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年會論文集》2014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紋理特征與數學形態(tài)學的高分辨率影像城市道路提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中的信息技術--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年會論文集》2014年
暴雨災害人員損失風險快速預評估模型
扈海波 張艷莉
【摘要】:研究在暴雨災害致災因子強度分析、孕災環(huán)境敏感性評估等基礎上,把人作為主要的承災體,用人口密度來評估風險暴露因子;參照北京地區(qū)暴雨洪澇的歷史災情資料,建立致災因子強度(等效日雨量)與人員損失之間的損失系數估算方程。以"7.21"進行了模型的應用及檢驗分析。"7.21"個例選用的雨量數據是BJ RUC(24h)預報雨量場。檢驗發(fā)現模型估算的"7.21"暴雨人員損失總數在數量級別上與實況比較接近,而基于空間網格的人員損失風險預評結果與實際遇難人員發(fā)現地點在空間分布上基本一致。
【作者單位】: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171402)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973)(2012CB955403)的資助~~
【分類號】:P426.616
【正文快照】:
1.引言暴雨預警是降低災害風險,減免損失的重要途徑。直接從現有的天氣預報中解讀災害性天氣有可能導致的災情及其嚴重程度,以及預估未來時刻可能出現的損失狀況,都是不太可能的.由于對一些災害性天氣的致災能力及災害性后果估計不足,導致應急管理及決策部門在應急服務過程中
下載全文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扈海波;董鵬捷;熊亞軍;軒春怡;;北京奧運期間冰雹災害風險評估[J];氣象;2008年12期
2 扈海波;李京校;潘進軍;;北京地區(qū)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方法與應用[J];氣象;2012年08期
3 扈海波;王迎春;劉偉東;;氣象災害事件的數學形態(tài)學特征及空間表現[J];應用氣象學報;2007年06期
4 扈海波;熊亞軍;張姝麗;;基于城市交通脆弱性核算的大霧災害風險評估[J];應用氣象學報;2010年06期
5 扈海波;董鵬捷;潘進軍;;基于災損評估的北京地區(qū)冰雹災害風險區(qū)劃[J];應用氣象學報;2011年05期
6 馬艷;黃容;于進付;王穎;董海鷹;郭麗娜;李德萍;;青島環(huán)膠州灣地區(qū)暴雨特征及暴雨災害風險分析[J];災害學;2012年04期
7 扈海波;軒春怡;諸立尚;;北京地區(qū)城市暴雨積澇災害風險預評估[J];應用氣象學報;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麗娜;祝青林;;大連主要農業(yè)氣象災害空間化方法及應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0期
2 胡海旭;王文;何厚軍;;基于紋理特征與數學形態(tài)學的高分辨率影像城市道路提取[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8年06期
3 尹圓圓;王靜愛;趙金濤;岳耀杰;馬進;;棉花冰雹災害風險評價——以安徽省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25期
4 劉彩紅;王黎俊;王振宇;林春英;;基于災損評估的青海高原冰雹災害風險區(qū)劃[J];冰川凍土;2012年06期
5 熊亞軍;于平;扈海波;;國內高溫氣候變化事實及其災害特征研究進展[J];干旱氣象;2013年01期
6 尹圓圓;趙金濤;王靜愛;;安徽省棉花冰雹災害風險區(qū)劃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13年07期
7 賀燦花;劉三梅;;雷電參數的差異對廣州市不同區(qū)域雷擊風險評估的影響[J];廣東氣象;2014年05期
8 董鵬捷;王建捷;;北京地區(qū)冰雹災害風險評估模型及風險區(qū)劃[J];暴雨災害;2012年01期
9 王麗娜;祝青林;;大連主要農業(yè)氣象災害空間化方法及應用(英文)[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年09期
10 尹圓圓;王靜愛;趙金濤;岳耀杰;馬進;;棉花冰雹災害風險評價——以安徽省為例(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金濤;王靜愛;尹圓圓;馬進;;中國棉花不同生育期冰雹災害風險評價[A];“中國視角的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扈海波;潘進軍;;北京地區(qū)大霧災害風險評估[A];“中國視角的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扈海波;熊亞軍;張姝麗;;北京地區(qū)大霧災害風險評估[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氣象災害與社會和諧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4 扈海波;潘進軍;;基于空間網格技術的北京地區(qū)雷電災害風險評估與區(qū)劃[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0公共氣象服務政策體制機制和學科建設[C];2011年
5 扈海波;李京校;潘進軍;;北京地區(qū)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方法與應用[A];S13 第十屆防雷減災論壇——雷電災害與風險評估[C];2012年
6 唐為安;田紅;溫華洋;謝五三;王勝;楊元建;;安徽省冰雹災害風險評估模型研究[A];S1 災害天氣研究與預報[C];2012年
7 曹偉華;李青春;;北京地區(qū)霧霾氣候特征及影響因子分析[A];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的創(chuàng)新理論和方法——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集[C];2012年
