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河大直徑鋼管斜樁鐵路橋梁綜合施工技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內河大直徑鋼管斜樁鐵路橋梁綜合施工技術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我國是個內河水運資源非常豐富國家,運能大、占地少、能耗低都是內河水運的特點和優(yōu)勢,近年來我國內河水運建設得到了顯著的發(fā)展。為更好的將水運、公路、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進行有機結合,更加科學有效的發(fā)揮各種運輸方式的優(yōu)勢,建立更加科學、高效、現(xiàn)代綜合性全方位運輸體系。同時為扭轉我國內河水運發(fā)展水平無法滿足,國民經濟和綜合運輸體系發(fā)展要求的現(xiàn)狀,國家加大了內河航道建設力度,國務院發(fā)布了多項針對內河航道建設指導意見,大力推動我國的內河航道建設。由于內河航道的發(fā)展大大落后于公路和鐵路的發(fā)展速度,所以在航道整治工程建設中,涉及大量的公路和鐵路橋梁,由于凈高要求無法滿足航道升級的要求需要進行改建或重建。然而這些需要重建的鐵路橋梁大多位于較復雜水域環(huán)境中,由于通航條件限制大型船舶無法進入施工區(qū)域,同時由于周邊環(huán)境影響施工區(qū)域條件限制較大采用傳統(tǒng)方法進行施工難度較大,安全風險高投資額高。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在內河航道整治工程中鐵路橋梁的改建工程,不僅投資額度大同時往往成為整個航道升級整治工程的關鍵節(jié)點。所以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在降低內河航道上鐵路橋梁施工成本的同時加快建設速度,成為內河航道建設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滬昆鐵路園泄涇特大橋改造工程中,園泄涇特大橋的技術特點和周邊環(huán)境是在內河航道整治工程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橋梁,由于航道升級造成既有橋梁通航凈高無法滿足要求,同時既有航道具有通航船只數(shù)量較大但航道寬度有限,新建橋梁兩側均有既有橋梁,兩側橋梁的凈高較低的特點;诖,本文以該工程為研究背景,目的通過對該工程相關施工技術進行深入研究,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技術攻關,解決內河航道上大多數(shù)鐵路橋梁施工中遇到的主要技術問題,形成一套先進科學的內河航道上大直徑鋼管樁斜樁鐵路橋梁施工技術。論文首先對目前國內內河航道上大直徑高樁承臺鐵路橋梁技術點和主要施工方法進行了分析介紹,隨后結合園泄涇特大橋改造工程的施工技術重難點進行了分析,包括復雜環(huán)境下鋼管斜樁打樁設備的選用和改造、復雜環(huán)境下鋼管斜樁的成樁精度、水中斜樁鋼吊箱設計施工以及組合鋼桁梁的縱拖橫移施工技術。最后分別詳細介紹了各項施工技術方法的設計和實施效果。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結論:(1)綜合考慮水中搭設支架打樁、改造普通駁船打樁船和改造躉船打樁船的優(yōu)缺點以及本工程的特點,改造躉船打樁船不僅造價低,還能滿足本工程施工精度高的特點;(2)鋼吊箱吊掛系統(tǒng)和在水下鋼管樁上設置三個導向標,確保鋼套箱能順利下沉,同時極大程度上保障了鋼吊箱施工的速度和精度;(3)通過在2孔64m鋼桁梁中間設連接器,在水中墩設置墩旁托架采用下滑道上滑靴的形勢,高質量的完成2孔64m鋼桁梁縱移架設施工,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對施工區(qū)域航道的影響,具有施工速度快、精度控制高、安全風險低等特點。本論文通過園泄涇特大橋改造工程技術攻關提出一整套內河航道上大直徑鋼管斜樁鐵路橋梁施工技術,本文的研究為內河航道上同類型橋梁的改造施工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內河航道 大直徑鋼管 斜樁 鋼吊箱 鋼桁梁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U445.4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緒論12-18
-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12-13
- 1.1.1 研究背景12
- 1.1.2 研究意義12-13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3-16
- 1.2.1 鋼管樁基礎施工現(xiàn)狀13-14
- 1.2.2 深水高樁承臺施工現(xiàn)狀14-15
- 1.2.3 鐵路鋼桁梁架設施工現(xiàn)狀15-16
- 1.3 項目研究的內容及成果16-18
- 第2章改造躉船打樁船施工大直徑鋼管斜樁技術研究18-28
- 2.1 復雜環(huán)境下鋼管斜樁打樁設備選擇18
- 2.2 改造打樁船在工程中的應用18-28
- 2.2.1 打樁船現(xiàn)場拼裝改造18-20
- 2.2.2 打樁船現(xiàn)場拼裝改造20-21
- 2.2.3 樁帽加工21-22
- 2.2.4 鋼管樁沉樁精度控制22-23
- 2.2.5 沉樁工藝流程及實施效果23-28
- 第3章 水下斜樁鋼吊箱承臺施工技術28-45
- 3.1 鋼吊箱的設計28-41
- 3.1.1 主墩鋼套箱整體驗算32-33
- 3.1.2 側板驗算33-37
- 3.1.3 導梁及內支撐驗算37-38
- 3.1.4 底板系統(tǒng)驗算38-39
- 3.1.5 懸掛系統(tǒng)計算39-41
- 3.2 鋼吊箱加工及組裝41-42
- 3.3 鋼套箱吊裝施工42-43
- 3.4 鋼吊箱內混凝土澆筑施工43-44
- 3.5 承臺施工及吊箱拆除44-45
- 第4章 2-64m組合鋼桁梁連續(xù)縱拖橫移施工技術45-71
- 4.1 組合鋼桁梁大懸臂拖拉方案設計45-67
- 4.1.1 陸地拼裝支架設計45-47
- 4.1.2 陸地鋼管支架計算:47-49
- 4.1.3 混凝土擴大基礎受力計算49-52
- 4.1.4 組合鋼桁梁縱拖施工計算分析52-55
- 4.1.5 2-64m鋼桁梁中間連接器設計計算55-58
- 4.1.6 滑道滑靴設計58-60
- 4.1.7 水中主墩墩旁托架設計60-63
- 4.1.8 縱移動力系統(tǒng)設計63-64
- 4.1.9 橫移軌道設計64-67
- 4.2 現(xiàn)場實施情況67-71
- 4.2.1 縱移拖拉架設施工67-68
- 4.2.2 鋼桁梁橫移施工工藝68-71
