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艙室內部噪聲精細化預報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06 00:34
近些年,人們對船舶的舒適度要求越來越苛刻。艙室內部噪聲的大小是影響船舶舒適度的重要指標。船上環(huán)境復雜,若建造完成后再對艙室噪聲進行控制,不僅成本高、周期長,而且效果差。因此在設計階段對艙室噪聲進行精細化預測,并提出改善措施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建造工藝和室內設施對艙室內部聲場分布的影響,并以某工程船為例計算了大型會議室內不同位置的噪聲,使船舶艙室噪聲的預報更加精細化,具體進行了如下工作:首先,將LMS Virtual.Lab仿真結果與理論值和經典實驗進行對比,驗證了本文研究室內聲場分布路線的正確性。接著,在LMS Virtual.Lab Acoustics模塊運用邊界元分析方法,研究了開孔和縫隙以及設施布置對艙室內部聲場的影響。針對開孔和縫隙從面積和位置兩方面著手研究,依次建立了開孔和縫隙面積由小到大,位置分別在墻中、墻邊和墻角時的房間聲學模型,進而得到室內噪聲水平。針對設施布置:(1)對比分析了房間內有無吸聲座椅的聲場分布。(2)研究在房間內部點聲源和房間外平面波聲源分別作用下,聲屏障橫向擺放和縱向擺放時,室內場點聲壓級分布情況。(3)從場點聲壓級變化大小方面,對直立型,Y型和T型...
【文章來源】:大連理工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fā)展
1.2.1 船舶艙室噪聲預報技術研究
1.2.3 船舶艙室降噪措施研究
1.3 論文的主要工作
2 船舶噪聲成因分析及方法理論
2.1 船舶噪聲成因
2.1.1 噪聲源
2.1.2 噪聲傳播途徑
2.2 統(tǒng)計能量分析方法理論
2.2.1 基本原理
2.2.2 基本參數
2.2.3 軟件介紹
2.3 邊界元分析方法理論
2.3.1 基本原理
2.3.2 軟件介紹
3 艙室內部聲場精細化研究
3.1 數值模擬條件檢驗
3.1.1 空氣聲驗證
3.1.2 結構聲驗證
3.2 開孔和縫隙對室內聲場的影響
3.2.1 與開孔、縫隙面積的關系
3.2.2 與開孔、縫隙位置的關系
3.3 設施布置對室內聲場的影響
3.3.1 與家具形式的關系
3.3.2 與聲屏障位置的關系
3.3.3 與聲屏障結構形式的關系
3.3.4 與通風孔位置的關系
3.4 本章小結
4 船舶艙室噪聲預報
4.1 目標船基本信息
4.2 艙室噪聲統(tǒng)計能量分析研究
4.2.1 建立模型
4.2.2 定義屬性
4.2.3 輸入激勵源
4.2.4 噪聲預報結果
4.3 目標艙室噪聲精細化研究
4.3.1 建立模型
4.3.2 場點的設置
4.3.3 邊界條件的添加
4.3.4 輸入空氣聲
4.3.5 預報結果
4.4 結果對比
4.5 本章小結
5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船舶艙室噪聲的工程預報方法[J]. 孫增華,王丹,于洋,張守俊. 船舶工程. 2014(S1)
[2]船舶艙室噪聲傳遞路徑分析的聲振熵賦權圖法[J]. 高處,楊德慶.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014(04)
[3]吸聲處理對艙室空調噪聲影響的數值分析[J]. 武耀,季振林. 噪聲與振動控制. 2013(01)
[4]基于SYSNOISE軟件的地鐵車輛車內聲場模態(tài)分析[J]. 耿烽,田湉,李樹棟. 鐵道車輛. 2010(02)
[5]基于支持向量機的集裝箱船航次配箱量的預測方法[J]. 張維英,林焰,紀卓尚. 中國造船. 2006(02)
[6]船舶上層建筑艙室噪聲灰色預測[J]. 姚熊亮,戴偉,唐永生. 中國造船. 2006(01)
[7]船艇噪聲的控制和預防[J]. 裘炯. 公安海警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01)
[8]基于神經網絡法的艙室噪聲預測[J]. 曾向陽. 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 2004(04)
[9]雙層殼體的船舶動力艙振動與聲輻射的有限元結合邊界元數值計算[J]. 徐張明,汪玉,華宏星,沈榮瀛. 中國造船. 2002(04)
[10]基于SYSNOISE軟件的船舶振動聲學數值計算[J]. 楊德慶,鄭靖明,王德禹,金咸定. 中國造船. 2002(04)
碩士論文
[1]某艙室模型高頻噪聲預報及控制技術研究[D]. 楊群.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5
[2]船舶艙室全頻段噪聲預測與控制技術研究[D]. 王云龍.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4
[3]基于聲固耦合模型的商用車駕駛室結構噪聲分析與控制[D]. 張義波.湖南大學 2013
[4]三體高速船艙室噪聲預報與控制方法研究[D]. 夏代波.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3
[5]基于SEA法的自升式平臺生活區(qū)艙室噪聲研究[D]. 姜聰聰.大連理工大學 2012
[6]船舶艙室內空調噪聲預報與聲學設計[D]. 武耀.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2