8 扈海波;潘進軍;;基于空間網格技術的北京地區(qū)雷電災害風險區(qū)劃[A];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的創(chuàng)新理論和方法——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集[C];2012年
9 扈海波;張艷莉;;北京地區(qū)大霧災害風險評估[A];2013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3年
10 袁慧敏;王秀榮;范廣洲;李澤椿;;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qū)暴雨災害影響預評估模型的建立與應用[A];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 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S2災害天氣監(jiān)測、分析與預報[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竇唯;旋轉機械振動故障診斷的圖形識別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荊靈玲;數學形態(tài)學在地面沉降研究中的應用[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鄒晨曦;滬寧高速公路霧災的分布特征與風險評價[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3 張書娟;華東地區(qū)高溫災害風險評估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4 彭正林;基于TIN的地質界面三維形態(tài)分析及應用[D];中南大學;2011年
5 胡金磊;下墊面環(huán)境、微物理過程和雷達資料同化在冰雹云形成演變及數值預報中的作用[D];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2012年
6 毛以偉;武漢短歷時暴雨分析及預報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蔣衛(wèi)國;盛紹學;朱曉華;左偉;;區(qū)域洪水災害風險格局演變分析——以馬來西亞吉蘭丹州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3期
2 黃榮輝,陳際龍,周連童,張慶云;關于中國重大氣候災害與東亞氣候系統(tǒng)之間關系的研究[J];大氣科學;2003年04期
3 孫繼松,梁豐,陳敏,廖曉農;北京地區(qū)一次小雪天氣過程造成路面交通嚴重受阻的成因分析[J];大氣科學;2003年06期
4 孫繼松;舒文軍;;北京城市熱島效應對冬夏季降水的影響研究[J];大氣科學;2007年02期
5 王靜愛;蘇筠;商彥蕊;洪世奇;王志強;劉珍;;中國旱災農業(yè)承災體脆弱性診斷與評價(英文)[J];地球科學進展;2006年02期
6 何金梅;王冬梅;李曉霞;;甘肅省高等級公路沿線大霧天氣氣候特征及其預報服務[J];干旱氣象;2006年01期
7 張光智;卞林根;王繼志;楊元琴;姚文清;徐祥德;;北京及周邊地區(qū)霧形成的邊界層特征[J];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2005年S1期
8 鄧廷權,戴瓊海;關于灰度數學形態(tài)學的表示定理[J];計算機工程;2005年15期
9 扈海波;王迎春;;基于數學形態(tài)學的統(tǒng)計數值離散化圖譜生成[J];計算機工程;2007年21期
10 戴青云,余英林;數學形態(tài)學在圖象處理中的應用進展[J];控制理論與應用;2001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葉戰(zhàn)鋼;胡菊芳;趙冠男;;臺風過程強降水災害對內陸地區(qū)影響預評估技術初步研究——以江西省為例[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3年12期
2 李躍清,余義然,汪寶山;伏旱災害影響中期預評估方法[J];四川氣象;2003年04期
3 汪寶山,呂杰,田宏;伏旱災害的長期預評估方法[J];四川氣象;2003年04期
4 扈海波;張艷莉;;暴雨災害人員損失風險快速預評估模型[J];災害學;2014年01期
5 康相武;吳紹洪;戴爾阜;楊勤業(yè);劉自強;楊佩國;馬新;趙銳鋒;;大尺度洪水災害損失與影響預評估[J];科學通報;2006年S2期
6 鄧世有;方慶文;;平壩縣干旱災害評估和預評估研究[J];貴州氣象;2010年S1期
7 李澤椿;;登陸我國臺風影響預評估模型[J];中國應急管理;2008年08期
8 徐志忠;沈冠蘭;姚小青;葉祝萍;;淺談基層雷擊風險評估工作的技術提升[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亞濱;;黑龍江省雪災強度劃分及其預評估方法的研究[A];中國氣象學會2008年年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應急氣象服務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相關機構
>黑龍江省氣候中心
相關作者
>李亞濱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網數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華大學 84-48信箱 知識超市公司
京ICP證040441號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京)字008號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0595號
訂購熱線: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務熱線: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線咨詢:
傳真:010-6278036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0475號
本文關鍵詞:基于紋理特征與數學形態(tài)學的高分辨率影像城市道路提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9703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