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熵法的SMA-5混合料級配組成范圍研究
【圖文】:
0000,1.9718,1.8521)ζ5=(1.0000,1.1269,1.2388,1.3507,1.0000,1.2388,1.5149)ζ6=(1.0000,1.0630,1.1102,1.1575,,1.0000,1.1102,1.2283)ζ7=(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進而算得各檔篩孔通過率的灰熵關聯(lián)度如圖1所示。圖1灰熵關聯(lián)度與影響因素的關系—229—
【作者單位】: 長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青海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編號2014-GX-A2A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5M58259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基金,項目編號310831151080,310831153409,310831153315,310831151085
【分類號】:U4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永利;;瀝青混合料級配控制方法[J];公路;2009年02期
2 朱紅娟;劉濤;黃興;;瀝青混合料級配的控制[J];廣東公路交通;2009年02期
3 葉乃坤;;對最佳混合料級配成份的商榷[J];公路;1957年09期
4 涂建平;;礦質混合料級配優(yōu)化設計方法初探[J];華東公路;1988年05期
5 崔蘭;;瀝青混合料級配分析[J];科學之友(B版);2007年01期
6 陳柘;滕文猛;王夏;郝雪麗;孫朝云;;礦質混合料級配數(shù)據(jù)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及軟件設計[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2年09期
7 李偉;沙愛民;孫朝云;袁夢霞;任炳蘭;;基于光電成像的礦質混合料級配在線檢測技術[J];中國公路學報;2013年01期
8 尹華光;文暢平;;模糊綜合評判法在確定混合料級配中的應用[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07年01期
9 劉均正;瀝青混合料級配微機計量系統(tǒng)[J];天津建設科技;1995年01期
10 董元帥;唐伯明;朱洪洲;;基于灰熵法的彎沉綜合修正系數(shù)影響因素分析[J];路基工程;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鄧有蒙;徐棟良;;均勻實驗設計方法在瀝青混合料級配優(yōu)化中的應用[A];開拓進取 再創(chuàng)輝煌——貴州省公路學會2008年技術交流論文集[C];2008年
2 葛折圣;陳欣;魏勇;黃曉明;;瀝青穩(wěn)定基層混合料級配研究[A];2002年道路工程學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3 歐陽堅;;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級配混合料級配檢驗及EDTA滴定法[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五屆(2006)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艷麗;瀝青混合料級配優(yōu)化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2 王超凡;集料形態(tài)特征與混合料級配的圖像法分析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滕文猛;礦質混合料級配三維檢測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D];長安大學;2012年
2 王夏;礦質混合料級配動態(tài)分析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長安大學;2012年
3 黃碧霞;體視學與圖像分析技術在瀝青混合料級配分析中的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4 張宗濤;瀝青混合料級配優(yōu)化的研究[D];長安大學;2000年
5 胡青;瀝青混合料級配特點及路用性能影響因素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6 曾冠博;基于分形的瀝青混合料級配評價與路用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1年
7 雷靜蕓;中面層瀝青混合料級配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3792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3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