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船用擺線液壓馬達的設計研究
本文關鍵詞: 擺線馬達 液機轉換機構 端面配油機構 工作原理 受力分析 出處:《浙江海洋學院》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目前,各類船舶上普遍采用了液壓傳動技術,船用液壓系統(tǒng)元件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使船舶液壓系統(tǒng)的使用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得到了提高。在船舶的液壓系統(tǒng)中,船用液壓馬達被廣泛應用在船舶的各類甲板機械中。擺線液壓馬達作為一種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在船舶的甲板機械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傳統(tǒng)的擺線液壓馬達普遍采用的是針輪齒圈固定作為定子,,擺線齒輪作為轉子,擺線轉子繞定子中心公轉,同時自身作減速反向自轉的運動形式作為其能量轉換機構;趯鹘y(tǒng)的擺線液壓馬達進行理論研究,提出了一種新型的擺線液壓馬達結構形式,該新型擺線液壓馬達采用的是擺線齒輪固定作為定子,針輪作為轉子嚙合其上作外行星運動的傳動方式。其運動輸出機構采用高效等速孔銷輸出機構,為實現液壓馬達同步配油,設計了一套相應的端面配油機構。馬達結構整體緊湊,輸出扭矩大,馬達效率高,單位質量功率與傳統(tǒng)的擺線液壓馬達相比有了較大的提升。 本文首先對擺線液壓馬達相關理論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然后對新型擺線液壓馬達的原理由來進行了說明,并設計了一種6-7齒嚙合結構的新型擺線液壓馬達的典型樣機結構,詳細介紹了其結構組成、設計參數和工作原理,并對所設計的液壓馬達的各零件進行了三維建模,并進行了虛擬裝配,為物理樣機的試制奠定了基礎。 針對新型擺線液壓馬達的兩個重要機構:液機轉換機構和端面配油機構,進行了合理的結構設計,并對其工作機理進行了詳細說明。對在工作條件下液壓馬達的關鍵機構的受力情況進行了分析和計算,對所設計的結構能否滿足工況要求進行了強度校核,驗證了設計的合理性。
[Abstract]:At present,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all kinds of ships, and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marine hydraulic system make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ship's hydraulic system improved. As a kind of low speed and high torque hydraulic motor, cycloidal hydraulic motor is widely used in ship's deck machinery. The traditional cycloidal hydraulic motor generally uses the needle wheel gear ring as the stator, the cycloidal gear as the rotor, and the cycloid rotor rotating around the center of the stator. At the same time, the motion form of self-deceleration reverse rotation is used as its energy convers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cycloidal hydraulic motor, a new type of cycloidal hydraulic motor structure is proposed. The new type of cycloid hydraulic motor uses cycloidal gear as stator and needle wheel as transmission mode of rotor meshing its outer planet motion. Its motion output mechanism adopts high efficient output mechanism of equal speed hole pi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ynchronous oil distribution of hydraulic motor, a set of corresponding end-face oil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s designed. The motor is compact in structure, high in output torque and high in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ycloidal hydraulic motor, the unit mass power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cycloidal hydraulic motor, and then explains the original reasons of the new type of cycloid hydraulic motor. A typical prototype structure of a new cycloidal hydraulic motor with 6-7 teeth meshing structure is designed, and its structure composition, design parameters and working principle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3D modeling and virtual assembly of each part of the designed hydraulic motor were carried out,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trial production of the physical prototype. Aiming at the two important mechanisms of the new cycloid hydraulic motor: the hydraulic machine conversion mechanism and the end face oil distribution mechanism, the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is carried out. The working mechanism is explained in detail. The stress of the key mechanism of the hydraulic motor under working conditions is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designed structure is check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working condition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esign is verified.