2002年14期
6 蒙紅云,袁樹忠,董新永,武志剛,周廣,高偉清,董孝義;S-波段光纖放大器及其研究進展[J];光電子·激光;2002年02期
7 楊建虎,戴世勛,胡麗麗,姜中宏;光纖放大器應用及研究進展[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03年05期
8 廖先炳,李蔚;正在崛起的新型光纖放大器——拉曼光纖放大器[J];世界產(chǎn)品與技術;2003年09期
9 戴世勛,張軍杰,楊建虎,徐時清,汪國年;摻鉺碲基光纖放大器最新研究進展[J];光纖與電纜及其應用技術;2004年04期
10 胡興軍 ,屈平;發(fā)展中的光纖放大器技術[J];有線電視技術;2004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青麗;;光纖通信中的摻雜光纖放大器[A];四川省通信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楊春波;冷進勇;陸啟生;;光纖放大器中的熱效應分析[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薛飛;邱昆;崔炳華;李中桂;李月卉;;寬帶混合光纖放大器的研究[A];全國第十一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二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3)論文集[C];2003年
4 侯靜;肖瑞;陳子倫;張斌;;高頻率、高精度光纖放大器位相傳感系統(tǒng)[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5 夏貴進;段景漢;謝小平;;光纖放大器中增益光纖的進展研究[A];全國第十一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二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3)論文集[C];2003年
6 蘇蕊;徐東明;;具有采用鎖定放大功能的光纖放大器設計[A];第十二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7 杜文博;朱家健;冷進勇;周樸;許曉軍;舒柏宏;;一種新穎的有效抑制受激布里淵散射效應的多波長窄線寬光纖放大器[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大會摘要集[C];2011年
8 張曉;宋晏蓉;李輝輝;張鵬;田金榮;張新平;;摻鐿雙包層光纖放大器的理論計算[A];2010年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0年
9 蘇必達;孫文峰;趙長明;楊蘇輝;;摻Y(jié)b~(3+)光纖放大器的理論設計[A];2004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2005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廣西光學學會成立20周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雷建設;黃肇明;賈潞華;呂國偉;郭振華;;雙包層光纖放大器理論模型[A];全國第十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一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1)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吳映紅;光纖放大器的寬帶化[N];中國電子報;2001年
2 宋躍 王祥明;超寬帶光纖放大器示范項目進展順利[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3年
3 浙江 吳中慶 金駿飛;有線電視1550nm系統(tǒng)中光纖放大器的原理及維護[N];電子報;2012年
4 趙春生 劉立成 梁旭;武漢誕生喇曼光纖放大器[N];湖北日報;2003年
5 顧友;最稀少的稀土元素——銩[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冷進勇;窄線寬光纖放大器的理論和實驗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2 雷建設;光纖放大器中一些問題的研究[D];上海大學;2001年
3 常軍;稀土摻雜光纖放大器中光放大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4 蒙紅云;超寬帶光纖放大器理論與實驗研究[D];南開大學;2003年
5 胡智勇;寬帶光纖放大器技術與光通信光源技術[D];天津大學;2004年
6 周雷;高功率Er/Yb共摻光纖放大器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7 李炳新;新型聚合物光纖放大器的研究[D];燕山大學;2004年
8 肖瑞;主振蕩功率放大器方案光纖激光相干合成技術[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9 嚴昆侖;稀土摻雜光學增益器件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宇波;光纖放大器中啁啾組合孤波傳輸特性的研究[D];山西大學;2009年
2 史洪印;塑料光纖放大器的研究[D];燕山大學;2002年
3 方方;可變參量光纖放大器中啁啾類孤波傳輸特性的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4 王紅燕;光纖放大器中的自相似傳輸[D];山西大學;2012年
5 彭以新;摻鐿脈沖光纖放大器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2年
6 王海東;鉺鐿共摻光纖放大器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7 姜濤;光纖放大器的研究與應用[D];吉林大學;2004年
8 高偉清;超寬帶光纖放大器的研究[D];南開大學;2003年
9 王松柏;光纖放大器中寬帶脈沖傳輸特性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10 杜文博;基于譜線操控的窄線寬光纖放大器受激布里淵散射效應抑制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872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687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