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加固混凝土連續(xù)梁橋上部結(jié)構(gòu)試驗研究
本文選題:加固 切入點:對比研究 出處:《西南交通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道路網(wǎng)絡(luò)建設(shè)的不停完備,老舊橋梁的存量越來越大,加上重型載重車輛的比例逐漸增多,公路荷載等級也相應(yīng)的逐漸推高,舊橋加固改造升級的任務(wù)越來越重。經(jīng)過我國公路橋梁加固改造工程多年的經(jīng)驗積累和技術(shù)發(fā)展,若干加固技術(shù)日漸成熟并被廣泛應(yīng)用于工程實踐中,這些針對橋梁結(jié)構(gòu)的快速有效的加固手段為國民經(jīng)濟的順暢運行提供了保障。近年來,日益沉重的交通流量,對橋梁結(jié)構(gòu)加固提出了快速完成、效果顯著的新要求,這就要求工程人員對加固方法進行橫向比對,明確不同加固方法的長短。目前為止,這些加固方法,其比較研究大多處于室內(nèi)階段。在實際橋梁上,不同加固方法的效果如何,能否適應(yīng)快速高效的加固新要求,這些問題影響著眾多舊橋加固工程的關(guān)鍵決策。因此,對于實際橋梁進行試驗,更直觀的比較研究各種加固方法的加固效果,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針對以上情況,本文依托青龍場立交橋加固工程,開展了以下工作:(1)簡述了國內(nèi)外公路橋梁加固方法的研究狀況以及橋梁工程的加固原則和加固目標,闡述了本課題利用模型計算和荷載試驗進行比對的研究方法。(2)分別討論了本課題中涉及到的"增大截面法"、"粘貼鋼板法"、"粘貼碳纖維布法"、"預(yù)應(yīng)力碳纖維板法"等四種橋梁加固方法,針對每種方法分析了其加固原理、施工技術(shù)以及加固計算方法。(3)結(jié)合本課題所依托的青龍場立交加固工程,詳細闡述了各加固方法的試驗布置,對每種方法進行了加固量介紹以及加固效果計算,并明確了荷載試驗的各項工作安排。(4)詳細介紹了荷載試驗的整個過程,按照試驗計劃對青龍場立交橋試驗跨進行了全面的數(shù)據(jù)采集和分析,并進一步結(jié)合結(jié)構(gòu)的相關(guān)計算,針對四種不同方法,進行了比較研究,分析比較了各自的加固效果且得到了相應(yīng)的結(jié)論。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completion of road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the stock of old bridges is increasing, and the proportion of heavy-duty vehicles is increasing gradually. The task of strengthening and upgrading old bridg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fter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accumulation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highway bridge reinforcement and renovation projects in China, some reinforcement technologi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ture and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se quick and effective reinforcement methods for bridge structure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 increasingly heavy traffic flow has put forward a new requirement for the bridge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to be completed quickly and with remarkable effect. So far, most of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se reinforcement methods are in the indoor stage. On the actual bridge,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einforcement methods? These problems affect the key decision of many old bridge reinforcement projects. Therefore, it is more intuitionistic to compare and study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of various reinforcement methods for the actual bridge. In view of the above situation, this paper, relying on the strengthening project of Azure Dragon's Changchang overpass, has carried out the following work: 1) briefly describ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highway and bridge reinforcement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 reinforcement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of the bridge engineering.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model calculation and load test comparison are expounded. The "enlarged section method", "sticking steel plate method", "bonded carbon fiber collocation method" and "prestressed carbon fiber slab method"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Four kinds of bridge strengthen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each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reinforcement princip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metho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inforcement amount of each method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and clarifies the working arrangement of the load test, and introduce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load test in detail.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plan, the comprehensiv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est span of Azure Dragon's field overpass are carried out, and further, combining with the relevant calculation of the structure, four different methods are compared and studied. The effects of reinforcement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U445.7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成祥,羅濱,馬立彥;淺談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的加固補強[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1年04期