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海洋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U664.4;U6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洪舉,呂景忠,譚靖;擺線液壓馬達漸開線花鍵萬向節(jié)的運動分析[J];建筑機械;1996年11期
2 陳啟松;新型減速裝置——帶液壓馬達的行星減速器的開發(fā)和應用[J];機械設計與研究;1992年03期
3 馮永保,強寶民;擺線液壓馬達端面劃傷的修復[J];工程機械與維修;2002年06期
4 李長生;國外擺線馬達概況[J];液壓與氣動;1978年03期
5 于增揚;;液壓馬達[J];農業(yè)機械;1995年05期
6 宋一平;孟軒;;擺線液壓馬達的選用[J];工程機械與維修;2010年01期
7 楊炳凌;;不等分配油形式的討論[J];液壓氣動與密封;1981年01期
8 陳寶根 ,朱懷德;端面配流擺淺液壓馬達[J];液壓與氣動;1980年02期
9 李國忠 ,朱文輝 ,陳橋 ,李少良;全液壓掘進鉆車液壓系統(tǒng)設計的幾個問題[J];工程機械;1985年09期
10 楊新勇;吳敏亞;陳鵬;李明;;擺線液壓馬達性能下降的修復方法[J];工程機械與維修;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化嵐;孫寶元;;薄膜電子式電/氣轉換機構氣場數學模型及其驗證[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04年
2 孫清磊;;汽輪機能量轉換機構在運行中應注意事項[A];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修船技術學術委員會船舶維修理論與應用論文集第七集(2004年度)[C];2004年
3 張化嵐;孫寶元;李東明;;一種薄膜電子式電—氣轉換機構及其關鍵技術研究[A];第二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張維光;雷新葉;張旭輝;郝迎吉;;圓弧擺線齒廓轉子泵嚙合齒輪的計算分析[A];機床與液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張維光;雷新葉;張旭輝;郝迎吉;;圓弧-擺線齒廓轉子泵嚙合齒輪的計算分析[A];第三屆全國流體傳動及控制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卷)[C];2004年
6 胡務農;詹毅;;電傳-機械轉換機構的研究——新型轉換操縱四余度電傳舵機[A];中國航空學會控制與應用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梁錫昌;周曙光;王光建;;發(fā)動機扇齒轉換機構的運動分析[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李獻民;;柴油機與發(fā)電機合二為一的設想[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9 曹中彥;;大客車變速器操縱用推拉軟軸性能探討[A];第三屆河南省汽車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呂桂林;陳啟明;徐建文;;步進式冗余調速器的可靠性設計[A];2004中國水電控制設備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潘春華;鎮(zhèn)江液壓件公司斥資8億元建設工業(yè)園[N];中國交通報;2007年
2 潘正東;5年邁出五大步 鎮(zhèn)江液壓目標世界三強[N];機電商報;2006年
3 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yè)協(xié)會技術委員會;液氣密行業(yè)推選出2007年優(yōu)秀新產品 66項產品上榜[N];中國工業(yè)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經曉萃;美國伊頓擴張在華液壓產品生產規(guī)模[N];中國工業(yè)報;2006年
5 ;飛速發(fā)展的山東濟寧機電工業(yè)[N];中國工業(yè)報(中國機電日報 );2004年
6 李志邋吳國武 毛小平;江蘇液壓工業(yè)園項目開工建設[N];鎮(zhèn)江日報;2008年
7 汪健 李凱 花仁航;丹徒區(qū)七項目獲國家級立項[N];鎮(zhèn)江日報;2010年
8 董雷;舟山研制成功工程機械專用減速機[N];中華建筑報;2001年
9 ;燙印機共軛凸輪轉換機構[N];中國包裝報;2004年
10 張松;我市企業(yè)制定的7個重要技術標準獲省科技計劃支持[N];鎮(zhèn)江日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艦;一種新型船用擺線液壓馬達的設計研究[D];浙江海洋學院;2014年
2 韓俊;端面配流外定子浮動型高壓擺線液壓馬達研制[D];浙江大學;2012年
3 張偉;雙圓弧修正擺線齒輪行星輪系嚙合性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4 劉建壯;新型泛擺線齒輪齒形設計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5 陳煥;新型擺線齒輪3K型減速器的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6 程麗麗;基于視覺技術的擺線齒輪參數及誤差的快速測量系統(tǒng)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7 尹大亮;壓電微步進旋轉驅動器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8 孫佩韋;桑枝食用菌培養(yǎng)基自動化生產線的優(yōu)化設計[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9 劉靖偉;磁力沖擊式轉換機構的研究及其在電錘鉆上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0年
10 鄧必孟;超長鋼軌氣壓焊機自動控制系統(tǒng)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48003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1480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