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靜力分量對列車-軌道-橋梁系統(tǒng)地震響應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擬靜力分量對列車-軌道-橋梁系統(tǒng)地震響應的影響 出處:《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5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列車-軌道-橋梁系統(tǒng) 地震響應 擬靜力分量 大質量法 相對運動法
【摘要】:為探討結構擬靜力分量對地震作用下高速鐵路橋上列車行車安全性的影響,考慮路基和橋梁地震力邊界條件,分別采用相對運動法和大質量法,在相對坐標系和絕對坐標系下處理地震力邊界條件,建立了不同坐標系下的列車-軌道-橋梁系統(tǒng)地震響應分析模型.以跨度48 m+5×80 m+48 m的剛構-連續(xù)組合梁橋為例,分析了結構單向和三向擬靜力分量對列車-軌道-橋梁系統(tǒng)地震響應的影響.結果表明:結構橫向擬靜力分量將顯著增大橋梁橫向位移、鋼軌橫向位移、列車脫軌系數和輪重減載率,而縱向、豎向擬靜力分量的影響甚微;同時考慮結構的三向擬靜力分量時,列車脫軌系數和輪重減載率均顯著增大,且其相對誤差隨列車速度提高而增大,最大達30.5%和22.2%.因此,不考慮結構擬靜力分量在列車速度較高時將嚴重低估車輛的動力響應,對橋上列車的行車安全性造成誤判.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of quasi static components on the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under the earthquake effect on train running safety, considering the subgrade and bridge seismic force boundary conditions, using the relative motion method and large mass method, seismic force boundary conditions in relative coordinates and absolute coordinates, analysis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coordinates the train track bridge system in earthquake. With a span of 48 m+5 * 80 m+48 m rigid continuous beam bridge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one-way and three pseudo static component of the train track bridge system seismic respon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of transverse quasi-static components wi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the bridge rail, transverse displacement, derailment coefficient and reduction rate of wheel load, and the longitudinal and vertical quasi static components have little effect;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three component quasi static, train derailment coefficient and wheel load reduction Loading r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relative error as the train speed increases, the maximum of 30.5% 22.2%. and therefore,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e of pseudo dynamic static component in high speed train will seriously underestimate the response of a vehicle, the traffic safety of train on bridge caused by misjudgment.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378429,51308470) 國家973計劃資助項目(2013CB036301) 國家863計劃資助項目(2011AA11A103)
【分類號】:U442.55
【正文快照】: 我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和亞歐地震帶之間,是全球大陸地震最活躍的地區(qū)之一.地震除引起橋梁結構本身破壞外,對橋上列車行車安全性的影響不容忽視.如在日本新o_地震中就曾發(fā)生過運行于高架橋上的新干線列車脫軌的事故,造成了慘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近年來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韓艷;夏禾;郭薇薇;;斜拉橋在地震與列車荷載同時作用下的動力響應分析[J];工程力學;2006年01期
2 李小珍;雷虎軍;;基于多點激勵的剛構-連續(xù)組合梁橋行波效應分析[J];橋梁建設;2012年06期
3 王少林;翟婉明;;地震作用下高速列車-線路-橋梁系統(tǒng)動力響應[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4 熊建珍;高芒芒;俞翰斌;;天興洲長江大橋斜拉橋在地震作用下的車—橋耦合振動分析[J];中國鐵道科學;2006年05期
5 鄧子銘;郭向榮;張志勇;;地震作用對鋼桁梁橋車橋系統(tǒng)耦合振動的影響分析[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6 雷虎軍;李小珍;;非一致地震激勵下列車-軌道-橋梁耦合振動模型[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志超;張亞輝;林家浩;;考慮行波效應的車橋系統(tǒng)地震響應分析[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0年04期
