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D法制備ITO薄膜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HCD法制備ITO薄膜的研究
【摘要】:針對全球能源短缺、污染嚴重問題日益嚴重,節(jié)能環(huán)保將是未來全球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在照明領域,半導體照明即發(fā)光二極管,也叫LED (Light emitting diode),作為新型照明產品,有著節(jié)能、環(huán)保、壽命長等優(yōu)點,正日益受到廣泛關注。在諸多LED材料中,GaN基LED因其特有的禁帶寬度而得到廣泛應用。而ITO薄膜(Indium tin oxide)因其兼具導電和透光的特性被廣泛的作為GaN基LED的電流擴展層。因此,本文以基于GaN基LED的ITO薄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空心陰極放電(HCD)法制備的ITO薄膜的特性并探討了不同特性的ITO薄膜對GaN基LED的光電性能的影響。首先,本文研究了ITO薄膜的機理、應用及發(fā)展現(xiàn)狀及不同的制備方法制備出的ITO薄膜的特性間的差異;分析了ITO薄膜各項性能的測試方法以及作為GaN基LED電流擴展層的要求:兼具導電、透光、良好的歐姆接觸特性和具備與其它膜層有著良好的披覆性。其次,研究了HCD法(空心陰極放電法)及HCD設備的基本原理。本文采用HCD法制備出不同退火條件下的ITO薄膜,并對所有制備出的ITO薄膜的厚度及退火條件對光電性的影響進行總結分析,分析出制備1TO最合理的薄膜厚度及最佳退火條件。并且通過改變沉積速率及氧氣、氬氣流量的方式,總結出在不同條件下制備的ITO薄膜對GaN基LED光電性的影響結果。最后,為了驗證所分析出的實驗數(shù)據(jù)有效性和最優(yōu)性,本文研究比較了HCD法制備的ITO薄膜與傳統(tǒng)E-Beam法制備ITO薄膜的性能差異,并結合HCD法制備ITO薄膜的相關披覆性,進而得出使GaN基LED光電性能達到最佳的ITO薄膜。
【關鍵詞】:ITO薄膜 GaN基 LED 光電性能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N304.05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1 緒論9-13
- 1.1 ITO的發(fā)展現(xiàn)狀9-10
- 1.2 ITO的結構與機理10-12
- 1.3 ITO的應用12-13
- 2 ITO薄膜制備及測試方法13-24
- 2.1 ITO薄膜制備方法13-16
- 2.1.1 磁控濺射法13-14
- 2.1.2 真空蒸發(fā)法14-16
- 2.2 空心陰極放電離子鍍原理16-19
- 2.2.1 低壓氣體放電理論16-17
- 2.2.2 HCD法原理及HCD設備17-19
- 2.3 ITO薄膜的測試方法19-24
- 2.3.1 方塊電阻(Rs)的測試19-20
- 2.3.2 穿透率T%的測試20-21
- 2.3.3 ITO薄膜厚度測試方法21-22
- 2.3.4 ITO薄膜微觀形貌測試22-24
- 3 HCD法制備ITO薄膜24-36
- 3.1 GaN基LED結構24-25
- 3.1.1 GaN基LED制造流程24-25
- 3.1.2 GaN基LED重要性能參數(shù)25
- 3.2 不同厚度ITO薄膜性能差異25-27
- 3.3 不同退火條件對ITO性能影響27-31
- 3.3.1 ITO薄膜退火作用27-28
- 3.3.2 不同退火條件對ITO薄膜性能影響28-31
- 3.4 不同蒸發(fā)條件對ITO薄膜影響31-36
- 4 HCD法制備ITO薄膜與E-Beam法制備ITO薄膜性能差異及其披覆性研究36-44
- 4.1 HCD法制備ITO薄膜與E-Beam法制備ITO薄膜性能差異36-37
- 4.2 HCD法制備ITO薄膜披覆性研究37-44
- 4.2.1 HCD法制備ITO薄膜披覆異常分布37-40
- 4.2.2 HCD法制備ITO薄膜搭配問題解決40-42
- 4.2.3 HCD法制備ITO薄膜搭配問題其他解決方案42-44
- 結論44-45
- 參考文獻45-48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48-49
- 致謝49-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顯厚;;全國首屆薄膜技術學術討論會[J];儀器制造;1982年04期
2 電子部激光情報網(wǎng)真空薄膜技術調研組;;真空薄膜技術調研報告[J];激光與紅外;1987年07期
3 曾樂勇;;薄膜的納米世界[J];光機電信息;2008年12期
4 聞立時;等離子體科學技術應用專題系列介紹 第八講 氣體放電等離子體在薄膜技術上的應用[J];物理;1987年03期
5 金原粲,王大春;薄膜制作技術的現(xiàn)狀[J];壓電與聲光;1989年01期
6 Yoshiaki Takeda;楊鎮(zhèn)夷;;厚膜與薄膜技術的進展[J];光電子學技術;1982年03期
7 賓連弟;;薄膜技術在發(fā)光材料上的應用[J];真空電子技術;1986年01期
8 ;微波功率管中的薄膜工藝[J];電子管技術;1967年02期
9 錢大憨;賈嘉;陳柳煉;劉福浩;劉飛;張立瑤;葉柏松;李向陽;;光電器件薄膜附著力評價方法的研究進展[J];紅外;2011年01期
10 薛文進 ,陳國平;平板顯示器中的薄膜技術[J];電子器件;1989年Z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蘭眾;李燕;劉云杰;鄧宏;;鐵電超晶格薄膜[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Ⅲ[C];2004年
2 范翊;李亞君;蔣大鵬;張立功;王子君;呂安德;;聚酞菁硅氧烷Langmuir-Blodgett薄膜的制備與特性研究[A];第二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3 熊玉卿;王多書;羅崇泰;馬勉軍;;多波長激光告警及防護薄膜技術[A];中國真空學會2006年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6年