[7]基于國際新規(guī)范的艙室噪聲預報與控制技術研究[D]. 張立.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2
[8]基于統(tǒng)計能量法的高速船艙室噪聲預報與控制方法的研究[D]. 金學之.武漢理工大學 2009
[9]基于統(tǒng)計能量法的衛(wèi)星高頻振動分析及隔振研究[D]. 張婧雯.上海交通大學 2009
[10]船舶機械設備與船體聯接部位非保守耦合損耗因子研究[D]. 樊斌.大連理工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67152
【文章來源】:大連理工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fā)展
1.2.1 船舶艙室噪聲預報技術研究
1.2.3 船舶艙室降噪措施研究
1.3 論文的主要工作
2 船舶噪聲成因分析及方法理論
2.1 船舶噪聲成因
2.1.1 噪聲源
2.1.2 噪聲傳播途徑
2.2 統(tǒng)計能量分析方法理論
2.2.1 基本原理
2.2.2 基本參數
2.2.3 軟件介紹
2.3 邊界元分析方法理論
2.3.1 基本原理
2.3.2 軟件介紹
3 艙室內部聲場精細化研究
3.1 數值模擬條件檢驗
3.1.1 空氣聲驗證
3.1.2 結構聲驗證
3.2 開孔和縫隙對室內聲場的影響
3.2.1 與開孔、縫隙面積的關系
3.2.2 與開孔、縫隙位置的關系
3.3 設施布置對室內聲場的影響
3.3.1 與家具形式的關系
3.3.2 與聲屏障位置的關系
3.3.3 與聲屏障結構形式的關系
3.3.4 與通風孔位置的關系
3.4 本章小結
4 船舶艙室噪聲預報
4.1 目標船基本信息
4.2 艙室噪聲統(tǒng)計能量分析研究
4.2.1 建立模型
4.2.2 定義屬性
4.2.3 輸入激勵源
4.2.4 噪聲預報結果
4.3 目標艙室噪聲精細化研究
4.3.1 建立模型
4.3.2 場點的設置
4.3.3 邊界條件的添加
4.3.4 輸入空氣聲
4.3.5 預報結果
4.4 結果對比
4.5 本章小結
5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船舶艙室噪聲的工程預報方法[J]. 孫增華,王丹,于洋,張守俊. 船舶工程. 2014(S1)
[2]船舶艙室噪聲傳遞路徑分析的聲振熵賦權圖法[J]. 高處,楊德慶.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014(04)
[3]吸聲處理對艙室空調噪聲影響的數值分析[J]. 武耀,季振林. 噪聲與振動控制. 2013(01)
[4]基于SYSNOISE軟件的地鐵車輛車內聲場模態(tài)分析[J]. 耿烽,田湉,李樹棟. 鐵道車輛. 2010(02)
[5]基于支持向量機的集裝箱船航次配箱量的預測方法[J]. 張維英,林焰,紀卓尚. 中國造船. 2006(02)
[6]船舶上層建筑艙室噪聲灰色預測[J]. 姚熊亮,戴偉,唐永生. 中國造船. 2006(01)
[7]船艇噪聲的控制和預防[J]. 裘炯. 公安海警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01)
[8]基于神經網絡法的艙室噪聲預測[J]. 曾向陽. 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 2004(04)
[9]雙層殼體的船舶動力艙振動與聲輻射的有限元結合邊界元數值計算[J]. 徐張明,汪玉,華宏星,沈榮瀛. 中國造船. 2002(04)
[10]基于SYSNOISE軟件的船舶振動聲學數值計算[J]. 楊德慶,鄭靖明,王德禹,金咸定. 中國造船. 2002(04)
碩士論文
[1]某艙室模型高頻噪聲預報及控制技術研究[D]. 楊群.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5
[2]船舶艙室全頻段噪聲預測與控制技術研究[D]. 王云龍.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4
[3]基于聲固耦合模型的商用車駕駛室結構噪聲分析與控制[D]. 張義波.湖南大學 2013
[4]三體高速船艙室噪聲預報與控制方法研究[D]. 夏代波.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3
[5]基于SEA法的自升式平臺生活區(qū)艙室噪聲研究[D]. 姜聰聰.大連理工大學 2012
[6]船舶艙室內空調噪聲預報與聲學設計[D]. 武耀.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2
[7]基于國際新規(guī)范的艙室噪聲預報與控制技術研究[D]. 張立.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2
[8]基于統(tǒng)計能量法的高速船艙室噪聲預報與控制方法的研究[D]. 金學之.武漢理工大學 2009
[9]基于統(tǒng)計能量法的衛(wèi)星高頻振動分析及隔振研究[D]. 張婧雯.上海交通大學 2009
[10]船舶機械設備與船體聯接部位非保守耦合損耗因子研究[D]. 樊斌.大連理工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671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326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