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構隧道襯砌背后空洞對結構影響規(guī)律數(shù)值分析
本文選題:盾構隧道 + 襯砌背后空洞 ; 參考:《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7年03期
【摘要】:文章以西安地鐵某區(qū)間隧道涌水導致襯砌背后空洞事故為依托,利用ANSYS有限元數(shù)值方法,分析了空洞位置和大小對盾構隧道的影響。結果表明:襯砌背后無空洞時,圍巖應力集中系數(shù)等值線呈蝶形分布,隧道頂部和底部應力集中最大,兩側最小;襯砌背后空洞在兩側時,對圍巖的應力集中、管片的內(nèi)力和安全系數(shù)影響最大,隨著空洞向頂部和底部移動,影響減小;隨著與空洞之間距離的增加,圍巖的應力集中、管片的內(nèi)力和安全系數(shù)受到的影響減小;軸力受空洞大小的影響較小,而管片彎矩、圍巖應力集中及安全系數(shù)受空洞大小影響較大;隨著空洞面積的增加,空洞對周圍土體的應力集中、管片的內(nèi)力和安全系數(shù)影響增大。
[Abstract]:Based on the cavities behind the lining caused by water gushing in a certain section of Xi'an subway, the influence of cavity position and size on shield tunnel is analyzed by ANSYS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re is no cavity behind the lining, the contours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 of surrounding rock are butterfly distribution,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tunnel is the largest and the minimum on both sides, and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on the surrounding rock is concentrated when the cavity behind the lining is on both side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l force and safety factor of the segment is the biggest, the influence decreases with the cavity moving to the top and bottom, and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avity and the cav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l force and safety factor of the segment decreases. The axial force is less affected by the size of the cavity, while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safety factor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bending moment of the segment, and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of the cavity on the surrounding soil i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avity area.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l force and safety factor of segment is increased.
【作者單位】: 長安大學陜西省公路橋梁與隧道重點實驗室;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qū)(鄭州航空港區(qū))興港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中國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物探檢測中心;
【基金】:陜西省科技廳社會發(fā)展科技項目(2016SF-412) 長安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專項基金項目(310821172004)
【分類號】:U4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珂;周慧;侯城;馮志華;賴金星;;西安地鐵盾構下穿古城墻沉降分析及加固效果[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3期
2 魏綱;周楊侃;;雙線平行盾構開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隨機介質(zhì)預測[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6年05期
3 邱軍領;賴金星;劉熾;胡昭;謝永利;;盾構隧道壁后空洞注漿對管片受力特性的影響[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4期
4 賴金星;樊浩博;曹小軍;潘云鵬;劉熾;;盾構隧道涌水導致管片裂縫錯臺病害處治方法[J];工程勘察;2015年10期
5 賴金星;邱軍領;潘云鵬;曹小軍;劉熾;樊浩博;;盾構隧道管片裂縫病害的綜合監(jiān)測與分析[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5年02期
6 賴金星;汪珂;劉熾;邱軍領;潘云鵬;;黃土地層盾構隧道襯背空洞注漿過程變形規(guī)律[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3期
