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船舶論文 >

含非均勻點蝕損傷船體板的極限強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5 16:04

  本文關鍵詞:含非均勻點蝕損傷船體板的極限強度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非均勻點蝕 腐蝕位置 極限強度 屈曲 評估方法


【摘要】:海洋環(huán)境中腐蝕損傷對船體結構極限承載力的強大破壞性無法規(guī)避。隨著高強度鋼板的廣泛應用,船體板架結構的失穩(wěn)現(xiàn)象更加突出,而腐蝕對結構材料的侵蝕進一步導致船體板發(fā)生屈曲失效。因此,準確評估含腐蝕損傷船體板的屈曲極限強度對保證結構安全性、延長在役船舶的壽命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目前,國內外現(xiàn)有的極限強度評估方法普遍忽略腐蝕位置分布的影響。然而,非均勻局部點蝕形貌在實船構件上并不罕見,而且因其具有隱蔽性、突發(fā)性、強破壞性等特點,時常導致始料未及的重大事故。因此,本文以高強度鋼板為研究對象,旨在研究腐蝕位置分布對板極限強度的影響,通過采用非線性有限元的數(shù)值模擬方法,探究板在不同載荷形式下其極限強度折減因子在多種腐蝕位置分布下的變化規(guī)律。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1)建立非均勻點蝕損傷的有限元模型,最大限度地降低模型與實際結構的差距以及數(shù)值計算的不確定性; (2)分別計算板在單向壓載與雙向壓載工況下各類腐蝕位置分布的極限強度折減因子,確定局部腐蝕板的危險區(qū)域;(3)對腐蝕位置影響程度進行參數(shù)化研究,確定長寬比、柔度、腐蝕參數(shù)、載荷比等特征值對不同腐蝕位置類型的影響; (4)確定塊狀類局部腐蝕的模態(tài)分布,對板不同位置的折減因子進行等級區(qū)分; (5)通過數(shù)值擬合,確定各腐蝕分布類型下板折減因子的評價參數(shù),建立計算公式與分區(qū)等級表,形成非均勻點蝕板在特定評估范圍內的極限強度評估方法;谏鲜鲅芯抗ぷ,本文獲悉單向壓載下板的短邊邊界單邊發(fā)生局部腐蝕最為危險,而雙向壓載板則隨著載荷比的增大其危險區(qū)域由邊界轉變至板的中部。依據(jù)不同腐蝕位置分布對應的評價參數(shù)以及分區(qū)等級表,本文提出的評估方法可以簡單、有效地評價特定范圍內的極限強度,完成了從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轉換,對實際的工程化評估方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關鍵詞】:非均勻點蝕 腐蝕位置 極限強度 屈曲 評估方法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U661.4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緒論9-49
  • 1.1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9-15
  • 1.1.1 腐蝕損傷的危害9-10
  • 1.1.2 腐蝕損傷對結構極限強度的影響10-11
  • 1.1.3 非均勻腐蝕損傷的特點11-14
  • 1.1.4 本文研究的意義14-15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5-46
  • 1.2.1 板的極限強度研究方法15-16
  • 1.2.2 無損傷板的極限強度計算公式16-20
  • 1.2.3 極限強度的影響因素研究20-36
  • 1.2.4 非均勻腐蝕位置對板極限強度的影響研究36-41
  • 1.2.5 考慮腐蝕損傷影響的極限強度評估方法41-46
  • 1.3 現(xiàn)有研究工作的綜合評述46-48
  • 1.4 論文研究工作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內容48-49
  • 2 非均勻點蝕損傷板模型的確立49-67
  • 2.1 有限元模型49-55
  • 2.1.1 幾何模型49-50
  • 2.1.2 基本尺寸標定50-52
  • 2.1.3 單元類型52-53
  • 2.1.4 材料屬性53-55
  • 2.2 載荷與邊界條件的確定55-56
  • 2.3 初始缺陷的施加56-58
  • 2.3.1 初始變形56-57
  • 2.3.2 殘余應力57-58
  • 2.4 非均勻點蝕模型的確定58-62
  • 2.4.1 蝕坑形狀的確定58-62
  • 2.4.2 單雙面腐蝕分布62
  • 2.5 腐蝕影響因素的參數(shù)設定62-64
  • 2.6 模型驗證64-66
  • 2.6.1 網(wǎng)格收斂性驗證64
  • 2.6.2 程序驗證64-66
  • 2.7 本章小結66-67
  • 3 非均勻腐蝕位置對板縱向抗壓極限強度的影響67-93
  • 3.1 局部腐蝕位置對板極限強度的影響67-74
  • 3.1.1 局部腐蝕位置的分類67-69
  • 3.1.2 不同腐蝕位置的極限強度對比69-74
  • 3.2 腐蝕位置影響程度的參數(shù)化研究74-87
  • 3.2.1 長寬比74-80
  • 3.2.2 柔度80-81
  • 3.2.3 腐蝕體積比81-84
  • 3.2.4 點蝕密集度和腐蝕深度比84-87
  • 3.3 塊狀類腐蝕的強度折減因子模態(tài)87-90
  • 3.4 腐蝕區(qū)域長寬比的影響90-91
  • 3.5 本章小結91-93
  • 4 雙向壓載工況下極限強度的影響因素研究93-100
  • 4.1 計算模型典型工況的參數(shù)設定93
  • 4.2 局部腐蝕位置對極限強度折減因子的影響93-95
  • 4.3 雙向壓載下極限強度折減因子的模態(tài)分布95-96
  • 4.4 載荷比參數(shù)的影響96
  • 4.5 雙軸載荷交互作用曲線96-98
  • 4.6 腐蝕區(qū)域長寬比的影響98
  • 4.7 本章小結98-100
  • 5 非均勻點蝕損傷板的極限強度評估方法100-109
  • 5.1 評估范圍100
  • 5.2 局部腐蝕板的折減因子評估法100-107
  • 5.2.1 各腐蝕類型的極限強度折減因子計算公式101-105
  • 5.2.2 塊狀類局部腐蝕板的分區(qū)等級設定105-106
  • 5.2.3 局部腐蝕板的極限強度評估方法106-107
  • 5.3 方法對比與應用分析107-108
  • 5.4 本章小結108-109
  • 結論109-111
  • 總結109-110
  • 展望110-111
  • 參考文獻111-117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117-118
  • 致謝118-11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千里;;簡化非線性極限強度曲線的極限平衡條件及其應用[J];水利學報;1966年01期

