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子信息論文 >

液冷薄片激光器及其熱管理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03 01:00

  本文關鍵詞:液冷薄片激光器及其熱管理技術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激光器 薄片激光器 液體冷卻 熱效應 熱管理 波前畸變


【摘要】:高平均功率、高光束質量的固體激光器是當前激光技術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然而由于泵浦光源和冷卻介質的共同作用,直接導致固體激光介質內(nèi)部產(chǎn)生溫度梯度分布,進而產(chǎn)生熱透鏡、應力雙折射等熱效應問題,嚴重制約了高平均功率、高光束質量固體激光器的發(fā)展。為了解決固體激光器的熱效應問題,本文設計了一種液冷薄片激光器并重點對其熱管理技術進行了研究,為減小輸出光斑的偏移和提高激光輸出的均勻性,兩薄片激光介質呈對稱的“八”字形布儒斯特角放置在被冷卻液充滿的諧振腔中,利用液體的流動性加快固體激光介質中無用熱地導出,避免廢熱累積,從而實現(xiàn)高效的熱管理。本文首先論述了高功率固體激光器的研究背景及意義,介紹了國內(nèi)外的發(fā)展現(xiàn)狀以及最新的研究報道;詳細介紹了固體激光器、液體激光器在熱管理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并對新型液體激光器進行了重點介紹;簡單介紹了固體激光介質Nd:YAG的四能級結構;詳細闡述了計算流體動力學的求解步驟,并介紹了控制方程和三種數(shù)值模擬計算方法,進行了三維物理建模和網(wǎng)格劃分,獲得了高質量的網(wǎng)格輸出;根據(jù)流體動力學原理建立了液冷薄片激光器增益區(qū)的熱-流-固耦合模型,并對其進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增益區(qū)溫度場及速度場的分布情況,根據(jù)增益區(qū)的溫度場分布,計算了液冷條件下增益區(qū)的光程差分布。增益區(qū)總光程差的峰谷值為1.09λ,分布較為均勻,熱致波前畸變對光束質量影響較小。實驗過程中,測定了冷卻液的色散曲線及溫度折射率系數(shù);設計了布儒斯特角放置的液冷薄片激光器構型,采用LDA側面泵浦并獲得了1064nm波長的激光輸出;對該構型激光器的耦合效率、斜率效率以及輸出激光的光譜特性進行了測試。當泵浦能量為2.93J時,獲得了615mJ的激光輸出,斜率效率23%,光光轉換效率21%。在10Hz重復泵浦頻率下,不穩(wěn)定度為1.27%,說明該構型激光器有良好的熱管理性能。本文對液冷薄片激光器的激光輸出能力和熱管理能力進行了研究,為發(fā)展高功率、高光束質量固體激光器提供了思路。
【關鍵詞】:激光器 薄片激光器 液體冷卻 熱效應 熱管理 波前畸變
【學位授予單位】:長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N248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23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9
  • 1.2 半導體激光器泵浦的優(yōu)勢9-10
  • 1.3 固體激光器熱效應產(chǎn)生原因10-11
  • 1.4 高平均功率激光器的發(fā)展現(xiàn)狀11-19
  • 1.4.1 棒狀激光器12-13
  • 1.4.2 板條激光器13-15
  • 1.4.3 碟片激光器15-16
  • 1.4.4 熱容激光器16-17
  • 1.4.5 液體激光器17-18
  • 1.4.6 新型液體激光器18-19
  • 1.5 主要研究內(nèi)容19-23
  • 第二章 固體激光器及計算流體動力學理論基礎23-39
  • 2.1 固體激光器熱效應類型23-24
  • 2.2 固體激光器泵浦方式24-25
  • 2.3 Nd:YAG能級結構25-26
  • 2.4 微分控制方程26-30
  • 2.4.1 質量守恒方程27
  • 2.4.2 能量守恒方程27-28
  • 2.4.3 動量守恒方程28-30
  • 2.5 數(shù)值計算方法30-35
  • 2.5.1 有限差分法30-32
  • 2.5.2 有限元法32-33
  • 2.5.3 有限體積法33-35
  • 2.6 湍流模型35-37
  • 2.7 小結37-39
  • 第三章 網(wǎng)格劃分與求解計算39-57
  • 3.1 計算流體動力學求解過程39-40
  • 3.2 增益區(qū)物理建模40-41
  • 3.3 模型網(wǎng)格劃分41-48
  • 3.3.1 網(wǎng)格類型41-42
  • 3.3.2 Y-Block和O-Block42-44
  • 3.3.3 生成網(wǎng)格44-48
  • 3.4 模擬仿真計算48-55
  • 3.4.1 用戶自定義函數(shù)49
  • 3.4.2 數(shù)據(jù)類型49-50
  • 3.4.3 求解器設置50-52
  • 3.4.4 求解步驟52-55
  • 3.5 小結55-57
  • 第四章 液冷薄片激光器熱效應研究57-75
  • 4.1 液冷薄片激光器結構57-58
  • 4.2 冷卻液溫度折射率系數(shù)測定58-60
  • 4.3 固液熱傳導模型60-62
  • 4.4 增益區(qū)流場分析62-65
  • 4.5 光程差計算65-69
  • 4.6 激光實驗69-73
  • 4.7 小結73-75
  • 總結75-77
  • 參考文獻77-82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82-83
  • 致謝8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宗楠;李芳琴;韓琳;彭欽軍;崔大復;許祖彥;于浩海;張懷全;王繼揚;;4.6-W compact and efficient NdAl_3 (BO_3)_4 thin-disk laser[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1年11期

2 許正;李密;李春領;王亞麗;;二極管抽運流動無機液體激光器出光實驗研究[J];光學學報;2010年09期

3 周壽桓;趙鴻;唐小軍;;高平均功率全固態(tài)激光器[J];中國激光;2009年07期

4 任國光;;高能激光武器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08年09期

5 王春雨;朱小磊;陸雨田;;LD側面泵浦固體激光器泵浦光分布模擬[J];光子學報;2007年06期

6 裴正平;唐淳;涂波;姚震宇;蔣建鋒;;Nd:YAG薄片激光器熱致波前畸變[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6年10期

7 任國光,黃裕年;戰(zhàn)術高能激光武器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未來[J];激光與紅外;2002年04期



本文編號:113391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13391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98d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