7 王其炎;楊建輝;薛永利;陳自海;;盾構在軟土地層掘進過程中的管片上浮研究[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4年01期
8 邱明明;姜安龍;;地鐵盾構隧道壁后注漿漿液壓力分布模型[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3年04期
9 白永學;漆泰岳;吳占瑞;任國青;;砂卵石層盾構施工地層損失原因分析與施工對策[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2年03期
10 司徒麗新;鄒友泉;;襯砌背后空洞對于公路隧道的危害性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3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熾;盾構隧道管片病害安全評估及背后空洞注漿影響規(guī)律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飛;房倩;張頂立;徐會杰;李宇杰;牛曉凱;;北京地鐵運營隧道病害狀態(tài)分析[J];土木工程學報;2017年06期
2 房倩;王劍晨;劉翔;宋瑞剛;;超大直徑泥水式盾構施工地層變形規(guī)律研究[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7年03期
3 賴金星;劉熾;胡昭;曹小軍;王修領;;盾構隧道襯砌背后空洞對結構影響規(guī)律數(shù)值分析[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7年03期
4 韓磊;葉冠林;王建華;周松;;大斷面泥水盾構隧道穿越河流施工技術探討[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7年03期
5 孫鐵軍;王偉;羅明睿;王萬平;王亞瓊;;不同襯砌結構缺陷對隧道結構整體安全性的影響[J];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17年03期
6 劉強;張志強;尚明源;;盾構施工壁后同步注漿對隧道管片的影響分析[J];路基工程;2017年02期
7 方恩權;;基于Web技術的地鐵隧道結構調(diào)查管理系統(tǒng)研究[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7年02期
8 張海豐;馬保松;周維;;太沙基土拱理論計算隧道受力存在的問題[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7年02期
9 左悅;;反力架的應用研究及案例分析[J];機械管理開發(fā);2017年02期
10 楊玲芝;方恩權;;軌道交通隧道結構病害檢測技術綜述與發(fā)展趨勢[J];都市快軌交通;2017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魯金銘;新大成隧道基底脫空病害區(qū)動力特性分析及注漿加固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賴金星;汪珂;郭春霞;邱軍領;樊浩博;;水平旋噴組合結構中管棚受力特點數(shù)值分析[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5期
2 賴金星;邱軍領;潘云鵬;曹小軍;劉熾;樊浩博;;盾構隧道管片裂縫病害的綜合監(jiān)測與分析[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5年02期
3 劉健;張載松;韓燁;吳星;;考慮黏度時變性的水泥漿液盾構壁后注漿擴散規(guī)律及管片壓力模型的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15年02期
4 康佐;王軍琪;鄧國華;文保軍;;西安地鐵一號線盾構隧道下穿朝陽門段城墻沉降數(shù)值模擬分析[J];隧道建設;2015年01期
5 賴金星;汪珂;劉熾;邱軍領;潘云鵬;;黃土地層盾構隧道襯背空洞注漿過程變形規(guī)律[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3期
6 吳華君;魏綱;;近距離雙線平行盾構施工引起的土體沉降計算[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4年02期
7 李新;;壁可法在橋墩裂縫處理中的應用[J];交通標準化;2014年08期
8 魏綱;龐思遠;;基于有限元模擬的雙線平行盾構隧道近距離界定[J];市政技術;2014年01期
9 邱明明;姜安龍;;地鐵盾構隧道壁后注漿漿液壓力分布模型[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3年04期
10 李鵬飛;張頂立;趙勇;;滲流作用下海底隧道開挖面圍巖穩(wěn)定性分析[J];中國公路學報;2013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劍;富水砂卵石地層盾構施工引起空洞的機理及對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2 周強;高速公路隧道襯砌背后空洞影響及安全性分析[D];重慶交通大學;2013年
3 陳俊濤;圍巖拱頂空洞對隧道穩(wěn)定性影響規(guī)律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2年
4 楊春山;運營地鐵盾構隧道襯砌結構安全評估體系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2年
5 吳少亮;基于裂縫擴展計算的在役RC橋梁剩余承載力及耐久性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1年
6 藺相文;深厚軟土層中樁側壓力注漿后的樁基承載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7 廉功乙;地鐵平行換乘站幫接建設對既有車站結構的影響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8 楊遠程;地鐵施工安全事故分析與評價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9 徐永飛;灌注樁壓漿技術的作用機理與功效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10 朱春生;公路隧道襯砌背后圍巖缺陷對結構安全的影響及處治對策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先英;杜怡賓;鄭鑫元;;熱應力集中系數(shù)的研究 改善上汽30萬千瓦汽輪機適應調(diào)峰能力的措施之一[J];上海汽輪機;1985年01期
