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 2 /MoS 2 異質結納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1-21 15:48
能源是社會發(fā)展必不可少的物質,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例如煤、石油等傳統(tǒng)能源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在1972年日本研究人員發(fā)現半導體可以利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這一發(fā)現被廣泛的關注,F在通過半導體實現光催化制氫已成熱點,而TiO2半導體作為光催化劑被廣泛的研究。由于純TiO2半導體在光催化效率并不高,因此需要采用一些手段來提高TiO2半導體光催化效率。本文采用材料耦合方法提高TiO2半導體光催化效率,并通過雜化泛函(HSE06)方法對TiO2銳鈦礦、單層MoS2和TiO2/MoS2異質結的相關性質做理論計算。計算結果顯示,與TiO2銳鈦礦帶隙(3.2 eV)相比復合體系的帶隙可以減小到1.38 eV,以及復合體系光學性能比純TiO2銳鈦礦的光學性能有所提高,這是一個期望的結果。同時我們研究了施加不同壓力對TiO2/MoS2
【文章頁數】: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半導體材料的光催化理論
1.2 TiO2光催化劑
1.3 提高TiO2光催化制氫性能的方法
1.4 半導體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現狀
1.5 納米MoS2助催化劑
1.6 選題意義及研究內容
1.6.1 選題意義
1.6.2 研究內容
第二章 理論方法
2.1 第一性原理(first-principles)概述
2.2 密度泛函理論
2.2.1 Thomas-Fermi模型
2.2.2 Hohenberg-Kohn定理
2.2.3 Kohn-Sham方程
2.3 交換相關能量泛函
2.3.1 局域密度近似(LDA)
2.3.2 廣義梯度近似(GGA)
2.3.3 軌道泛函(LDA+U)
2.3.4 雜化泛函
2.4 范德瓦耳斯修正介紹
2.5 計算軟件簡介
2.6 計算涉及量
2.6.1 幾何結構優(yōu)化
2.6.2 電子結構
2.6.3 光學性質
第三章 TiO2銳鈦礦與MoS2復合材料光催化制氫的理論計算
3.1 引言
3.2 計算方法及模型
3.3 TiO2催化劑的結果與討論
3.3.1 幾何結構優(yōu)化
3.3.2 電子態(tài)密度與光學性質
3.4 助催化劑MoS2計算結果與討論
3.4.1 幾何結構優(yōu)化
3.4.2 電子態(tài)密度與光學性質
3.5 復合體系異質結的理論計算
3.5.1 幾何結構結構
3.5.2 電子性質
3.5.3 異質結材料間電荷轉移
3.5.4 異質結的光學性質
3.6 助催化劑MoS2層數對異質結性能的影響
3.7 復合體系材料間距離對性質的影響
3.8 (Cu,N)共摻雜TiO2/MoS2異質結
3.9 壓力對TiO2/MoS2異質結的影響
第四章 TiO2金紅石與MoS2異質結光催化性能的理論研究
4.1 引言
4.2 計算方法及模型
4.3 TiO2的理論計算結果與討論
4.3.1 幾何結構優(yōu)化
4.3.2 態(tài)密度與光學性質
4.4 復合材料異質結的理論計算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882280
【文章頁數】: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半導體材料的光催化理論
1.2 TiO2光催化劑
1.3 提高TiO2光催化制氫性能的方法
1.4 半導體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現狀
1.5 納米MoS2助催化劑
1.6 選題意義及研究內容
1.6.1 選題意義
1.6.2 研究內容
第二章 理論方法
2.1 第一性原理(first-principles)概述
2.2 密度泛函理論
2.2.1 Thomas-Fermi模型
2.2.2 Hohenberg-Kohn定理
2.2.3 Kohn-Sham方程
2.3 交換相關能量泛函
2.3.1 局域密度近似(LDA)
2.3.2 廣義梯度近似(GGA)
2.3.3 軌道泛函(LDA+U)
2.3.4 雜化泛函
2.4 范德瓦耳斯修正介紹
2.5 計算軟件簡介
2.6 計算涉及量
2.6.1 幾何結構優(yōu)化
2.6.2 電子結構
2.6.3 光學性質
第三章 TiO2銳鈦礦與MoS2復合材料光催化制氫的理論計算
3.1 引言
3.2 計算方法及模型
3.3 TiO2催化劑的結果與討論
3.3.1 幾何結構優(yōu)化
3.3.2 電子態(tài)密度與光學性質
3.4 助催化劑MoS2計算結果與討論
3.4.1 幾何結構優(yōu)化
3.4.2 電子態(tài)密度與光學性質
3.5 復合體系異質結的理論計算
3.5.1 幾何結構結構
3.5.2 電子性質
3.5.3 異質結材料間電荷轉移
3.5.4 異質結的光學性質
3.6 助催化劑MoS2層數對異質結性能的影響
3.7 復合體系材料間距離對性質的影響
3.8 (Cu,N)共摻雜TiO2/MoS2異質結
3.9 壓力對TiO2/MoS2異質結的影響
第四章 TiO2金紅石與MoS2異質結光催化性能的理論研究
4.1 引言
4.2 計算方法及模型
4.3 TiO2的理論計算結果與討論
4.3.1 幾何結構優(yōu)化
4.3.2 態(tài)密度與光學性質
4.4 復合材料異質結的理論計算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8822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8822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