- 第5章 結論與展望71-72
- 5.1 主要結論71
- 5.2 展望71-72
- 參考文獻72-75
- 作者簡介75-76
- 致謝7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錢平雷;1981~1985年蘇聯(lián)的鐵路橋梁建設總方針[J];鐵道建筑;1982年08期
2 ;中國鐵路橋梁建設史史料試寫稿選登(十四) 長江黃河的鐵路橋梁一覽表[J];橋梁建設;1984年02期
3 ;跨越長江、黃河的鐵路橋梁簡表[J];鐵道工程學報;1985年01期
4 聶廣武;;探索鐵路橋梁的維護工作[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年32期
5 路石;鐵路橋梁、隧道的工程測量[J];鐵道建筑;2001年05期
6 項海帆,吳定俊;我國鐵路橋梁的現(xiàn)狀和展望[J];鐵道建筑技術;2001年02期
7 劉輝;徐恭義;;我國正在設計修建的特大跨度鐵路橋梁及其技術特點[J];鐵道工程學報;2007年09期
8 郭愛民;;我國鐵路橋梁用鋼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展望[J];鐵路采購與物流;2007年12期
9 劉嘉武;王海林;;我國交通基礎設施——鐵路橋梁的安全防護與應急救援研究[J];國防交通工程與技術;2008年01期
10 李成偉;文國軍;;鐵路橋梁局部損傷檢測技術綜述[J];山西建筑;2008年1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鐵夫;周孝賢;;我國常用鐵路橋梁的結構可靠性評估[A];工程結構可靠性——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學會第七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87年
2 張佐漢;姚明初;;部分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梁按疲勞可靠性設計[A];工程結構可靠性——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學會第七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87年
3 楊永強;;外貼纖維增強塑料板加固鐵路橋梁技術初探[A];第五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4 胡寧儉;;我國鋼筋混凝土鐵路橋梁抗剪可靠性的評估[A];工程結構可靠性——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學會第七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87年
5 杜存山;;我國鐵路橋梁用涂料、涂裝及發(fā)展[A];2007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張付賓;許克賓;;吊拉組合結構在鐵路橋梁中的應用分析[A];第十一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卷[C];2002年
7 王興鐸;周哲;朱宏光;;鐵路橋梁標準荷載頻譜的制定[A];全國橋梁結構學術大會論文集(上冊)[C];1992年
8 張敬開;錢永久;馬忠國;;大跨度鐵路橋梁中采用PPC連續(xù)梁的經濟性和合理性[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0年
9 王春芬;;青藏線鐵路橋梁碳化壽命預測[A];青藏鐵路運營管理及相關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李新福;王之魯;;大古鐵路橋梁病害檢測及整治措施[A];高速重載與普通鐵路橋隧運營管理與檢測修理技術論文集(下冊)[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通訊員 程利軍;合武鐵路安徽段首座公路跨鐵路橋梁開通運行[N];人民鐵道;2006年
2 通訊員 田志平;武漢鐵路橋梁學校中專生“不愁嫁”[N];光明日報;2002年
3 卡文;我國橋梁用鋼的應用與發(fā)展簡析[N];中國建材報;2009年
4 記者 峻峽 通訊員 袁仁祥;“中國鐵路橋梁第一跨”巨型掛籃載重試壓成功[N];重慶日報;2003年
5 通訊員劉波;定高度 找角度 打深度[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9年
6 ;我國橋梁工程建設用鋼發(fā)展狀況[N];世界金屬導報;2009年
7 雷正剛 鄒德輝 江超;武鋼獲京滬高鐵技術創(chuàng)新特等獎[N];中國冶金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于芳;列車荷載及地震作用下隔震鐵路橋梁的動力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胡健勇;鐵路橋梁健康狀態(tài)評估技術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5年
2 李祺;內河大直徑鋼管斜樁鐵路橋梁綜合施工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3 董延杰;基于WinCE的鐵路橋梁檢測系統(tǒng)接收終端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1年
4 周慧芳;鐵路橋梁鋼筋混凝土結構可靠度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5 杜娟;濕陷性黃土地區(qū)鐵路橋梁施工風險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3年
6 楊忠平;鐵路橋梁段噪聲影響及其治理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7 劉成和;鐵路橋梁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8 李義娟;常用跨度鐵路橋梁狀態(tài)預警技術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3年
9 高至飛;鐵路橋梁狀態(tài)診斷試驗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10 戴s,
本文編號:2718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1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