2 皮永林;;混凝土迭合梁的極限強度[J];武漢建材學院學報;1982年03期

3 雍致盛;;壓桿極限強度設計[J];公路;1987年06期

4 胡勇,崔維成;無加筋平板極限強度的簡化解析法與規(guī)范公式的比較[J];中國造船;2003年02期

5 胡勇,崔維成;具有裂紋缺陷的板和加筋板格在聯(lián)合載荷作用下的剩余極限強度[J];船舶力學;2003年01期

6 張錦飛,崔維成;三種船型結構的極限強度分析比較[J];船舶力學;2003年04期

7 胡勇,崔維成;平板在組合載荷作用下的極限強度預報的一種簡化解析法(英文)[J];船舶力學;2003年06期

8 陸蓓,劉濤,崔維成;深海載人潛水器耐壓球殼極限強度研究[J];船舶力學;2004年01期

9 張少雄,余友誼;有凹痕的板在軸向壓力作用下的極限強度[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4年03期

10 俞銘華;王仁華;王自力;李良碧;;深海載人潛水器有開孔耐壓球殼的極限強度[J];中國造船;2005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祁恩榮;崔維成;萬正權;;大型雙殼油船舶體極限強度比較研究(英文)[A];2005年船舶結構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祁恩榮;崔維成;;損傷船舶極限強度可靠性分析[A];2007年船舶力學學術會議暨《船舶力學》創(chuàng)刊十周年紀念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師桂杰;Atilla Incecik;王德禹;;含裂紋損傷的船體結構極限強度分析[A];紀念徐秉漢院士船舶與海洋結構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秦洪德;王雷;劉明瑞;;船體極限強度評估的理想結構單元法研究綜述[A];紀念徐秉漢院士船舶與海洋結構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裴志勇;藤久保昌彥;矢尾哲也;;受損船底板極限強度研究[A];第22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3年

6 王佳穎;張世聯(lián);;縱向箱型梁艙段極限強度試驗研究[A];2011年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2年

7 嵇春艷;張峗;;半潛式平臺全壽命期極限強度隨機預報方法研究[A];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海洋鋼結構分會2010年學術會議暨第六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舒鑫;吳劍國;洪英;;破損后船體剩余極限強度的分析[A];紀念徐秉漢院士船舶與海洋結構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9 楊平;許明財;潘晉;;船體結構極限強度的影響因素及敏感度分析[A];2004年船舶與海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任慧龍;李陳峰;;基于遞增塑性破壞的船體極限強度分析研究[A];2007年船舶力學學術會議暨《船舶力學》創(chuàng)刊十周年紀念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師桂杰;集裝箱船船體結構極限強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2 孫克淋;具有缺陷板的船體極限強度可靠性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3 江曉俐;基于船舶總縱極限強度的可靠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4 王芳;具有裂紋損傷的船舶結構剩余極限強度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5 馮亮;基于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的船體結構極限強度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6 楊平;船體結構極限強度及破損剩余強度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7 尚高峰;輕量化船舶結構極限強度研究[D];中國艦船研究院;2011年

8 王燕舞;考慮腐蝕影響船舶結構極限強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9 張婧;艦船結構在爆炸作用下的非線性響應及可靠性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曉彥;含裂紋損傷FPSO結構的剩余極限強度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5年

2 舒鑫;破損后船舶剩余極限強度及可靠性分析[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李繼中;考慮低溫影響的LNG船極限強度與剩余極限強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4 李賀;W2000C 80塔架強度問題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5 李磊;基于FDM成型技術的3D打印工件機械性能及質量研究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6 李彥娜;鋁合金加筋板結構軸壓極限強度研究及優(yōu)化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7 錢鵬;考慮初始缺陷FPSO結構的極限強度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6年

8 徐爍碩;壽命期內基于FPSO極限強度的可靠性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6年

9 江小龍;考慮隨機腐蝕損傷的FPSO船體梁極限強度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6年

10 董佳歡;超大型海上浮式結構物總體強度和關鍵結構極限強度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6年

,

本文編號:85750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85750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2bf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