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路橋論文 >

重載交通對預應力混凝土梁疲勞性能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1-09 18:24

  本文關鍵詞:重載交通對預應力混凝土梁疲勞性能影響研究 出處:《建筑結構》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重載交通 疲勞壽命 等幅疲勞試驗 預應力混凝土梁 疲勞損傷


【摘要】:為了得到重載交通對預應力混凝土梁的疲勞性能影響,對9根預應力混凝土模型梁分別進行靜載試驗和等幅疲勞試驗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部分試驗梁在經歷過200萬次疲勞荷載作用后,其靜力極限強度不但沒有大幅度降低,反而略有提高;在重載作用下的疲勞破壞均始于非預應力鋼筋的疲勞斷裂;試驗過程中疲勞損傷明顯呈三階段發(fā)展規(guī)律,當疲勞荷載上限達到0.7倍的極限荷載時,疲勞壽命大于200萬次,當疲勞荷載上限達到0.75倍極限荷載時,疲勞壽命僅為10.2萬次,當疲勞荷載上限達到0.85倍的極限荷載時,預應力混凝土梁的疲勞壽命僅為5.1萬次;得到了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容許疲勞壽命方程。
[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the influence of heavy load traffic on the fatigue performance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nine prestressed concrete model beams were studied by static load test and iso-amplitude fatigue test respectively. After 2 million fatigue loads, the static ultimate strength of some test beams has not been greatly reduced, but increased slightly. The fatigue failure under heavy load begins with the fatigue fracture of non-prestressed steel bar. The fatigue damage in the test process is obviously a three-stage development rule. When the upper limit of fatigue load reaches 0.7 times of ultimate load, the fatigue life is more than 2 million times. When the upper limit of fatigue load is 0. 75 times of ultimate load, the fatigue life is only 102,000 times, when the upper limit of fatigue load is 0. 85 times of ultimate load. The fatigue life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is only 51,000 times. The allowable fatigue life equatio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is obtained.
【作者單位】: 河北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河北省土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基金】:河北省交通廳資助項目(Y-2012046)
【分類號】:U441.4
【正文快照】: 0引言目前我國高速公路橋梁普遍存在著大量的超載現(xiàn)象,可能是因為隨著我國各地建設和運輸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交通量迅猛增長,高速公路上頻繁出現(xiàn)一些重載車輛,使車輛荷載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有許多實際車輛荷載都超過了《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 D60—2004)[1]中的設計荷載標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武谷;預應力混凝土梁裂縫的預防及處理[J];橋梁建設;2003年S1期

2 唐詩明;目前鐵路預應力混凝土梁存在的問題[J];鐵道建筑;1989年03期

3 趙付安;;談加大預應力混凝土梁跨度的措施[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4年03期

4 孟慶伶;早期預應力混凝土梁的耐久性調查[J];鐵道建筑;2001年11期

5 沈柏臣,趙治冶,王麗華;預應力混凝土梁鑒定試驗及其結果判定[J];鐵道建筑;2002年08期

6 邱文亮,姜萌;部分約束預應力混凝土梁分析[J];世界橋梁;2002年04期

7 張戰(zhàn)冰,劉偉;如何治理T型預應力混凝土梁裂紋[J];吉林建材;2002年04期

8 暢君文,賈輝,姜麗霞;某預應力混凝土梁開裂事故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fā);2002年05期

9 錢衛(wèi);胡世德;薛偉辰;;全預應力混凝土梁的長期變形計算[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6年06期

10 申健;張志國;;預應力混凝土梁非線性有限元分析[J];應用能源技術;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沈玉蘭;;預應力混凝土梁靜載彎曲抗裂試驗設備的改進[A];預應力混凝土現(xiàn)況與發(fā)展——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會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委員會第一屆第三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2年

2 尚仁杰;張強;周建鋒;曾昭波;;緩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梁抗彎強度試驗研究[A];第十屆后張預應力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3 吳繼鋒;馬新峰;;超長無黏接預應力混凝土梁的施工質量控制[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3卷)[C];2010年

4 李亮平;林清;周成昀;劉澤宇;羅道榮;陳小佳;張謝東;;預應力混凝土梁施工的撓度預控研究[A];第二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上卷)[C];2004年

5 郭曉輝;張新樂;曹海;李硯召;;預應力混凝土梁抗沖擊性能試驗研究[A];第20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1年

6 甘敢;;碎石預應力混凝土梁在中小橋梁中的簡便應用[A];第15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6年

7 袁建力;朱燁;胡德虎;;預應力混凝土梁彎矩—曲率基本曲線的簡捷算法[A];工程設計與計算機技術:第十五屆全國工程設計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鄭文忠;譚軍;解恒燕;王英;;帶過渡區(qū)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梁設計方法研究[A];首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9 熊輝霞;張耀庭;司馬玉洲;;基于損傷理論的預應力混凝土梁彈性模量分析[A];第18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9年

10 葉見曙;鞠金熒;吳文清;;預應力混凝土橋梁拓寬的若干問題探討[A];全國既有橋梁加固、改造與評價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趙少偉;雙預應力混凝土梁理論與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2 李瑞鴿;全預應力混凝土梁動力性能研究及有效預應力識別[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3 肖峗;預應力混凝土梁超載疲勞剛度退化試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4 譚軍;碳纖維布加固預應力混凝土梁抗彎性能試驗與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5 劉燦;橫向預應力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及預應力損失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李進洲;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疲勞力學行為試驗研究及理論分析[D];中南大學;2013年

7 張利梅;高效預應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及延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權集;大跨度預應力砼梁設計分析及應用[D];河北工程大學;2015年

2 李昊;預應力混凝土框架結構數(shù)值摸擬分析[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4年

3 李龍斌;沖擊荷載作用下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力學性能研究[D];南華大學;2016年

4 美多澤卓;雙作用預應力混凝土梁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5 周博;預應力混凝土梁開裂后剛度模型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6 劉猛;先壓法雙預應力混凝土梁的靜載性能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7 袁麗莉;預應力混凝土梁的非線性有限元分析與參數(shù)評估[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8 喬墩;橫張預應力混凝土梁設計原理研究[D];重慶交通學院;2004年

9 程守玉;沖擊荷載作用下預應力混凝土梁的性能及設計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10 張國印;后壓法雙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4021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021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c54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