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船結構強度直接計算及優(yōu)化研究
本文關鍵詞:工程船結構強度直接計算及優(yōu)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隨著海運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港口功能的日益增強,起重船成為中國船舶市場發(fā)展的熱點。特別是中大型起重船舶的需求量更是日益增漲。市場的需要和利益的驅使,使用舊船型改裝成為新船型也成為一種趨勢。 作為工程船舶的起重船有著特殊的作業(yè)方式,所以在船體結構和所受載荷方面更為復雜。對于這種復雜的結構形式和載荷分布,傳統(tǒng)的結構強度計算方法的弊端已經顯現(xiàn)出來。隨著計算機硬件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將整船劃分為有限元來進行分析成為可能,船體結構強度分析有了革命性的突破。世界各國的船級社都在不斷尋求更科學可靠的設計方法,因此船舶結構強度有限元直接計算方法成為當今船舶設計業(yè)的領頭羊。有限元直接計算方法是通過有限元軟件對整船建立有限元模型。為了真實的表達構件的受力狀況,分別以桿、板、殼和梁等單元來模擬不同受力狀態(tài)的構件。并通過有限元軟件分析求解,得到各個構件的實際變形和應力結果。 本文利用有限元軟件MSC.Patran和MSC.Nastran對某駁船改裝成500t浮吊的改裝方案進行研究和優(yōu)化。吊機吊重采用獨立建模計算方法,計算機座處支座反力,再使用多點約束的方法加載到船體甲板相應位置。舷外水壓力采用等效設計波的概念處理波浪中垂和波浪中拱工況。調整船體平均吃水來調整船體平衡。并使用“慣性釋放”功能使船體模型處于“完全自由”狀態(tài)。 對于衡量船體結構的安全性而言,對甲板、底板進行屈曲強度分析是十分必要且必須的。按照《鋼質內河船船體結構直接計算指南》對該起重船的甲板、底板進行屈曲強度分析,并對強度不足構件進行加強。在船體板格屈曲強度校核方面,CCS中國船級社以Patran為平臺開發(fā)了板格屈曲強度計算插件。本文利用該插件對船體部分板格再次進行屈曲強度校核,并對兩次校核的不同計算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 由于改裝船方案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成本和施工方案,所以對船體結構優(yōu)化也是非常必要的。基于原船體部分不進行大的改動的前提下,本文對新增構件板厚進行了優(yōu)化。并使整個設計方案更加經濟和可行。
【關鍵詞】:直接計算 載荷平衡 結構優(yōu)化 起重船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U661.4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緒論10-24
- 1.1 引言10-14
- 1.1.1 起重船10-11
- 1.1.2 船舶改造11-13
- 1.1.3 船體板格屈曲校核13-14
- 1.2 課題研究目的14-15
- 1.3 國內外現(xiàn)狀15-17
- 1.3.1 有限元方法15-16
- 1.3.2 船體板格屈曲強度16-17
- 1.4 研究內容、方法及技術路線17-24
- 第2章 船體結構型式及計算模型概況24-28
- 2.1 結構型式24-25
- 2.2 主尺度及主要參數(shù)25
- 2.3 尺度比25-26
- 2.4 計算模型26
- 2.5 計算工況26-27
- 2.6 應力評估構件分組27
- 2.7 材料參數(shù)27-28
- 第3章 計算模型28-46
- 3.1 坐標系28
- 3.2 單元28
- 3.3 模型分組28-33
- 3.3.1 分組列表28-29
- 3.3.2 分組顯示29-33
- 3.4 計算工況及其載荷33
- 3.5 空船重量33-36
- 3.5.1 結構自身重量33-34
- 3.5.2 輪機、電器、燃油、淡水、壓載水重量34-36
- 3.6 吊機吊重載荷及舷外水壓力36-42
- 3.6.1 吊機吊重載荷36-39
- 3.6.2 舷外水壓力39-42
- 3.7 單元屬性42-46
- 3.7.1 板42-43
- 3.7.2 梁43-46
- 第4章 主要結果及強度校核46-81
- 4.1 位移校核46-48
- 4.2 板元應力及強度校核48-65
- 4.2.1 全船板單元強度校核48-52
- 4.2.2 各組構件板單元強度校核52-65
- 4.3 梁單元應力及強度校核65-72
- 4.3.1 全船梁單元強度校核65-66
- 4.3.2 分組梁單元強度校核66-72
- 4.4 甲板、船底板屈曲強度校核72-81
- 4.4.1 基于《鋼制內河船入級建造規(guī)范》校核及修改72-77
- 4.4.2 基于《鋼制海船入級建造規(guī)范》的部分板厚校核77-79
- 4.4.3 板格屈曲強度校核小結79-81
- 第5章 優(yōu)化計算81-85
- 5.1 本船優(yōu)化方法及內容81
- 5.2 優(yōu)化過程81-84
- 5.2.1 板厚優(yōu)化81-83
- 5.2.2 強度、屈曲校核分析83-84
- 5.3 板厚優(yōu)化總結84-85
- 第6章 結論85-87
- 6.1 結論85
- 6.2 展望85-87
- 參考文獻87-89
- 致謝89-90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論文發(fā)表情況9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未來汽車更安全更智能[J];汽車零部件;2011年07期
2 閆冬妮;;單底雙舷內河貨船橫向強度有限元直接計算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年21期
3 尋正來;盛慶武;熊平安;;25000t半潛駁的開發(fā)設計[J];上海造船;2011年02期
4 趙葵銀;王輝;吳俊;;基于DSP的三相PWM整流器電壓空間矢量控制的研究[J];電源世界;2004年01期
5 蔣齊光;;Metrom-808全自動電位滴定儀滴定鈣鎂離子應用技巧[J];儀器儀表與分析監(jiān)測;2011年03期
6 丁德勇;鄭杰;謝偉;胡要武;楊龍;;一種基于APDL語言的船舶波浪壓力自動加載方法[J];中國艦船研究;2011年03期
7 屈翔;張君;廖林清;謝明;;一種皮帶傳動中滑移率和傳動效率的簡化計算方法[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1年07期
8 呂寶紅;;一類二次Hamilton系統(tǒng)在三次多項式擾動下的極限環(huán)[J];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樊平;;軸心受壓構件合理長細比理論及確定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1年07期
