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引風裝置對船舶鍋爐艙室通風系統(tǒng)的影響仿真
發(fā)布時間:2021-02-16 18:51
針對射流引風裝置的使用對船舶鍋爐艙室通風系統(tǒng)的影響問題,對射流引風裝置的布置形式進行仿真分析,采用ANSYS流體動力學計算軟件,建立船舶鍋爐艙室通風系統(tǒng)的仿真模型,計算分析射流引風裝置的使用以及布置形式對艙室氣流場、溫度場的影響,計算結果表明,射流引風裝置前側氣流的流線平直、氣流方向一致、流速較高,對艙內氣流的驅動作用明顯,可有效減少空氣滯留區(qū),且該裝置在艙內兩側反向布置時,所驅動的氣流在艙內分布更為均勻。
【文章來源】:船海工程. 2020,49(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艙內設備和通風口幾何模型(俯視)
對比模擬方案見圖2。方案1為無射流引風裝置,方案2為兩側同向布置射流引風裝置,方案3為單側同向布置,方案4為兩側反向布置。采用矩形計算域,長13 m,寬28 m,高13.8 m,采用非結構化網(wǎng)格劃分,網(wǎng)格數(shù)量為256萬。
模擬計算得到4個方案鍋爐艙內不同類型風機和射流引風裝置所產生的氣流場情況,見圖3。艙內的氣流運動主要由連接新風風機的出風口、連接循環(huán)風機的出風口、循環(huán)風機的入風口、射流引風裝置的入風及出風口等因素驅動。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
[1]基于封閉機艙CFD分析的通風系統(tǒng)優(yōu)化研究[D]. 蔣仕偉.上海交通大學 2013
[2]船舶機艙通風氣流組織數(shù)值模擬[D]. 江宇.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2
[3]某船機艙通風系統(tǒng)模擬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D]. 梁彥超.上海交通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036785
【文章來源】:船海工程. 2020,49(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艙內設備和通風口幾何模型(俯視)
對比模擬方案見圖2。方案1為無射流引風裝置,方案2為兩側同向布置射流引風裝置,方案3為單側同向布置,方案4為兩側反向布置。采用矩形計算域,長13 m,寬28 m,高13.8 m,采用非結構化網(wǎng)格劃分,網(wǎng)格數(shù)量為256萬。
模擬計算得到4個方案鍋爐艙內不同類型風機和射流引風裝置所產生的氣流場情況,見圖3。艙內的氣流運動主要由連接新風風機的出風口、連接循環(huán)風機的出風口、循環(huán)風機的入風口、射流引風裝置的入風及出風口等因素驅動。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
[1]基于封閉機艙CFD分析的通風系統(tǒng)優(yōu)化研究[D]. 蔣仕偉.上海交通大學 2013
[2]船舶機艙通風氣流組織數(shù)值模擬[D]. 江宇.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2
[3]某船機艙通風系統(tǒng)模擬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D]. 梁彥超.上海交通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0367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3036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