4 楊樹本;徐玉江;;連續(xù)沉積硫化鋅薄膜技術及設備的研制[A];2005'全國真空冶金與表面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林藝敏;江紹基;;薄膜技術在太陽能利用技術中的應用[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大會摘要集[C];2011年
6 ;TFC’07全國薄膜技術學術研討會會議日程[A];TFC'07全國薄膜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楊傳仁;張繼華;婁非志;余為國;莫尚軍;張琴;陳宏偉;;薄膜無源集成技術及其應用[A];TFC’09全國薄膜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TFC’07全國薄膜技術學術研討會[A];TFC'07全國薄膜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劉興悅;干蜀毅;陳長琦;朱武;;薄膜均勻性的研究分析[A];中國真空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10 施衛(wèi);侯磊;;超聲熱解法制備SnO_2:F薄膜加熱管及其性能研究[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Ⅲ[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清岳;新一代單層透明薄膜技術[N];電子資訊時報;2007年
2 深訊;亞太薄膜行業(yè)盛會將于深圳強勢亮相[N];中國包裝報;2008年
3 劉芝;薄膜科技及其應用[N];大眾科技報;2000年
4 MEB 記者 石珊珊;光伏產業(yè)未來強勁 薄膜技術優(yōu)勢盡顯[N];機電商報;2011年
5 記者 張麗娜;薄膜太陽能低成本競爭優(yōu)勢不再[N];消費日報;2010年
6 ;鍍金屬薄膜緊逼鋁箔地位[N];中國包裝報;2005年
7 陳曉平;薄膜技術的“推手”[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8年
8 本報記者 嚴凱;后“雙反”時代:薄膜技術是趨勢[N];經(jīng)濟觀察報;2012年
9 佳文;綠色經(jīng)濟加速阻隔包裝業(yè)發(fā)展與變革[N];中國食品報;2009年
10 編譯 康佳媛;“結構型”日漸式微[N];中國紡織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艷華;鈦酸鍶鋇薄膜在金屬銅箔上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2 黃桂芳;無機表面薄膜力學及耐蝕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3 王玫;β-SiC薄膜的低溫沉積及特性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2年
4 龐曉露;氧化鉻薄膜的生長機理及力學性能表征[D];北京科技大學;2008年
5 王永倉;雙高摻雜錳氧化物薄膜的特性研究及薄膜生長的數(shù)值模擬[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6 鐘志成;鉭鈮酸鉀薄膜制備工藝優(yōu)化及非線性光學性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趙磊;脈沖激光沉積納米氧化鈦薄膜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8 曲文超;非晶Al-Mg-B超硬薄膜材料制備與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9 高道江;鉬酸鹽、鎢酸鹽和鈦酸鹽薄膜的軟溶液工藝(SSP)制備技術及性能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10 曹江偉;超高密度磁記錄介質用Fe-Pt薄膜的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舒寧;Zn_3N_2薄膜的制備及光學特性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5年
2 蘇海霞;缺氧型氧化鈦薄膜及其壓敏電阻的電學性能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3 范洪遠;物理氣相沉積(PVD)制備石墨類薄膜[D];大連交通大學;2015年
4 宋平元;離子液體輔助沉積Cu_2ZnSnS_4薄膜[D];蘇州大學;2015年
5 顧磊;MoS_2-C復合潤滑薄膜的制備及摩擦學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6 乜龍威;磁控濺射TiN薄膜疏油疏水性能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5年
7 謝曉康;BST薄膜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8 趙家慧;柴油機活塞表面瞬態(tài)溫度測試用薄膜傳感器的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5年
9 陳皓帆;Cu/CuNi薄膜熱電偶薄膜工藝優(yōu)化與靈敏度研究[D];上海理工大學;2013年
10 鄒世鳳;Bi_2Te_3基薄膜熱電性質與紅外性質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00692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006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