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LR與TLA改性瀝青膠漿的流變性能對比
[Abstract]:Aim to study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coal direct liquefaction residue (DCLR) and Trinidad Lake asphalt (TLA) modified asphalt pastes, and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DCLR and TLA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asphalt pastes. Methods DCLR and TLA modified asphalt pastes with mass ratios of 0.6, 0.8, 1.0, 1.2 were prepared respectively.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asphalt pastes were tested by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DSR) and bending beam rheometer (BBR).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DCLR and TLA modified asphalt past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the complex modulus, phase angle, rut factor, fatigue factor, creep stiffness modulus and creep rate of DCLR asphalt paste increased and the creep rat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ss ratio of powder to adhesive, while the phase angle decreased, and the rut factor, fatigue factor, creep stiffness modulus and creep rate decreased. DCLR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high temperature properties of asphalt pastes, but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its low temperature and fatigue properties. When the mass ratio of DCLR to DCLR is 0.8 脳 1.0, the performance of DCLR asphalt paste is the best.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LA modified asphalt pastes, DCLR modified asphalt pastes have better high temperature properties, but lower temperature and lower fatigue properties.
【作者單位】: 北京建筑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478028) 北京市屬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計劃項目(PXM2013-014210-000165)
【分類號】:U4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羅萬江;蘭新哲;宋永輝;付建平;;煤直接液化殘渣的利用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3年11期
2 代勇;石立萬;;TLA改性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2014年02期
3 金倬伊;;煤直接液化殘渣改性瀝青的可行性研究[J];廣州化工;2014年03期
4 李美華;覃潤普;;TLA改性瀝青BLSMA—16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及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工程;2012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娥;;TLA改性瀝青的高溫流變性能研究[J];廣州航海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3期
2 王偉;;TLA/SBS復合改性瀝青膠結料的抗老化性能[J];交通科學與工程;2013年04期
3 金倬伊;;煤直接液化殘渣改性瀝青的可行性研究[J];廣州化工;2014年03期
4 曲美燕;湯雄;劉國強;鐘科;;湖瀝青改性AC-20C瀝青混合料在涪南高速公路應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4年01期
5 楊建國;;硫酸鹽作用下瀝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4年02期
6 吳光勇;王安福;莫石秀;孔令云;;TLA改性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影響因素研究[J];中外公路;2014年03期
7 熊剛;尹興龍;;不同摻量TLA對SBS改性瀝青流變性能的影響研究[J];公路交通技術;2014年04期
8 陳建民;;改性瀝青施工溫度確定和路用性能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4年08期
9 季節(jié);石越峰;索智;徐世法;李鵬飛;;煤直接液化殘渣共混改性瀝青的性能和微觀結構[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15年07期
10 季節(jié);石越峰;索智;姚輝;徐世法;;煤直接液化殘渣對瀝青膠漿黏彈性能的影響[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曾利文;MA混合料模擬制備裝置設計與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強,付修義,劉玉瓊,覃克;特立尼達湖(TLA)改性瀝青試驗研究[J];公路;2005年09期
2 馮新軍;郝培文;查旭東;;TLA改性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研究[J];公路;2007年04期
3 李強;;TLA混合瀝青針入度預估方法[J];公路;2007年05期
4 馮新軍;郝培文;查旭東;;TLA改性瀝青及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2007年05期
5 張恒龍;余劍英;李啟剛;雷榮;;TLA改性瀝青的性能與改性機理研究[J];公路;2010年03期
6 鐘科;曹東偉;劉清泉;;巖瀝青改性瀝青膠結料流變特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7期
7 沈金安;特立尼達湖瀝青及其應用前景[J];國外公路;2000年02期
8 沈金安;特立尼達湖改性瀝青的性能[J];國外公路;2000年03期
9 查旭東;馮新軍;陳煒;陳定;;TLA改性瀝青混合料AC-13C配合比優(yōu)化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3期
10 尹玲;鐵忠;;特立尼達湖改性瀝青的應用技術研究[J];國外建材科技;2007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宏志;鄭健龍;;溫拌瀝青膠漿流變性能研究[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6期
2 邵顯智,譚憶秋,邵敏華,孫立軍;瀝青膠漿微觀界面的研究[J];公路;2003年12期
3 胡學斌,張肖寧,鄒桂蓮;西部環(huán)境下瀝青膠漿的性能評價[J];石油瀝青;2004年04期
4 張永滿,嚴戰(zhàn)友;瀝青膠漿錐入度試驗與分析[J];西部探礦工程;2005年S1期
5 劉麗,郝培文;瀝青膠漿低溫性能及評價方法研究[J];公路;2005年08期
6 趙麗華,孔永健,關彥斌;對添加纖維后瀝青膠漿性能改善的研究和分析[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5期
7 王健;瀝青膠漿錐入度試驗與分析[J];中外公路;2005年05期
8 鄭南翔,張永滿,張宜洛;瀝青膠漿的低溫性能試驗研究[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彭勇登;;水泥替代礦粉對瀝青膠漿性能的影響[J];中外公路;2006年01期
10 劉麗;郝培文;;瀝青膠漿粘度特性分析[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鄭南翔;張永滿;張宜洛;;瀝青膠漿的低溫性能試驗研究[A];第五屆全國路面材料及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鄭南翔;張永滿;張宜洛;;瀝青膠漿的低溫性能試驗研究[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一)[C];2007年
3 吳少鵬;劉聰慧;劉全濤;朱國軍;;老化瀝青膠漿的流變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中國力學學會第九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4 吳少鵬;陳箏;朱祖煌;劉杰勝;;應用流變學方法評價纖維瀝青膠漿的高溫性能[A];中國化學會、中國力學學會第九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馬占伏;晉琰;韓柳;;摻加外摻劑后瀝青膠漿高低溫性能研究[A];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四)[C];2008年
6 吳少鵬;李波;陳箏;黃旭;;傳導型填料對瀝青膠漿溫度敏感性的影響[A];中國化學會、中國力學學會第九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7 吳少鵬;黃俊峰;林振華;葉雷;;消石灰和礦粉改性瀝青膠漿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中國力學學會第九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紀捷、韓冬;市交通運輸局4項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N];唐山勞動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馬慧莉;無機填料對瀝青膠漿力學性能影響的細觀力學分析[D];吉林大學;2013年
2 陳志國;火山灰瀝青膠漿路用性能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葉群山;纖維改性瀝青膠漿與混合料流變特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4 于斌;纖維瀝青膠漿流變特性及纖維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wF;瀝青膠漿自愈合能力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2 高慶華;棉秸稈纖維瀝青膠漿路用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3 宋秋萍;硬質瀝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4 王元;集料—瀝青膠漿界面粘結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牛力達;粉煤灰復合改性瀝青膠漿路用性能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劉影;鋁酸酯偶聯劑改性瀝青膠漿的性能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7 李華;瀝青膠漿粘彈性研究[D];長安大學;2006年
8 劉麗;瀝青膠漿技術性能及評價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04年
9 劉全濤;瀝青膠漿的疲勞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10 馮浩;基于粘彈性理論的瀝青膠漿試驗特性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4933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449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