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主體混凝土結構120a使用壽命耐久性對策
本文關鍵詞:港珠澳大橋主體混凝土結構120a使用壽命耐久性對策
更多相關文章: 港珠澳大橋 混凝土結構 耐久性 壽命 設計 質量控制 維護
【摘要】:跨越伶仃洋海域的港珠澳大橋提出了120 a使用壽命的建設目標,如何提高外海、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是工程建設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結合港珠澳大橋工程實踐,在工程建設前期和設計施工階段,開展了針對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系列研究工作。在研究成果基礎上,從耐久性設計、施工及后期維護等方面,提出了為確保港珠澳大橋達到120 a使用壽命所應采取的耐久性對策和措施。
【作者單位】: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水工構造物耐久性技術交通行業(yè)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港珠澳大橋管理局;
【關鍵詞】: 港珠澳大橋 混凝土結構 耐久性 壽命 設計 質量控制 維護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1BAG07B00,2011BAG07B04)
【分類號】:U445.57
【正文快照】: 1概述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大型跨海通道工程,其海中主體工程跨越伶仃洋海域,由海底沉管隧道、海中人工島、海上橋梁等多種結構組成,工程設計使用年限120 a,是迄今中國交通建設史上技術最復雜、環(huán)保要求最嚴、建設標準最高的工程。盡管國內已有杭州灣大橋、青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周長嚴;董鋒;張修亭;;青島海灣大橋橋梁混凝土耐久性設計方案研究[J];海岸工程;2007年04期
2 ;華南沿海部份碼頭調查情況介紹[J];水運工程;1982年02期
3 王勝年,黃君哲,張舉連,潘德強;華南海港碼頭混凝土腐蝕情況的調查與結構耐久性分析[J];水運工程;2000年06期
4 張寶勝;干偉忠;陳濤;;杭州灣跨海大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解決方案[J];土木工程學報;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元戰(zhàn),孫藝,黃長虹;海洋環(huán)境下鋼筋混凝土構件抗力隨時間變化模型研究[J];港工技術;2005年03期
2 遲麗華;孫藝;王元戰(zhàn);;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筋銹蝕模型及影響因素分析[J];港工技術;2007年01期
3 陸晗;;深圳地區(qū)建設工程環(huán)境作用調查分析[J];廣東建材;2009年11期
4 黃君哲,周欲曉,王勝年,潘德強;海工混凝土結構表面涂層暴露試驗及應用效果[J];中國港灣建設;2002年06期
5 黃君哲,潘德強,陳輝,陳盛兜;抗鹽污染高性能混凝土在瓜達爾深水港碼頭工程中的應用[J];中國港灣建設;2004年02期
6 田俊峰,王勝年,黃君哲,潘德強;海港工程混凝土耐久性設計與壽命預測[J];中國港灣建設;2004年06期
7 范志宏;王成啟;李俊毅;范衛(wèi)國;張國志;;海工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原型調查研究[J];中國港灣建設;2010年S1期
8 鄭薇;熊建波;范志宏;;華南地區(qū)部分碼頭海工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調查[J];公路;2009年09期
9 高明贊;干偉忠;徐天寧;蔣海平;;沈海高速公路溫州段海灣大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J];公路;2010年02期
10 劉松;屠柳青;劉亞東;李順凱;李紅君;查進;;馬來西亞檳城第二跨海大橋混凝土耐久性設計研究[J];公路;2011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蔡偉成;單國良;蔣學軍;趙建華;;臺州電廠煤碼頭腐蝕狀況調查與分析[A];第十二屆中國海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2 陳磊;王立成;連軍嶺;馬亮;;港口工程混凝土結構基于全壽命耐久性的使用壽命研究[A];第21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2年
3 熊建波;黃明東;陳愛芝;;高性能混凝土在鹽田港三期工程中的應用[A];沿海地區(qū)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及其設計方法科技論壇與全國第六屆混凝土耐久性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4 王勝年;黃君哲;潘德強;;海港工程混凝土耐久性設計與壽命預測[A];沿海地區(qū)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及其設計方法科技論壇與全國第六屆混凝土耐久性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5 王元戰(zhàn);孫藝;黃長虹;;高樁碼頭鋼筋混凝土構件抗力隨時間變化模型研究[A];港口工程分會技術交流文集[C];2005年
6 黃君哲;潘德強;王勝年;;高性能混凝土在瓜達爾港口項目一期工程應用[A];港口工程分會技術交流文集[C];2005年
7 吳慶令;余紅發(fā);王甲春;劉連新;;基于試驗室與海洋環(huán)境的混凝土抗氯離子滲透性能的試驗對比研究[A];第七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8 屠柳青;秦明強;張國志;;金塘大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技術現場應用研究[A];建設工程混凝土應用新技術[C];2009年
9 王勝年;李克非;范志宏;蘇權科;;港珠澳大橋120年使用壽命的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對策研究[A];第八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10 王成啟;谷坤鵬;;服役11年海港碼頭結構耐久性調查與分析[A];第八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慶令;海洋環(huán)境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耐久性與壽命預測[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2 徐善華;混凝土結構退化模型與耐久性評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3年
3 吳瑾;海洋環(huán)境下鋼筋混凝土結構銹裂損傷評估研究[D];河海大學;2003年
4 王巧平;鋼筋混凝土銹裂損傷規(guī)律試驗研究及理論分析[D];河海大學;2004年
5 鄭曉燕;銹蝕鋼筋與混凝土動態(tài)粘結性能研究[D];河海大學;2004年
