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2002年春教學情況簡介
本文關鍵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路與電子電路”課程2002年春教學情況簡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第24卷 第5期2002年10月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JOURNALOFEEE
Vol.24 No.5Oct.2002
文章編號:1008-0686(2002)05-0018-04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路與電子電路”課程
2002年春教學情況簡介
寧元中,夏健剛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摘 要:介紹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電路理論”、“模擬電子電路”和“,??“經(jīng)典電磁學理論”和數(shù)學系“常微分方程”??“線性代數(shù)”的電類專業(yè)導向和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9小時的教學錄像等)。MIT在電類基礎課教學中所采用的這些獨特做法和成功經(jīng)驗,、教材創(chuàng)新和教學管理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關鍵詞:電路;電子電路;先修課程;教學錄像
BriefIntroductiontotheCourseArrangement
ofCircuitsandElectronics-Spring2002MIT
NINGYuan-zhong,XIAJian-gang
(CollegeofElectricalInfo.,SichuanUniv.,ChengduSichuan610065,China)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teachingactivitiesofthecourse“CircuitsandElectronics2Spring2002,whichthedomesticeducatorscanuseforreference,includingthefresharrangementofclassicalMIT”
teachingmaterialsofcircuittheoryandelectronics,thephysicalandmathematicalfoundationsthatprereq2uisitesprovided,andsupplementarynine2hourlongvideotutorialsavailableintheMITlibraryandontheweb.
Keywords:circuits;electronics;prerequisites;videotutorials
0 引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EECS)按照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劃分了6個較為獨立的學科研究方向:(1)系統(tǒng)、通信、控制和信號處理;(2)計算機科學;(3)電子學、計算機及其系統(tǒng);(4)電能及電磁系統(tǒng);(5)材料和器件;(6)生物電磁工程。目前該校有30%的本科學生在該系就讀,他們中的一些學生今后可能在這6個學科研究方向上發(fā)展,或者將在這些領域的交叉學科內(nèi)進一步深造;
而另一些學生則可能會轉入其他領域工作和學習。該系為本科學習設置有3門技術基礎平臺:
(1)61001:計算機程序的結構和解釋(StructureandInterpretationofComputerPrograms);
(2)61002:電路與電子電路(CircuitsandElec2tronics);
(3)61003:信號與系統(tǒng)(signalsandSystems)。在這3門課程中,基本電路理論與電子電路課程的教學,自上世紀70-80年代起進行了比較大的變革以來,目前,雖然在教學中也普遍使用了
收稿日期:2002年7月30日 本文為四川大學新世紀高等教育教改工程基金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寧元中(1946-),男,教授,美國數(shù)學協(xié)會(AMS)《數(shù)學文摘(MR)》評論員(Reviewer)。主要研究方向:電網(wǎng)絡理論、非線性系統(tǒng)理論
及其仿真、信號與系統(tǒng)基礎理論以及電類專業(yè)平臺課程的教學研究。主要著作:《電力諧波》,《確定信號與線性系統(tǒng)分析基礎》等。
第24卷第5期 寧元中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路與電子電路”課程2002年春教學情況簡介 19
PSpice等便于操作的模擬工具和MATLAB等數(shù)據(jù)
可視化數(shù)學軟件,但是就基本電路理論與電子電路課程教學的內(nèi)容和形式而言,如何使這2門課程適應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如何配合專業(yè)的設置和后續(xù)課程的需求,仍然是受到大家深切關注的問題。
本文將通過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EECS)“電路與電子電路”課程2002年春的教學安排和先修課程的介紹,以期能對
講課日期
5L1 2??6R1 2??7L2 2??8R2 2??
2??1112L32??3L154 2??
2??1819L5 2??20R5 2??
講課內(nèi)容
KVL和KCL
答疑實驗
閱讀章節(jié)
1,211,213
并聯(lián)、串聯(lián)電阻和分壓器
節(jié)點法節(jié)點法(例)
答疑
、非線性電阻和小信號
法定假日
答疑答疑
數(shù)字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布爾邏輯
答疑答疑答疑
213,215,218311,313311,313
315,317
44
我國當前正在進行的“電路”與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1時間安排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EECS),2002年春“電路與電子電路”課程集中講述了:集中參數(shù)電路的基本理論,電阻元件和電阻網(wǎng)絡,獨立電源和受控源,開關電路和MOS器件,數(shù)字電路的基本理論,儲能元件,一階、二階動態(tài)網(wǎng)絡,時域、頻域設計方法,模擬電路和數(shù)字電路及其應用等內(nèi)容,幾乎涵蓋了國內(nèi)“電路理論”、“模擬電子電路”和“數(shù)字電子電路”3門傳統(tǒng)課程的主要內(nèi)容。MIT本期該課程使用的教材為該系的自編講義,共17章和3個附錄;共安排有24次大課(Lec2ture),每周2次每次1小時,并與大課交替地安排了23次小課Recitation),也是每周2次每次1小
566
21OS開關電路和NMOS邏輯電路L6 2??
22OS開關電路和NMOS邏輯電路R6 2??
