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率對昔格達地層大斷面隧道初期支護安全性影響研究
[Abstract]:Xigeda form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poor water stability and easy disintegration. It often leads to cracking of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unnel, rock mass falling and roof collapse and other catastrophic accidents.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 rock moisture content on the early support safety of Xigeda large cross section tunnel and to prevent catastrophic accidents in time, the Tongzilin tunnel of Cheng-Kun railway double line is taken as the engineering support. Throug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stress characteristics and deformation law of the initial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the tunnel under the water content of five typical surrounding rock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on of deformation around the hole and the criterion of safety factor of structural strength, the water cut threshold of surrounding rock can be maintained by the existing supporting parameters is 29, and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is put forward for the tunnel support parameters that exceed the threshold of water content of surrounding rock. The reliabil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monitoring and measuring data in the field. The research results not only improve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Xigeda formation large-section tunnel, but als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678498)
【分類號】:U455.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希紅,劉劍文;公路隧道復雜地質(zhì)段初期支護大變形的整治[J];隧道建設;2003年04期
2 潘小平,徐華海,朱紹華;昱嶺關隧道左洞初期支護大面積下沉處理方案的研究[J];浙江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3 趙玉生;;初期支護后公路隧道拓寬改造施工方法[J];山西交通科技;2008年03期
4 司寶金;;加強初期支護理念在現(xiàn)場實際施工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2年07期
5 楊少宏;特殊條件下初期支護體系的研究應用[J];鐵道工程學報;1997年04期
6 鄭志剛;雷公山隧道左線初期支護變形處理[J];市政技術;2005年06期
7 陳改霞;劉慶舒;呂和林;;長河壩隧道立交段初步設計初期支護參數(shù)研究[J];四川建筑;2007年03期
8 帥建兵;;隧道在初期支護突變條件下的應急處理措施[J];建筑施工;2012年04期
9 張中堂;;對軍都山隧道F_(11)斷層及其影響帶地段初期支護變形問題的剖析[J];隧道建設;1988年01期
10 孫洪霞;地鐵王府井站西南風道開挖和初期支護技術[J];西部探礦工程;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明年;李志業(yè);胡學林;;不同初期支護對提高圍巖承載能力的試驗研究[A];面向國民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巖石力學與巖石工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五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1998年
2 司賢超;;共和隧道特殊圍巖段初期支護大變形處理技術[A];第九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及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黃宏偉;楊新安;;公路隧道復合式襯砌中初期支護設計的討論[A];新世紀巖石力學與工程的開拓和發(fā)展——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4 楊永亮;魏玉明;李東海;;淺埋暗挖工程初期支護施工質(zhì)量控制[A];北京市政第一屆地鐵與地下工程施工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李應順;;洋碰隧道進口端洞內(nèi)初期支護下沉侵限處理措施[A];中國公路學會’2001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1年
6 司劍鈞;;極高地應力軟巖隧道雙層支護技術[A];第十三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及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7 段全江;常利武;劉志強;;導硐臺階聯(lián)合法在大斷面隧道施工中的探討[A];礦山建設工程新進展——2005全國礦山建設學術會議文集(下冊)[C];2005年
8 翟恩地;王桐封;;隧洞復合支護受力數(shù)值分析[A];水電與礦業(yè)工程中的巖石力學問題——中國北方巖石力學與工程應用學術會議文集[C];1991年
9 刁志剛;李春劍;;大斷面隧道在上軟下硬地層中施工方法研究[A];第六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及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何本國;張志強;闞呈;曹蘇亞;;基于拱效應的軟巖大斷面隧道錨桿作用效應研究[A];第3屆全國工程安全與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楊能兵 周麗 李峰;活躍在施工一線的“群安員”們[N];科技日報;2009年
2 賈稅評 張丹 王芬;中鐵一局建成我國鐵路客專最大斷面隧道[N];陜西日報;2009年
3 王新林;攻關大斷面隧道施工關鍵技術[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4年
4 陳樹青 張平安;大戰(zhàn)“水龍王”[N];中國鐵道建筑報;2014年
5 賈貴成 畢增禮 記者 王炳海;通沈高速公路吉林段工程進展順利[N];通化日報;2006年
6 王新林;安徽理工大學一科研成果國內(nèi)領先[N];中煤地質(zhì)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愛軍;近飽和黃土大斷面隧道變形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年
2 劉春;深埋大斷面隧道施工力學性態(tài)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3 嚴宗雪;大斷面隧道施工的應力路徑與空間效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姚海波;大斷面隧道淺埋暗挖法下穿既有地鐵構筑物施工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5年
5 張敏;復雜地質(zhì)條件下大斷面隧道“零”進洞工法技術體系及應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9年
6 周燁;富水弱成砂巖隧道力學特性與支護對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澤輝;某公路隧道施工初期支護受力分析及監(jiān)控量測[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孫水泉;鐵路隧道施工初期支護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曹力;鄭萬鐵路許良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分析與初支優(yōu)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7年
4 王洪昌;雙層初期支護在大變形隧道中的應用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5 李海軍;廈門海底隧道初期支護變異對支護體系安全性影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6 蘆勃;初期支護缺陷對隧道穩(wěn)定性的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7 高永;深埋隧道初期支護可靠度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8 史存鵬;淺埋軟巖大跨度隧道初期支護效應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9年
9 朱少剛;偏壓隧道軟弱圍巖及其初期支護穩(wěn)定性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10 尹術軍;雙連拱隧道淺埋地段初期支護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188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418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