2 楊和庭;劉正林;牛求煌;李國棟;;中速柴油機曲軸彎曲應力集中系數(shù)[J];武漢水運工程學院學報;1986年02期
3 費紀生;朱加銘;戴寶梁;范茂軍;;軸向撞擊桿中動應力集中系數(shù)的測定[J];工程力學;1989年02期
4 張衛(wèi)義;陳罕;;內(nèi)壓筒體開孔接管結構應力集中系數(shù)預測[J];化工設備與管道;2007年03期
5 曲淑英;張寶峰;張國棟;邵永波;;完全疊接K型管節(jié)點的應力集中系數(shù)的試驗研究[J];工程力學;2009年07期
6 林錚;;接管上外載荷引起的應力集中系數(shù)[J];廣州化工;2011年16期
7 侯哲哲;杜彥良;趙維剛;;基于支持矢量機的疲勞應力集中系數(shù)預測模型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12年04期
8 張錚;王來;;帶孔有限寬板孔邊應力集中系數(shù)的修正解法[J];力學與實踐;2012年06期
9 楊炎華;甘進;;海上多功能工作平臺管節(jié)點的應力集中系數(shù)分析方法[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3年02期
10 薜根生;;虛應力邊界元法求板材應力集中系數(shù)[J];機械設計與制造;198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懷州;尹光榮;孟慶政;宋曉秋;王海龍;;基于有限元理論的疲勞熱點應力集中系數(shù)計算方法研究[A];第十五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C];2011年
2 姚展;黃爭鳴;;界面對基體應力集中系數(shù)的影響[A];第17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納米復合材料與界面分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戎操;雷宏剛;;焊接空心球節(jié)點軸心受壓下應力集中系數(shù)有限元分析[A];建設工程安全理論與應用——首屆中國中西部地區(qū)土木建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鄧合霞;張益公;;初探不同理論在計算管節(jié)點應力集中系數(shù)上的差異[A];第十三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5 楊在林;許美娟;劉殿魁;;雙相介質(zhì)界面附近襯砌與裂紋對SH波的散射與動應力集中[A];現(xiàn)代數(shù)學和力學(MMM-XI):第十一屆全國現(xiàn)代數(shù)學和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邵永波;胡維東;;軸力作用下多平面KK圓管節(jié)點焊接部位應力集中系數(shù)的計算方法[A];鋼結構工程研究(七)——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2008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7 杜奎;黎增山;何為;關志東;;機械連接修理對圓孔應力集中系數(shù)影響研究[A];第十四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11分會場:低成本、高性能復合材料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2年
8 邵永波;周子璐;;TT節(jié)點焊接部位應力集中系數(shù)的數(shù)值分析[A];第14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冊)[C];2005年
9 李文蘋;王俊寶;閆文軍;;筒體軸向斜接管應力集中系數(shù)計算方法的研究[A];第四屆全國壓力容器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10 李宏亮;韓廣才;李鴻;;SH波作用下內(nèi)裂紋對圓形夾雜動應力集中問題的影響[A];第三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博文;鍋爐孔口強度三維有限元仿真分析[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2 馬偉龍;不均勻銹蝕對拱橋吊桿力學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6年
3 安振武;對接焊縫錯位應力集中系數(sh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張秀峰;幾種簡單管節(jié)點應力集中系數(shù)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5 張華芬;海洋平臺管節(jié)點應力集中問題的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6 田金辰;空間方鋼管相貫節(jié)點的應力集中系數(shù)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12年
7 蘭雁;十字板—焊接空心球應力集中系數(shù)的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08年
8 秦廣沖;腐蝕坑對鋼材應力集中系數(shù)及疲勞損傷影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年
9 郝迪;界面圓孔及其周邊空洞的反平面動力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10 黃敏;SH波對含圓孔的界面圓形脫膠夾雜的散射[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0100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10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