2??2526L7 2??27R7 2??28L8 2??1R8 3??
3??45L9 3??6R9 3??7L10 3??8R10 3??
3??1112L11 3??13R11 3??14L12 3??15R12 3??
3??1819L13 3??20R13 3??21L14 3??22R14 3??
PWM D??A轉換器RC網(wǎng)絡及其階躍響應RC網(wǎng)絡及其階躍響應
答疑
受控源和放大器測驗1(1小時)
MOS放大器MOS放大器
77
答疑216
實驗1
偏置和小信號分析偏置和小信號分析小信號電路模型小信號電路模型
實驗1實驗1實驗1實驗1答疑答疑答疑
9,109,1010161016717,8717,888
時;還在2月5日到5月16日共15周的行課期間
內(nèi),每周安排有2~3次(有實驗除外)教輔人員對學生的單獨(分組)輔導和答疑(tutorial)。該課程全期共布置課外作業(yè)11次,共有基本題目21題和綜合題目35題,其中部分習題希望學生能用MATLAB求解和繪圖,每次作業(yè)上交后公布的題解共有A4紙160多頁。該課程還設有4個實驗:(1)戴維南、諾頓等效和邏輯門電路;(2)MOSFET反向放大器和一階電路;(3)二階網(wǎng)絡;(4)音頻回放系統(tǒng)。實驗室對學生是開放式服務的。行課期間排有每次1小時的4次階段測驗,期末考試為3小時。另外,還要求所有注冊學生在授課時間外在圖書館或在校園網(wǎng)上觀看長達9小時的教學錄像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電路與電子電路”課程2002年春教學日MIT
程見下表(表中L指大課,R指小課):
脈沖,單位沖激響應單位沖激響應(例)
答疑答疑答疑
測驗2(1小時)
CMOS電路、NMOS邏輯電路中
的能量與功率
CMOS電路(例)
1212
春 假
4??12L15 4??3R15 4??
LC網(wǎng)絡及其零輸入響應RLC網(wǎng)絡及其零輸入響應
實驗2實驗2
1311
實驗21312,1314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4卷20
答疑實驗
講課日期講課內(nèi)容閱讀章節(jié)
4LC網(wǎng)絡及其單位階躍??沖激響應實驗21315,13112L16 4??
5RLC網(wǎng)絡及其單位階躍??沖激響應實驗21315,13112R16 4??
4??89L17 4??10R17 4??11L18 4??12R18 4??
4??516L19 4??17R19 4??18L20 4??19R20 4??
4??2223L19 4??24R19 4??25L20 4??26R20 4??
4??2930L19 4??1R19 5??2L20 5??3R20 5??
5??67L21 5??8R21 5??9L22 5??10R22 5??
5??1314L23 5??15R23 5??16L24 5??
AM無線電應用(例)MOS差動放大器
答疑
正弦穩(wěn)態(tài)與頻率響應正弦穩(wěn)態(tài)與頻率響應
阻抗與導納阻抗與導納法定假日3()
RLCQ值
定不允許用其它的先修課程替代。這種對先修課程
規(guī)定強制性要求的原因很明確,因為沒有這些扎實的物理知識和數(shù)學知識的儲備,學生就不可能將主要精力集中在電路理論和電子電路的分析與綜合的學習上,而且“常微分方程”??“線性代數(shù)”課程已為學生使用MATLAB奠定了基礎。
“電MIT的物理系為電類專業(yè)開設的物理課程
磁學”??,而是要求學,來認識客觀世界和理。在該課程的內(nèi)容中涉及到從減反膜太陽鏡、電話、電機、無線電、有線電視、心電圖、起搏器、金屬探測器、電子樂器、磁懸浮、子彈頭列車,到射電望遠鏡、干涉儀、粒子加速器、超導、閃電、極光、彩虹、日暈月暈、夕陽、藍天、多普勒效應、超新星、雙星、中子星和黑洞等許多現(xiàn)代科技知識。
數(shù)學系為電類專業(yè)開設的“常微分方程”課程則要求學生掌握10項基本技能:(1)建立簡單系統(tǒng)的一階微分方程模型;(2)使用MATLAB計算一階微分方程的數(shù)值解并將數(shù)據(jù)可視化;(3)用積分因子法(變動任意常數(shù)法)求解一階線性微分方程;(4)復數(shù)的直角坐標形式與指數(shù)形式間的互換;(5)對輸入為指數(shù)函數(shù)與多項式乘積的具有非零初始值的二階常系數(shù)微分方程求解,當輸入為指數(shù)函數(shù)(或正弦函數(shù))時計算輸出的幅度和相位;(6)計算傅立葉系數(shù)(三角式和指數(shù)式),用傅立葉級數(shù)計算常系數(shù)線性微分方程的周期解;(7)掌握各類時域信號的拉氏變換描述,使用部分分式法計算系統(tǒng)的初始值問題,計算系統(tǒng)的單位階躍響應和單位沖激響應;(8)計算特征值、特征向量和矩陣函數(shù),并用來解決一階、二階微分方程描寫的線性系統(tǒng)的初始值問題;(9)繪制二階自治系統(tǒng)的相圖;(10)確定非線性二階自治系統(tǒng)的定性性質。
數(shù)學系為電類專業(yè)開設的“線性代數(shù)”課程的內(nèi)容雖是傳統(tǒng)的,其所強調(diào)的是線性代數(shù)的基本理論,但是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如何利用MAT2LAB去實現(xiàn)各種矩陣運算,并且了解這些矩陣運算在電類專業(yè)中的各種應用。
答疑答疑
14,B,C14,B,C14,B,C14,B,C
1515
時域響應←→頻率響應
實驗3
