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組團內路網交通流的不平衡性測度及組織研究
本文關鍵詞:城市組團內路網交通流的不平衡性測度及組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城市道路交通問題的日益突出,城市交通管理部門也一直在致力于城市交通的管理和組織。由于交通網絡均衡理論的提出,城市路網交通流有了一種理想的運行狀態(tài)。因為復雜的交通環(huán)境和交通形態(tài),交通出行者進入到城市交通網絡時受著多種因素的干擾,使得路網交通流的分布產生了不平衡。本文以提高城市路網運行效率為出發(fā)點,在城市交通網絡均衡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對影響城市組團內路網交通流不平衡的因素分析,描述了組團內路網交通流不平衡的特征,根據特征對城市組團內路網交通流的不平衡性測度進行了研究。并在根據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提出了組團內路網交通流的組織方法。首先,對路網交通流不平衡的概念進行了闡述,指出了交通流不平衡的實質是路網中各等級、功能和作用道路之間交通承載與均衡(最優(yōu))配流結果偏差(離散程度)的不一致。根據定義對其產生的原因要素進行了分析,包括出行者的選擇特性、具體的交通條件和隨機因素。并根據組團內路網的形態(tài)、路網密度和組團內路網交通流的特性描述了組團內路網交通流不平衡的基本特征。然后,根據靜態(tài)交通網絡均衡配流結果和實際路網交通參數確定了路段交通流的平衡指數和偏差指數。在路網交通流不平衡概念的基礎建立了關于同等級、功能相似路段和相鄰不同等級路段的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以及城市組團內路網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的表達形式,并對路網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值的不同結果進行了分析。根據靜態(tài)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提出了組團內路網靜態(tài)交通流的組織方法。最后,類比靜態(tài)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模型,也得到了組團內路網動態(tài)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的模型和組織方法。根據動態(tài)交通網絡均衡配流結果和實際路網交通參數確定了路段負荷的平衡指數和偏差指數。建立了關于同等級、功能相似路段和相鄰不同等級路段的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以及城市組團內路網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的表達形式。根據動態(tài)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提出了組團內路網動態(tài)交通流的誘導方法,并建立了基于用戶誘導的基礎模型。
【關鍵詞】:城市組團 交通流 均衡網絡 交通分配 不平衡性 測度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U49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緒論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11-12
-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12-14
- 1.4 研究內容及技術路線14-16
- 1.5 論文結構16-18
- 第二章 城市交通網絡均衡分析18-29
- 2.1 城市交通網絡均衡的含義18-19
- 2.1.1 Wardrop均衡原理18-19
- 2.1.2 交通網絡均衡模型分類19
- 2.2 靜態(tài)交通網絡均衡分析19-23
- 2.2.1 固定需求下的交通網絡均衡19-21
- 2.2.2 彈性需求下的交通網絡均衡21-22
- 2.2.3 隨機交通網絡均衡22-23
- 2.3 動態(tài)交通網絡最優(yōu)分析23-28
- 2.3.1 基于數學規(guī)劃的動態(tài)交通網絡最優(yōu)24-25
- 2.3.2 基于最優(yōu)控制的動態(tài)交通網絡最優(yōu)25-27
- 2.3.3 基于變分不等式的動態(tài)交通網絡最優(yōu)27
- 2.3.4 基于計算機模擬的動態(tài)交通網絡最優(yōu)27-28
- 2.4 本章小結28-29
- 第三章 城市組團內路網交通流不平衡的概念及特征29-38
- 3.1 城市組團的定義29
- 3.2 路網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的概念29-30
- 3.3 組團內路網交通流不平衡的影響因素30-32
- 3.3.1 出行者選擇行為30-31
- 3.3.2 交通條件31-32
- 3.3.3 隨機因素32
- 3.4 組團內路網交通流不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32-36
- 3.4.1 組團內路網特性32-35
- 3.4.2 組團內路網交通流特性35-36
- 3.4.3 組團內路網交通流不平衡特征36
- 3.5 本章小結36-38
- 第四章 城市組團內路網靜態(tài)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及組織38-48
- 4.1 靜態(tài)交通網絡配流結果形式38
- 4.2 靜態(tài)配流下的路段交通流平衡指數與偏差指數38-41
- 4.2.1 路段流量平衡指數39-40
- 4.2.2 路段流量偏差指數40-41
- 4.3 同等級、功能相似路段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41-42
- 4.3.1 不平衡性測度計算方法41-42
- 4.3.2 不平衡性測度結果分析42
- 4.4 相鄰不同等級路段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42-43
- 4.4.1 不平衡性測度計算方法42-43
- 4.4.2 不平衡性測度結果分析43
- 4.5 城市組團內路網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43-44
- 4.6 基于靜態(tài)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的組團內路網交通流組織44-47
- 4.6.1 基于靜態(tài)不平衡性測度的組團內路網交通流組織步驟44-46
- 4.6.2 基于靜態(tài)不平衡性測度的組團內路網交通流組織的應用原則46-47
- 4.7 本章小結47-48
- 第五章 城市組團內路網動態(tài)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及組織48-61
- 5.1 動態(tài)交通網絡配流結果形式48-49
- 5.2 動態(tài)配流下的路段負荷平衡指數與偏差指數49-52
- 5.2.1 路段負荷平衡指數49-51
- 5.2.2 路段負荷偏差指數51-52
