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塔斜拉橋中的共振模式研究
本文選題:斜拉橋 切入點:共振 出處:《公路工程》2017年02期
【摘要】:以赤石大橋為基礎,通過有限元法,對多塔斜拉橋可能的共振模式進行了研究。首先,基于赤石大橋的相關資料,建立了多塔斜拉橋的平面有限元模型;其次,通過斜拉索頻率與弦理論計算結果的對比,對有限元模型進行了修正;最后,通過對多塔斜拉橋自由振動模態(tài)和頻率的深入研究,提出斜拉橋局部混合模態(tài)的新概念和揭示了多塔斜拉橋可能的復雜動力學行為,具有一定的科學意義和工程參考價值。
[Abstract]:Based on the Chishi Bridge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possible resonance modes of multi-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are studied. Firstly, the plan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multi-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of Chishi Bridge; secondly,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multi-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is establishe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modifi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cable frequency and string theory. Finally, the free vibration modes and frequencies of multi-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are deeply studied. A new concept of local mixed mode of cable-stayed bridge is proposed and the possible complex dynamic behavior of multi-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is revealed which is of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engineering reference value.
【作者單位】: 湖南省汝郴高速公路建設開發(fā)有限公司;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572117,11502076) 湖南省交通廳項目(201428)
【分類號】:U448.2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春,劉曉東;論多塔斜拉橋的剛度[J];公路;2002年06期
2 喻梅;淺談多塔斜拉橋[J];四川建筑;2003年03期
3 喻梅,李喬;結構布置對多塔斜拉橋力學行為的影響[J];橋梁建設;2004年02期
4 ;墩高245m的法國米約多塔斜拉橋[J];鐵道建筑;2004年09期
5 金立新;郭慧乾;;多塔斜拉橋發(fā)展綜述[J];公路;2010年07期
6 喻梅;李喬;廖海黎;;多塔斜拉橋的剛度配置[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4期
7 張廣山;祝江林;;多塔斜拉橋設計方案研究[J];建筑;2011年04期
8 曹珊珊;雷俊卿;李忠三;林道錦;王仁貴;;多塔斜拉橋剛度分析[J];世界橋梁;2012年01期
9 林道錦;李忠三;王仁貴;;多塔斜拉橋力學性能研究[J];公路;2013年07期
10 胡建華,廖建宏;多塔斜拉橋關鍵技術研究[J];中外公路;200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陳明憲;;多塔斜拉橋關鍵技術研究[A];第一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公路設計與施工卷[C];2002年
2 廖建宏;胡建華;;Ⅲ 結構分析和試驗研究 岳陽洞庭湖大橋多塔斜拉橋新技術研究[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學會2002年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3 房貞政;張超;陳永健;鄭則群;許莉;;基于三臺陣振動臺的多塔斜拉橋試驗研究[A];第六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Ⅰ)[C];2012年
4 張顯杰;楊江國;楊冬云;李會東;;新三條石橋橋型景觀及結構設計[A];第十八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馮源 袁云;世界上最長最寬的多塔斜拉橋開工[N];大眾科技報;2008年
2 記者 康行遠 通訊員 高惠群;嘉紹大橋挑戰(zhàn)兩項世界紀錄[N];嘉興日報;2009年
3 記者 張陸龍 通訊員 李蘇;攻克多個世界建橋難題 推動橋梁建設科技進步[N];紹興日報;2013年
4 宋文健 嚴林征;羅霄山中起高塔[N];中國交通報;2013年
5 本報記者 楊海濤 王緣 通訊員 李蘇;嘉紹大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的有力轉身[N];中國交通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孫才志;大跨度多塔斜拉橋隨機地震響應分析及應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2 李忠三;基于靜動力特性的多塔長跨斜拉橋結構體系剛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偉平;大跨度多塔斜拉橋主梁隨機地震可靠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應衛(wèi)超;大跨度多塔斜拉橋伸縮傳力裝置適用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陳子濤;多塔斜拉橋拉索面內(nèi)外振動理論及有限元分析[D];長安大學;2015年
4 韓帥;基于結構健康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的多塔斜拉橋剛性鉸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黃勝;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梁在高墩多塔斜拉橋上的應用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4年
6 田靜靜;地震和臺風作用下多塔斜拉橋橫向結構體系綜合控制方法[D];東南大學;2015年
7 吳焱;多塔斜拉橋局部結構參數(shù)變化對斜拉橋主梁的影響[D];長安大學;2016年
8 李鵬程;多塔斜拉橋剛度分析[D];重慶交通大學;2009年
9 喻梅;多塔斜拉橋結構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10 廖龍輝;大跨度多塔斜拉橋施工控制關鍵問題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724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7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