運放,放大器由運放構成放大器加法,減法,積分和微分器由運放構成濾波器
實驗3實驗3實驗3實驗3
1611-41611-41615-7,1615-7,答疑答疑答疑
特殊運放電路正反饋與振蕩器測驗4(1小時)
實驗4
二極管二極管與RC網(wǎng)絡二極管與LC網(wǎng)絡二極管與運放電路
實驗4實驗4實驗4實驗4答疑答疑答疑
171714
電力電子學(簡介)
特邀講座期末考試(3小時)
2 電路與電子電路的先修課程
“電路MIT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規(guī)定修讀與電子電路”課程的注冊學生,必須完成的先修課為由物理系開設的“電磁學”??“經(jīng)典電磁學理論”和由
數(shù)學系開設的“常微分方程”??“線性代數(shù)”,而且還規(guī)
3 電路與電子電路的補充教學錄像
“電路與電子電路”課程,MIT在2002年春的
還要求注冊學生在規(guī)定的授課時間之外,必須自行
第24卷第5期 寧元中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路與電子電路”課程2002年春教學情況簡介 21
在圖書館或校園網(wǎng)上觀看由PaulGray教授講授的長達9小時的教學錄像片,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教學錄像的片斷見圖1)。該教學錄像片內(nèi)容的10個部分為:(1)節(jié)點分析法,(2)復數(shù)運算,(3)圖解法分析三極管放大器,(4)小信號分析,(5)正弦穩(wěn)態(tài)分析,(6)諧振,(7)運算放大器,(8)伯德圖,(9)動態(tài)線性電路,(10)電流源模型(補遺)。在教學錄像中“板PaulGray教授保留了最傳統(tǒng)的講課方式中的書”,只不過用筆和水平放置的零號圖紙?zhí)娲藗鹘y(tǒng)
的板書工具——
粉筆和黑板。讓學生在觀看Paul
Gray教授的教學錄像片時,隨著PaulGray教授的講解、繪圖和書寫很自然地產(chǎn)生一種正在接受Paul
這種用課程的教學錄像Gray教授單獨輔導的感覺。
片作為課堂教學補充的手段,既充分利用了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等先進教學工具,又遵循了課堂教學自身的規(guī)律,從而使得MIT課程,、實驗和作業(yè)偏。
圖1 2002年春MIT“電路與電子電路”教學錄像(片斷)
4 結論
“電路與電子電路”在授課的時間的安排上和
MIT的許多本科課程一樣,都采用上課時間短(每次1小時,而國內(nèi)一般每次用2~3個45(或50)分鐘但密度大(每周大、小課各2次),同時還穿插有實驗講座、單獨輔導和答疑等師生直接交流的環(huán)節(jié),再加上課外教學錄像,這樣就精心地為學生營造了一種必須投入所有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的氣氛。從“電路與電子電路”行課的實踐還表明,先修課MIT
程的教與學的質量是“電路與電子電路”教學成功的基本保證。該系明確規(guī)定主修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的學生在學習“電路與電子電路”前,一定要具備“電磁學理論”、“常微分方程”和“線性代數(shù)”方面的基礎知識。該校還要求學生必須先修由物理系和數(shù)學系專門為主修電氣工程類專業(yè)的學生開設的“電
磁學”??“經(jīng)典電磁學理論”和“常微分方程”??“線性代
數(shù)”課程,而且規(guī)定不允許用其它先修課程代替。要求先修的物理課程和數(shù)學課程,除了內(nèi)容要以電類專業(yè)導向外,還特別強調(diào)要利用MATLAB去實現(xiàn)各種算法和了解它們在電類課程中的應用,當然這就要求任課教師不僅要講授抽象的邏輯思維,要闡明這些基本原理的物理意義和幾何意義,而且要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對一些接近實際應用的題目進行數(shù)值運算或計算機模擬,也就是說要盡力做到基本原理可視化和基本運算可操作化。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素質的關鍵所在。參考文獻:
[1] Information,Outline,LabsandHomework.Circuitsand
Electronics2Spring2002,EECE,MIT.Feb.,2002
[2] Videotutorials.CircuitsandElectronics2Spring2002,EECE,
MIT.Feb.,2002
博泰典藏網(wǎng)btdcw.com包含總結匯報、外語學習、高中教育、經(jīng)管營銷、農(nóng)林牧漁、資格考試以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_電路與電子電路_課程2002年春教學情況簡介等內(nèi)容。
本文關鍵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路與電子電路”課程2002年春教學情況簡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37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2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