2 李小珍;張黎明;張潔;;公路橋梁與車輛耦合振動研究現狀與發(fā)展趨勢[J];工程力學;2008年03期
3 彭榮華;王柳;郭向榮;;橫向地震激勵下的懸索橋車-橋耦合動力響應分析[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2年04期
4 王開云;王少林;楊久川;王慎;;地震環(huán)境下鐵路輪軌動態(tài)安全性能及脫軌研究進展[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2年06期
5 張永亮;徐家林;孫建飛;;京滬高速鐵路滄德特大橋地震反應分析[J];世界橋梁;2013年06期
6 歐陽光;談博升;;大跨度斜拉橋車橋耦合振動分析[J];中外公路;2013年04期
7 彭華;朱柏鋮;蔡小培;侯博文;;強側風下高架橋上軌道列車的安全運行[J];都市快軌交通;2014年01期
8 王璞;高亮;趙磊;曲村;;路基地段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底座板限位凹槽設置方式研究[J];工程力學;2014年02期
9 楊娥;廖利偉;;沖擊壓路機破裂穩(wěn)固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力學效應分析[J];中外公路;2014年02期
10 張劍;王輝;王玉艷;金學松;;輪對等效錐度與車輛動態(tài)特性關系分析[J];大連交通大學學報;201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郜新軍;地震及列車豎向荷載作用下大跨橋梁動力響應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杜憲亭;強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橋梁空間動力效應及列車運行安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晉智斌;車—線—橋耦合系統(tǒng)及車—橋隨機振動[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4 吳再新;大跨度組合體系箱梁的計算理論及其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5 林玉森;地震作用下高速鐵路橋上列車走行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6 陳向東;輕軌車輛與斜拉橋動態(tài)耦合系統(tǒng)的數值模擬方法及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7 張志超;車橋系統(tǒng)耦合振動和地震響應的隨機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8 陳嶸;高速鐵路車輛—道岔—橋梁耦合振動理論及應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9 崔圣愛;基于多體系統(tǒng)動力學和有限元法的車橋耦合振動精細化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10 王濤;高速公路橋梁交通荷載調查分析及仿真模擬[D];長安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榕峰;公路橋梁車橋耦合主要影響因素仿真分析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07年
2 吳成;考慮樁土相互作用的車—線—橋空間耦合振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3 張黎明;大跨度連續(xù)剛構橋車橋耦合振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4 鐘順;斜拉橋面結構與車輛耦合作用下的非線性動力學分析[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5 李強;斜拉橋的風致振動與車橋耦合振動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6 宋子威;輕軌列車通過高架橋梁引起的周圍土體振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7 王亞X;大跨度自錨式懸索橋車橋耦合振動數值分析[D];長安大學;2008年
8 陳姣;移動荷載作用下橋梁的車橋耦合振動分析[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周新平;基于有限元的彎橋車橋耦合振動分析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06年
10 申昊;八七型下承式鐵路應急搶修鋼桁梁在列車荷載作用下的動力響應及行車安全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吉濤;楊慶山;;地震波基線漂移的處理方法[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2 閻貴平,夏禾,陳英俊;鐵路斜拉橋的地震響應特性研究[J];北方交通大學學報;1995年02期
3 于海英;江汶鄉(xiāng);解全才;楊永強;程翔;楊劍;;近場數字強震儀記錄誤差分析與零線校正方法[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9年06期
4 周雍年,,章文波,于海英;數字強震儀記錄的長周期誤差分析[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7年02期
5 徐艷;George C Lee;;Traveling wave effect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a steel arch bridge subjected to near fault ground motion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7年03期
6 潘強;方詩圣;程曉東;;高墩大跨連續(xù)剛構橋地震反應的行波效應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7 張楠,夏禾;鐵路橋梁在高速列車作用下的動力響應分析[J];工程力學;2005年03期
8 韓艷;夏禾;郭薇薇;;斜拉橋在地震與列車荷載同時作用下的動力響應分析[J];工程力學;2006年01期
9 周國良;李小軍;劉必燈;彭小波;遲明杰;;大剛度法在結構動力分析中的應用、誤差分析與改進[J];工程力學;2011年08期