6 孫彬;在役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性能退化與抗震性能評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7 孟濤;冶金腐蝕環(huán)境下混凝土的劣化機理和修補材料開發(fā)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8 劉志勇;基于環(huán)境的海工混凝土耐久性試驗與壽命預測方法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9 曹明蘭;橋梁維修全壽命經濟分析與優(yōu)化的理論框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李富民;氯鹽環(huán)境鋼絞線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效應[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俊;銹蝕鋼筋混凝土偏心受壓構件試驗及其承載力計算模型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雷鳴;銹脹損傷RC拱極限承載力試驗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胡秉偃;銹蝕鋼筋與混凝土界面行為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杜曉雷;鋼筋混凝土梁在凍融循環(huán)和銹蝕下的受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易寧;跨海沉管隧道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與抗裂性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6 彭高鵬;西部鹽漬土與寒旱地區(qū)的混凝土耐久性及壽命預測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7 劉茉莉;不同外摻料對混凝土抗凍性影響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1年
8 劉宇;引氣混凝土力學性能及抗碳化性能的試驗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1年
9 盧明;混凝土抗氯離子性能電加速試驗方法改進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余江;混凝土結構銹裂損傷分析與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晟華;;港珠澳大橋年內將啟動招標[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08年03期
2 ;港珠澳大橋三方投資比例確定[J];公路;2008年03期
3 ;總投資422億的港珠澳大橋已進入地質勘探階段[J];新經濟雜志;2008年03期
4 ;港珠澳大橋外業(yè)勘察通過驗收[J];中外公路;2008年03期
5 ;港珠澳大橋有望年內開工[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9年02期
6 ;港珠澳大橋有望2009年底開工[J];施工技術;2009年03期
7 ;港珠澳大橋關鍵技術項目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J];商品混凝土;2010年07期
8 ;港珠澳大橋關鍵技術項目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J];中外公路;2010年04期
9 溫建華;;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動工儀式舉行[J];中國港灣建設;2011年01期
10 ;港珠澳大橋建設施工示意總圖(一)[J];珠江水運;2012年1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港珠澳大橋終于通過論證確定[A];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會員通訊總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2 柴建峰;陳曉東;孟凡超;程新生;孫連合;羊小云;李友龍;李學文;萬仁凱;;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初勘工作介紹[A];2010年全國工程地質學術年會暨“工程地質與海西建設”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董潤潤;劉武君;彭為;;港珠澳大橋珠?诎堕_發(fā)資金平衡分析[A];2012管理創(chuàng)新、智能科技與經濟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4 張東斌;;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鋼筋自動化加工技術[A];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施工分會、中國工程機械工業(yè)協(xié)會施工機械化分會2012年會暨機械化施工新技術經驗交流會會刊[C];2012年
5 鄭定寧;;港珠澳大橋規(guī)模及規(guī)劃概況[A];第十九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0年
6 王馳;徐群;王學蘭;;港珠澳大橋整體物理模型試驗管理研究[A];第十六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下冊)[C];2013年
7 劉曉東;;港珠澳大橋總體設計與技術挑戰(zhàn)[A];第十五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C];2011年
8 陳洋洋;譚平;周福霖;陳樹輝;;港珠澳大橋隔震方案的非線性動力學分析[A];第十四屆全國非線性振動暨第十一屆全國非線性動力學和運動穩(wěn)定性學術會議摘要集與會議議程[C];2013年
9 李步恩;邱輝元;;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西人工島隧道防水施工技術[A];防水堵漏材料及施工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10 孟凡超;劉曉東;徐國平;;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總體設計[A];第十九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興云;深中大橋立項在即港珠澳大橋恐添變數[N];經濟觀察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楊興云;三地政府兩套方案 港珠澳大橋融資難題待解[N];經濟觀察報;2007年
3 楊興云;深中大橋立項在即 港珠澳大橋添變數[N];經理日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魯宓;港珠澳大橋緣何遲遲未動工[N];亞太經濟時報;2006年
5 記者 趙民望;“三地三檢”破港珠澳大橋難題[N];中華工商時報;2006年
6 發(fā)文;港珠澳大橋專責小組成立并召開第一次會議[N];中華建筑報;2007年
7 鄭曉波;港珠澳大橋建設加速啟動[N];證券時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杜娟邋饒貞 駱建基 劉海健;港珠澳大橋最遲后年開工[N];廣州日報;2008年
9 忠欣;廣東港珠澳大橋設計對外招標[N];中國海洋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索佩敏;融資問題解決 港珠澳大橋年內開工[N];上海證券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張陽;港珠澳大橋珠海落腳點交通一體化—道路規(guī)劃的初步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冼超文;港珠澳大橋對珠海市產業(yè)政策發(fā)展的影響及優(yōu)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3 劉洹宇;港珠澳大橋對區(qū)域發(fā)展及交通運輸的影響分析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李慶喜;港珠澳大橋CB04標段131號墩臺吊裝結構設計及分析[D];大連交通大學;2014年
5 王艷珍;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干塢塢址方案比選與環(huán)境影響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6 湯召志;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運營通風節(jié)能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7 孫偉;港珠澳大橋主塔塔身結構模塊化吊裝有限元分析[D];大連交通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6733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7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