- 5.3 同等級、功能相似路段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52-53
- 5.3.1 不平衡性測度計算方法52-53
- 5.3.2 不平衡性測度結果分析53
- 5.4 相鄰不同等級路段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53-54
- 5.4.1 不平衡性測度計算方法53-54
- 5.4.2 不平衡性測度結果分析54
- 5.5 城市組團內路網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54-55
- 5.6 基于動態(tài)交通流不平衡性測度的組團內路網交通流組織55-60
- 5.6.1 區(qū)域誘導及應用55-57
- 5.6.2 用戶出行誘導及應用57-60
- 5.7 本章小結60-61
- 第六章 結論及展望61-64
- 6.1 結論61-62
- 6.2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62
- 6.3 研究的不足62
- 6.4 研究展望62-64
- 致謝64-65
- 參考文獻65-68
-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和取得的學術成果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建青;陳為宇;徐南榮;;路網交通流分配模型及其特性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1992年01期
2 姜桂艷;牛世峰;常安德;;基于檢測數據的路網交通運行可靠性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11年05期
3 楊云;喬曉青;肖邱瑞;;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城市路網交通承載力關系探析[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4 胡啟洲;孫煦;;基于多維聯系數的城市路網交通擁堵態(tài)勢監(jiān)控模型[J];中國公路學報;2013年06期
5 任其亮;彭其淵;;大型建筑周圍路網交通影響度的敏感性分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6 史文歡;孔慶杰;劉允才;;基于出租車跟蹤的市區(qū)路網交通狀態(tài)估計方法[J];交通信息與安全;2009年05期
7 甄曦;李堯;王曉華;;天津市南淀風景區(qū)路網交通組織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1年04期
8 黃大榮;宋軍;李淑慶;向紅艷;;網絡化動態(tài)調控下城市路網交通擁堵控制技術綜述[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3年05期
9 周商吾,李貴林;上海市快速高架道路網交通效益評析[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0年03期
10 魏麗英,田春林;路網交通流微觀模擬建模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周商吾;李貴林;;上海市快速高架道路網交通效益評析[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市政工程分會1999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9年
2 周商吾;李貴林;;上海市快速高架道路網交通效益評析[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3 莊斌;楊曉光;吳志周;;動態(tài)路網交通狀態(tài)估計理論及其在ATMS中的應用[A];第一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蔣大治;繆玉玲;王煒;李峰;葛亮;;公路收費對路網交通流分配影響分析方法設計[A];中國公路學會公路規(guī)劃分會2003年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記者 黃穎;細管理 小手術 微整形 全方位提升中小街道路網交通功能[N];成都日報;2013年
2 記者 劉樹平;山水黔城著力為業(yè)主打造生活出行路網交通[N];經濟信息時報;2008年
3 朱慶松;萬里路網一線聯[N];江蘇經濟報;2002年
4 ;加快構建冰城現代化路網交通格局[N];哈爾濱日報;2013年
5 本報記者 姚士武;構建冰城現代化路網交通格局[N];中國建設報;2013年
6 殷磊;縣黃路年底前全線通車[N];廈門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楊聚芬;基于實時數據的路網交通狀態(tài)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2 祁宏生;考慮信號控制的路網交通流建模[D];吉林大學;2011年
3 代磊磊;路網交通事故動態(tài)分析及預警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任其亮;時空路網交通擁堵預測與疏導決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崔瑋;高速路網交通狀態(tài)判別與預測的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16年
2 徐亞輝;城市組團內路網交通流的不平衡性測度及組織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6年
3 董碩;基于實時數據的路網交通狀態(tài)可靠性動態(tài)分析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4 朱超;城市路網交通狀態(tài)判別及可視化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4年
5 杜長飛;基于OD估計的路網交通檢測器優(yōu)化布設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6 石京杰;自由式路網交通擁堵預報方法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7 馬藝蕓;恐怖襲擊對路網影響后果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8 萬佳;基于云模型的路網交通擁堵狀態(tài)判別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9 常德娥;基于GIS的市橋城區(qū)路網交通需求建模與預測[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7年
10 劉倩婧;基于誘導信息的城市路網交通規(guī)律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城市組團內路網交通流的不平衡性測度及組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96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0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