10 全偉;;大跨曲線與直線剛構橋水平雙向多點地震反應分析對比[J];世界橋梁;2011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蔡成標;高速鐵路列車—線路—橋梁耦合振動理論及應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創(chuàng)第,陳俊忠;基礎平動結構隨機地震響應的解析解[J];廣西工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2 孫詩文;杜元增;;單雙層球面網殼結構多點隨機地震響應研究[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揭志羽;衛(wèi)星;李亞東;顧穎;;不同設計參數下剛構-連續(xù)組合曲線梁橋地震響應敏感性分析[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3年02期
4 賀民;劉聰隆;;晃動分量對儲罐地震響應的影響研究[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5 陳鑫;李愛群;張志強;;某大型復雜結構地震響應與控制研究[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11年06期
6 胡賀;;隨機結構與確定結構的隨機地震響應的比較[J];科技與企業(yè);2011年16期
7 宋金峰,何玉敖;中央電視塔結構模型的空間地震響應與分析[J];天津大學學報;1997年02期
8 陳啟飛;李愛群;王浩;李建慧;;淮安大橋主橋的地震響應時程分析[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07年05期
9 劉鵬;鄭凱鋒;楊雷;吳臻旺;;考慮梁體—擋塊碰撞效應的橋梁地震響應數值計算[J];西北地震學報;2011年04期
10 程桂勝;降低高層建筑地震響應的控制設計研究[J];工業(yè)建筑;1994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鄔俊文;趙章焰;;岸邊集裝箱起重機地震響應和減震分析[A];物流工程三十年技術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道[C];2010年
2 羅列;陳水生;;隔震橋墩梁柔度對地震響應的影響[A];第六屆全國土木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杜元增;魏德敏;;周邊雙層中部單層球面網殼非平穩(wěn)隨機地震響應[A];第14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三冊)[C];2005年
4 馬千里;程光煜;葉列平;陸新征;;屈服后剛度對結構彈塑性地震響應的影響[A];第三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馬千里;程光煜;葉列平;陸新征;;屈服后剛度對結構彈塑性地震響應的影響[A];第三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林濤;魏泳濤;于建華;;頂置水箱對高層建筑地震響應的影響[A];四川省振動工程學會2002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7 薛素鐸;潘云;;地震輸入空間變化效應對大跨度結構地震響應的影響[A];慶祝劉錫良教授八十華誕暨第八屆全國現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韓青;趙凱紅;張毅剛;;預應力拱架結構多維地震響應的動力時程分析[A];第六屆全國現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張鴻儒;陳英俊;;樁-土-結構系統(tǒng)的隨機地震響應[A];全國橋梁結構學術大會論文集(下冊)[C];1992年
10 孫卓;閻貴平;;高速鐵路剛構式高架橋延性地震響應研究[A];第七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199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江洋;大跨建筑結構多點輸入地震響應計算與抗震設計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2 劉振宇;深水橋梁的地震響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3 李貞新;基于推倒分析法的連續(xù)梁橋地震響應簡化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4 蔣東旗;遠場地震作用下樁基的橫向地震響應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5 閆曉宇;多點激勵下大跨度鋼筋混凝土橋梁地震響應振動臺陣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6 樊珂;大跨度結構多維多點地震響應試驗研究與理論分析[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8年
7 楊孟剛;磁流變阻尼器在大跨度橋梁上的減震理論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8 楊顏志;土體-復雜結構耦合系統(tǒng)地震響應數值模擬方法及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慶霞;地震動空間變化對大跨度結構地震響應的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2 張坤;高墩橋梁地震響應計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3 呂朝坤;高層建筑地震響應的ITMD控制[D];浙江大學;2005年
4 丁錦銘;基礎埋置對核電廠房地震響應的影響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5 蔣林珊;纜索對連續(xù)剛構橋懸臂施工階段地震響應的影響分析[D];長安大學;2014年
6 徐軍;超高墩大跨度連續(xù)剛構橋地震響應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2年
7 彭志豐;非線性結構—設備耦合體系地震響應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8 史建朋;橫撐對鋼管混凝土拱橋地震響應的影響分析[D];長安大學;2011年
9 劉惠;深水斜拉橋地震響應數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10 帥海樂;垃圾填埋場的地震響應特性分析及穩(wěn)定性評價[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401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40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