10 張金軍;蔡厚平;龔海燕;;基于貨艙改進后的貨船總縱強度分析與研究——以鑫興10甲板貨船為例[J];南通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仁學;;微機超低頻相位測量技術及其應用[A];1994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4年
2 游永雄;;區(qū)域構造應力場的動態(tài)監(jiān)測[A];1990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0年
3 應陽君;;數(shù)值噪聲對增殖常數(shù)計算的影響[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2)[C];2002年
4 孫智利;顏大椿;;湍流的聲學行為[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上)[C];2005年
5 唐帥;笪良龍;謝駿;;水平不變聲道中寬帶信號波形預報的快速算法[A];中國聲學學會2009年青年學術會議[CYCA’09]論文集[C];2009年
6 王殿元;馬紫陽;尹民;夏上達;;稀土離子發(fā)光體系中的譜交迭能量傳遞模型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發(fā)光學術會議摘要集[C];2001年
7 彭世想;沈慶文;李曉偉;丁憲寶;楊保松;;置換法處理水樣瓶加清水重直算法[A];中國水利學會第四屆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陳祖煜;;用DFP法計算邊坡穩(wěn)定最小安全系數(shù)時導數(shù)的計算方法[A];巖土力學數(shù)值方法的工程應用——第二屆全國巖石力學數(shù)值計算與模型實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0年
9 陳慶強;朱勝昌;;船舶三艙段模型有限元強度直接計算自動加載技術研究[A];2007年船舶力學學術會議暨《船舶力學》創(chuàng)刊十周年紀念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周孑民;李長庚;劉健君;;金屬及合金相變導熱系數(shù)動態(tài)測試新方法研究[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宏;ASIC擔當載荷平衡重任[N];中國計算機報;2000年
2 李冬明;設區(qū)市GDP將由省統(tǒng)計局直接計算[N];江西日報;2007年
3 馮庭貴;淺議免稅“臨界點”[N];甘肅經濟日報;2006年
4 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海醫(yī)院內分秘科主治醫(yī)師 魯瑾;八九分飽有助健康[N];健康時報;2008年
5 李愛民;我市糧食農資直補工作全面展開[N];咸寧日報;2008年
6 王凌;集成設備多思量[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7 本報記者 姚蔚;大眾在華利潤下滑的另類解釋:換人[N];中國汽車報;2005年
8 健康時報記者 許曉華 韓林濤;測體重,標準方法要選對[N];健康時報;2005年
9 記者 王曉濤;北京技術合同金額占全國近四成[N];中國經濟導報;2007年
10 陳靜;國外手機如何計費[N];經濟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楊瀟;2+1維可積方程的有限虧格解[D];鄭州大學;2007年
2 吳勇旗;若干(2+1)維孤子方程的有限參數(shù)解[D];鄭州大學;2005年
3 曹建莉;3×3Lax矩陣與孤子方程的可積分解[D];鄭州大學;2005年
4 謝文娟;Cartan型模李超代數(shù)的二階上同調群[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忠英;域上矩陣代數(shù)保持k-冪等關系的映射[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6 林潔珠;自然Frobenius子流形和tt~*幾何的研究[D];中山大學;2008年
7 丁曉東;不確定系統(tǒng)優(yōu)化理論與應用研究[D];東華大學;2002年
8 叢洪滋;KAM理論及其在微分方程中的應用[D];復旦大學;2009年
9 李會方;多重分形理論及其在圖象處理中應用的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思楊;工程船結構強度直接計算及優(yōu)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2 黃燦;船體結構動力特性直接計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3 張延輝;船體結構強度直接計算中載荷平衡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4 胡欣;江海通航船直接計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5 關寶新;散貨船結構強度直接計算及強度標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6 伍亮;CSR散貨船結構強度直接計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7 左照海;38.8萬噸VLOC船體結構強度直接計算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陳南華;基于JBP Rules的散貨船結構強度直接計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9 黃志遠;三體船連接橋疲勞特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10 Aung Thu Soe;[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本文關鍵詞:工程船結構強度直接計算及優(yōu)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68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29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