2 李法偉,車迎娟,王秋香;建筑結(jié)構(gòu)加固補強在擴建工程中的應(yīng)用[J];林業(yè)科技情報;2001年02期
3 王芮;鋼筋混凝土平臺加固補強的設(shè)計與施工[J];江蘇冶金;2002年06期
4 原會民,張旭東;某教學樓的加固改造[J];山西建筑;2003年12期
5 陳建,吳如軍;建(構(gòu))筑物的損壞與加固[J];廣東建材;2004年06期
6 丁杰;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受彎構(gòu)件加固補強簡易方法[J];包鋼科技;2005年04期
7 王樹清,曾增;高強混凝土加固補強技術(shù)應(yīng)用[J];工程質(zhì)量;2005年10期
8 夏樹威;段敬民;喬慶軍;;礦區(qū)建筑物碳化腐蝕的機理分析與加固補強[J];山西建筑;2006年22期
9 吳吉亭;梁雪峰;;過火混凝土框架結(jié)構(gòu)加固補強設(shè)計[J];低溫建筑技術(shù);2007年05期
10 危白;;關(guān)于某綜合樓火災(zāi)后的加固方案[J];江西科學;2009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瑜;張景明;王琦;;混凝土結(jié)構(gòu)建筑主體改造的鑒定評估和綜合加固補強[A];第八屆全國建設(shè)工程無損檢測技術(shù)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陳瑜;張景明;王琦;;混凝土結(jié)構(gòu)建筑主體改造的鑒定評估和綜合加固補強[A];第三屆全國FRP學術(shù)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柳建軍;張凱;;框架結(jié)構(gòu)中肋梁樓蓋加固方法研究[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4)[C];2009年
4 鄭禮偉;王淑訓;;天津港東環(huán)立交橋加固維修工程設(shè)計簡介[A];全國既有橋梁加固、改造與評價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馬鳳山;趙海軍;陳德信;王虎;陳良珍;張亞民;郭捷;鞏城城;;金川二礦區(qū)14行風井再加固方案的可行性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屆(2010年度)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下)[C];2011年
6 王佩;胡仁君;;建筑結(jié)構(gòu)加固技術(shù)淺析[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0年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10年
7 陳宙;劉成斌;;受條件制約狀況下的改造加固工程實踐[A];首屆全國既有結(jié)構(gòu)加固改造設(shè)計與施工技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8 彭春雷;;汶川地震主要工程建筑災(zāi)害分析及加固處理技術(shù)[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調(diào)查分析與研究[C];2009年
9 徐佩;;某自建辦公樓加固及修復(fù)方案[A];第二屆全國工程結(jié)構(gòu)抗震加固改造技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10 王世槐;;采用錨噴技術(shù)加固補強游渡河大橋[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市政工程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城市橋梁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8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田霞;孟子故里摩崖石刻保護及研究[N];中國文物報;2010年
2 實習生 韓雨佳;荷花池大橋維修加固工程全面完成[N];攀枝花日報;2013年
3 顧明;混凝土水下修補加固技術(shù)獲重大突破[N];中國水利報;2000年
4 曹銳;用NEFMAC加固房屋[N];建筑時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盛國華;基于性能的FRP加固鋼筋混凝土框架抗震設(shè)計研究[D];東北大學;2013年
2 簡政;鋼筋混凝土構(gòu)件新型加固技術(shù)的試驗研究與數(shù)值仿真分析[D];西安理工大學;2005年
3 張錫治;貝殼砂質(zhì)土工程特性及加固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4 管仲國;外貼FRP加固混凝土橋梁的加固效率與可加固性[D];同濟大學;2006年
5 由世岐;FRP加固砌體結(jié)構(gòu)受力性能及計算方法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6 孫曉燕;服役期及加固后的鋼筋混凝土橋梁可靠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7 彭亞萍;FRP加固混凝土框架結(jié)構(gòu)梁、柱和節(jié)點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8 鄒友林;芳綸纖維薄板加固受損RC柱抗震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9 任偉;鋼筋混凝土T梁橋的片材加固機理、設(shè)計方法及其應(yīng)用[D];長安大學;2006年
10 朱登元;柱式橋臺前坡改造土中骨架結(jié)構(gòu)加固機理及穩(wěn)定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成浩;火力發(fā)電廠煤倉間結(jié)構(gòu)二次加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年
2 韓冬;U形FRP箍設(shè)置位置對受剪加固效果的影響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3 蔡明君;雙曲拱橋檢測與加固改造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4 楊欣;框架結(jié)構(gòu)中梁柱節(jié)點加固方法研究與有限元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5 劉哲;預(yù)應(yīng)力鋼絲繩加固RC框架節(jié)點抗剪性能試驗研究[D];華僑大學;2015年
6 程艷;FRP設(shè)計參數(shù)對砌體拱加固作用的有限元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郭松;鐵路預(yù)應(yīng)力混凝土簡支梁橋加固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8 毛杰;加固時/后服役RC橋梁的可靠性評估[D];長沙理工大學;2014年
9 田碧鵬;增大截面加固受損混凝土梁疲勞性能試驗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10 呂振威;早期鋼筋混凝土T梁橋的加固方法的對比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6843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8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